首页 > 明代诗人 > 朱察清的诗 > 张左虞燕京惠诗却寄原文及翻译赏析

张左虞燕京惠诗却寄

朝代:明代诗人:朱察清时间:2017-08-14
迅风激高云,朔雁正南翔。
良友在长安,寄我诗数行。
恍闻渐离筑,忽洒燕山霜。
肝胆两相照,然诺安能忘。
结辔尔优游,块处吾傍徨。
久挟三千牍,不共侏儒囊。
空射箭头书,无益聊城亡。
嗟嗟竟白头,蓬蒿泪沾裳。
丈夫抱远略,策名在疆场。
不知汉天子,曾复问冯唐。

诗人朱察清资料

张左虞燕京惠诗却寄作者朱察清

朱察清(1524-1572),明书商、藏书家。字邦宪,号象冈。松江(今上海)人。父朱豹,喜欢藏书。他生性慷慨任侠仗义,与沈明臣、王稚登友善。自父时起,家中多购典籍,先后藏书达6000余种,藏书楼有慈云楼,并编有家藏书..... 查看详情>>

朱察清古诗词作品: 《张左虞燕京惠诗却寄》 《寒夜集家兄园居有怀唐光禄三丈》 《会稽狱中访徐文长》 《荆轲·匕首无功壮士丑

张左虞燕京惠诗却寄原文及翻译赏析

张左虞燕京惠诗却寄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探真书屋·年年如是山庄驻》 - - 弘历 - - 年年如是山庄驻,矻矻常思祖迹遵。何暇探寻书史富,爱民一念是真传。
  • 古诗《南双声子·天恩大》 - - 汤显祖 - - 天恩大。天恩大。鸣冤鼓由人打。皇宣下。皇宣下。云阳市告了假。省刑罚。省刑罚。耽惊吓。耽惊吓。一刻丝儿。故人刀下。
  • 古诗《席上送孙知损通直广东漕》 - - 孔平仲 - - 度峡经泷行路难,岭猿越鸟避旌竿。身从日下恩光暖,声落天南暑气寒。事国以忠宁计远,与人为福莫如安。观公才大宜高位,岂复区区久外官。
  • 古诗《题张圣言画四时景物》 - - 潘大临 - - 荻花索索水津津,日落空山开霁新。松下有人摩诘似,与渠烟火作比邻。
  • 古诗《江行·江柳拂危矶》 - - 王沂 - - 江柳拂危矶,江花照客衣。滩临交石险,山入断云微。樵爨春烟起,渔歌晚棹归。孤禽浑睡着,惊起月中飞。
  • 古诗《再赠任侯·天外帆樯截海来》 - - 王世贞 - - 天外帆樯截海来,只今谁是伏波才。帷中借箸星频转,鹢首鸣弓月乍开。战后修期裁露布,名成褒德上云台。蒿莱尽起褰帷色,词客何须赋七哀。
  • 古诗《送王德常南台御史分题赋诗得朱雀桥》 - - 宋褧 - - 秣陵古都会,秦淮实壮哉。长波护巨镇,危桥横曲隈。华桁何伟丽,赤阑亦萦回。世称题柱石,人是济川才。泛鹢堪屡往,乘骢经几回。当时王谢宅,燕子喜重来。
  • 古诗《甲寅腊月十日》 - - 乌斯道 - - 为爱嘉鱼不放舟,从容访古入林丘。回仙不见空祠宇,白发黄尘起暮愁。
  • 古诗《送郑明德适越》 - - 张雨 - - 四十日春廿日雨,问花寻柳意茫然。竹根卧瓶高笔冢,灶下生薪连术烟。茅家名馀铁垆步,龙井气胁金沙泉。稽山酒船速回棹,迟子归来烹蕨拳。
  • 古诗《句·清鉴风流归贺八》 - - 黄庭坚 - - 清鉴风流归贺八,飞扬跋扈付朱三。
  • 古诗《送左司董郎中出知汾州》 - - 华镇 - - 少壮同看桂苑春,白头相顾等天伦。素风凛凛惊颓俗,高义翛翛媲古人。邂逅论情槐棘地,殷勤分袂雪霜晨。剖符自是诸侯贵,不学河梁话苦辛。
  • 古诗《梅花·扫叶蛮童寝未兴》 - - 彭孙贻 - - 扫叶蛮童寝未兴,虬根石骨没苔层。荒山寒事孤琴语,骚客奇怀古研冰。倚阁吹残同梦袖,支藤吟瘦过溪僧。纷纭蜂蝶多情思,一任春衣醉杜陵。
  • 古诗《九日湖上寄铦师》 - - 韩淲 - - 湖上游船拨不开,芙蓉十里锦新裁。夜深风露非尘世,惆怅无人月下来。
  • 古诗《送董传秀才之汝阴》 - - 梅尧臣 - - 社燕已归尽,秋莺犹绕林。久为梁国客,不起灞陵心。徒步赴朋馆,远游无橐金。江君丈人意,莫入楚乡深。
  • 古诗《石川韵·胡马长窥白草凋》 - - 黄佐 - - 胡马长窥白草凋,神宫休道紫台遥。日斜堪望交河戍,风急如闻瀚海潮。
  • 古诗《通用端午门联》 - - 待考 - - 艾旗招百福;蒲剑斩千邪。
  • 古诗《纪巡诗·臂插文书任所之》 - - 夏之芳 - - 臂插文书任所之,飞行麻达好男儿。双悬萨豉声声应,描得蛮娘竞说奇。
  • 古诗《全开梅·晨探莫惮冻云天》 - - 王夫之 - - 晨探莫惮冻云天,一日风光尽一年。暂喜真珠抛十斛,悬愁银甲搯苔钱。
  • 古诗《餐秀轩·秋风几日摇霜樾》 - - 王渥 - - 秋风几日摇霜樾,秋色南山两奇绝。野人窗户终日开,要看千秋秦岭雪。层崖深谷相吐吞,落日白鹿东南奔。野花双塔古兰若,楼观缥缈烟霞昏。玉山生玉人不识,草木四时空好色。辋川旧与蓝桥通,细水至今流石室。一川黄叶长安秋,望望不见令人愁。书生不是济时具,收得閒身成此游。主人开筵留...
  • 古诗《灵岳·灵岳标真牒》 - - 杨亿 - - 灵岳标真牒,孤峰入紫氛。 藤萝暗仙穴,猿鸟骇人群。 白道千年在,县流万壑分。 汉坛秋藓驳,曾祀武夷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