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唐代诗人 > 杨德辉的诗 > 徵青州长老嘲僧门原文及翻译赏析

徵青州长老嘲僧门

朝代:唐代诗人:杨德辉时间:2023-04-05
出家比要离生缘,争是争名更在先。
说法谩称狮子吼,魅人多使野狐涎。
行婆饷送新童子,居士抄条施利钱。
蚕食万民何所用,转教海内有荒田。

诗人杨德辉资料

徵青州长老嘲僧门作者杨德辉

五代前蜀先主武成年间成都玉局观道士。据《宝刻类编》卷七,后主乾德四年(922)撰《重修玉华观仙碑铭》。《鉴诫录》卷六存其事迹,并收其诗2首,《全唐诗外编》据之收入。..... 查看详情>>

杨德辉古诗词作品: 《徵青州长老嘲僧门》 《徵青州长老嘲僧门》 《嘲僧门祝辟支佛牙

徵青州长老嘲僧门原文及翻译赏析

徵青州长老嘲僧门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出门·行李无多易治装》 - - 赵翼 - - 行李无多易治装,宿春也费一番忙。草驴似欲骄人富,行不赍粮满地粮。
  • 古诗《不是路·丑上》 - - 沈采 - - 丑上:途路悠悠。特到淮阴古郡州。占:是谁俦。径入咱每有甚求丑:听因由。为韩国齐王口信投。占:口信却怎么说。丑:他恩赐还乡扫墓丘占:既如此呵。。且停留。茶汤薄礼权生受丑:小人不敢久在此。就此告回。还要本州通报。。恐稽时候。恐稽时候。 ...
  • 古诗《周计部元孚被播南行答其临清所寄因以为别》 - - 欧大任 - - 玉泉南下入漕河,楚客扁舟榜枻歌。何限故人江阁望,天涯芳草夕阳多。
  • 古诗《减字木兰花·疏篷淡月》 - - 蒋春霖 - - 疏篷淡月。短烛荧荧侵晓别。黄叶深村。入梦依然昨夜人。芦花满地。多是离人衣上泪。秋色连波。比到寒潮泪更多。
  • 古诗《冬至寓汾州之阳城里中尉敏滹家祭毕而饮有作》 - - 顾炎武 - - 流离踰二纪,怆恍历三都。堕甑煤还拾,承槽酒旋沽。荒庭依老桧,空谷遗生刍。白发偕宗叟,相看道不孤。
  • 古诗《和许荫庭明经、刘星槎茂才题赠北郭园原韵》 - - 郑用锡 - - 春明解组为娱亲,弹指俄成白发人。且喜昂头来峤外,敢将洗耳向江滨。为贪幽僻山兼水,幸引宾朋夕又晨。花外楼亭池畔月,区区度此百年身。
  • 古诗《沙河井·沙壤乏泉水》 - - 黄英 - - 沙壤乏泉水,加之饥馑频。庭荒惟下鸟,门破久无人。那见烟生突,空馀雪涴尘。谁能振林业,雨足万家春。
  • 古诗《扬子云·两都秦与洛》 - - 方一夔 - - 两都秦与洛,派自赤帝精。譬如同根木,南枯北犹荣。哀哉千里草,四百终火行。穷新何为者,欺孤易天明。中间十五载,无汝元城名。谁尸春秋笔,恕彼投阁生。当时有凡例,党中独垂情。区区考亭叟,再主斯文盟。...
  • 古诗《奉和澹翁六叔父开春病起之作》 - - 屈大均 - - 边屋云山尽玉屏,人间何处有沙亭。禾皆两熟香粳白,榕是千年细叶青。先祖旧栽长命树,曾孙频见老人星。丈人于我为诸父,抱瓮相将入杳冥。
  • 古诗《吹柳絮/瑞鹧鸪·吹柳絮》 - - 贺铸 - - 月痕依约到西厢。曾羡花枝拂短墙。初未识愁那得泪,每浑疑梦奈馀香。歌逢袅处眉先妩,酒半酣时眼更狂。闲倚绣帘吹柳絮,问何人似冶游郎。
  • 古诗《逍遥咏·虎龙本属木》 - - 赵炅 - - 虎龙本属木,白虎作华池。水炎恒为则,阴阳造化迟。清心常积德,凡眼岂能知。君子听吾喻,神明勿喑欺。
  • 古诗《机过泾渭汇流口》 - - 魏新河 - - 由来疆界自分明,一样东流各自行。到底本源都是水,为谁污浊为谁清。
  • 古诗《白鹤峰·峰头鹤已去》 - - 孙蕡 - - 峰头鹤已去,槛外水空流。明月山间夜,萧萧古木秋。
  • 古诗《送郑丈赴建宁》 - - 叶适 - - 过家乡里敬,将母士夫荣。得失从人论,行藏独自明。百年中古少,一笑万金轻。廉士吾何敢,新茶可撷英。
  • 古诗《送月上人之东州》 - - 释元肇 - - 洞庭波上木兰舟,只解年年载客愁。月到甬东天似水,钓丝全力重金钩。
  • 古诗《十三日方斋》 - - 韩淲 - - 麦秋蚕月雨收晴,城郭山林到处行。不是惜春寻小醉,忍教投老转多情。啼鹃渺渺翻梁燕,梦蝶蘧蘧出谷莺。记取招邀一杯酒,与君宜戏也宜惊。
  • 古诗《赋得春荻诗》 - - 萧绎 - - 翠菼玉池前,遥映江南莲。非秋无有眊,未烧不生烟。
  • 古诗《送庞西山·行李不盈车》 - - 陆文圭 - - 行李不盈车,西风两肆华。 历官多在考,归蜀已无家。 人去空芹水,舟行及藕花。 飞腾君有日,吾计老桑麻。
  • 古诗《太上皇帝圣体清康老母进封信安郡太夫人适斋》 - - 楼钥 - - 吾母年高绝等伦,痴儿何幸得荣亲。 九重锡类真千载,八座承恩只一人。 共仰外门流庆远,喜同介弟宠光新。 两家盛事人争贺,和气薰为腊里春。
  • 古诗《拙轩颂·觅巧了不可》 - - 黄庭坚 - - 觅巧了不可,得拙从何来。 打破沙盆一问,狂子因此眼开。 弄巧成拙,为蛇画足。 何况头上安头,屋下盖屋。 毕竟巧者有余,拙者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