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宋代诗人 > 曾会的诗 > 重登萧相楼·不见当年李翰林原文及翻译赏析

重登萧相楼·不见当年李翰林

朝代:宋代诗人:曾会时间:2017-11-16
不见当年李翰林,江天为我结层阴。
九华门外柳三尺,萧相楼前松千寻。
物在人亡空有泪,时殊事变独伤心。
只鸡斗酒江干市,白首风前楚些吟。

诗人曾会资料

重登萧相楼作者曾会

曾会(952-1033年),字宗元,泉州晋江人,宋端拱二年(989)。榜眼进士,刑部郎中,集贤殿修撰,赠太师中书令兼尚书令,封楚国公。生于唐五代广顺二年二月,他的父亲叫曾穆,任德化令,殿中丞致仕,赠太师中书令兼尚书令,封魏..... 查看详情>>

曾会古诗词作品: 《重登萧相楼》 《题仙都山·时常展画图》 《寄泉僧定诸·赤城山去刺桐城》 《题砚水·落笔重重见险津》 《香积寺·松门石径乱云粘》 《题仙都山·瀛洲风月十年馀》 《寄泉僧定诸》 《题仙都山·时常展画图》 《题仙都山·瀛洲风月十年馀》 《题砚水·落笔重重见险津

重登萧相楼·不见当年李翰林原文及翻译赏析

重登萧相楼·不见当年李翰林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苏鲁皖征战途中随感》 - - 张恺帆 - - 北上蓬莱望海楼,又登泰岱下徐州。十年戎马诗人志,为爱湖山仗剑游。
  • 古诗《六么令·丑》 - - 邵璨 - - 丑:天光暝了。看林间宿鸟归巢。长亭渺渺路迢迢。烦借宿过今宵。合:望君就里听哀告。望君就里听哀告。
  • 古诗《花洋镇阻风望小孤山借东坡慈湖峡》 - - 查慎行 - - 积水西南一眺空,海门遥在有无中。行人已达大雷岸,好借半帆潮信风。
  • 古诗《济生堂·早有医名播大梁》 - - 罗亨信 - - 早有医名播大梁,登高几度挹辉光。活人屡施还生药,济世长传不老方。十丈晴虹丹火焰,一帘红雨杏花香。阴功盛积流芳远,祚胤应期百世昌。
  • 古诗《清明日·朝回并马出城西》 - - 毛奇龄 - - 朝回并马出城西,城畔垂杨一望迷。却怪晓来分火后,轻烟飞作马头泥。
  • 古诗《秋日麻姑山·掷米作珠玑》 - - 杨冠卿 - - 掷米作珠玑,麻姑已仙去。沧海变桑田,乾坤自今古。我来访灵踪,日落青山暮。玉殿琐清秋,霞裾隔烟雾。户外黄冠师,三问三不顾。骑麟翳凤凰,笑指虚无路。
  • 古诗《君实邀游南园雨止》 - - 范纯仁 - - 名园选胜许参陪,游骑俄冲急雨回。花里不闻莺弄舌,瓮头空爱蚁浮醅。寒云重结三冬雪,暖律虚飞二纪灰。深恐群芳便彫落,主人还引上春台。
  • 古诗《漫兴·细柳新蒲已满溪》 - - 陆深 - - 细柳新蒲已满溪,独寻春过小桥西。奚囊佩得诗多少,欲寄相思手自题。
  • 古诗《胜果寺·下界闻钟梵》 - - 朱朴 - - 下界闻钟梵,中峰隐薜萝。海门朝日近,沙市暮帆多。凤去山空老,龙蟠井不波。宋家宫树在,啼鸟学笙歌。
  • 古诗《腊月四夕于小张园宴席别诸君登舟时北风骤怒》 - - 陈三立 - - 惘惘成三宿,依依尽一瓯。颠风翻逐客,残夜落扁舟。洗念波涛乱,铺天雁鹜遒。城灯迷涕笑,扶梦尽回头。
  • 古诗《上巳至玉津园赐宴》 - - 钱易 - - 祓禊标春巳,歌时庆鲁雩。禁园宣密宴,玉馔赐天厨。班序参三殿,衣冠盛两都。云罍倾上席,宝马闹长衢。帝泽恩何重,春风节已徂。归来白虎殿,微咏共操觚。
  • 古诗《书林十景·宝应朝阳》 - - 谢枋得 - - 古阴寂寂人踪稀,一泓凝碧环招提。洪音清韵系风雨,山鸣谷响声迟迟。昧爽初分天欲晓,岚气升腾迷木杪。金乌鼓翼海色红,烁醒林中正栖鸟。
  • 古诗《挽左宗棠联·竭忠悃以报朝廷》 - - 刘倬云 - - 竭忠悃以报朝廷,东渐沧海,西被流沙,三十年业佐中兴,公独为其难者;由师儒而登将相,入赞枢机,出持旋钺,五百岁笃生名世,古来曾见几人。
  • 古诗《为梁叠石学博节母冯太孺人寿·几杖从琼海》 - - 屈大均 - - 几杖从琼海,归来白发长。五经崔母子,三徙孟家乡。樱笋春盘嫩,鸡豚夕箸香。人师高行早,五十一年霜。
  • 古诗《鹧鸪天·七夕》 - - 王蛰堪 - - 梦外芳魂唤不回,年年今夕记相携。人天遽别凝哀处,牛女重逢惹恨时。愁漫与,悔应迟。祗消泪铸断肠词。此情独向苍茫寄,碧落黄泉但可期。
  • 古诗《书云萍录》 - - 张炜 - - 聚若浮萍散若云,江湖姓氏总相闻。 何烦爵里重铺叙,只倩梅花举似君。
  • 古诗《无题·蹇驴昨日雪蒙蒙》 - - 方恬 - - 蹇驴昨日雪蒙蒙,破帽呼舟古渡风。 吟得诗成还未吐,要留此景著胸中。
  • 古诗《秋深村况》 - - 李开先 - - 农休事简人多醉,风静秋深虫独喧。 城市自然闲客少,过时不见款柴门。
  • 古诗《再经南阳》 - - 郑谷 - - 平芜漠漠失楼台,昔日游人乱后来。 寥落墙匡春欲暮,烧残官树有花开。
  • 古诗《春晚旅次有怀》 - - 刘沧 - - 晚出关河绿野平,依依云树动乡情。残春花尽黄莺语,远客愁多白发生。野水乱流临古驿,断烟凝处近孤城。东西未遂归田计,海上青山久废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