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清代诗人 > 赵端的诗 > 重九后一日游黄崖山顶原文及翻译赏析

重九后一日游黄崖山顶

朝代:清代诗人:赵端时间:2023-04-05
黄崖绝顶雁行低,历险移樽万仞梯。
风定白云生几席,日斜沧海见虹霓。
翻怜下界花盈眼,却爱层峦鸟自啼。
薄醉遄归龙眼冷,笳声遥起塞桓西。

诗人赵端资料

重九后一日游黄崖山顶作者赵端

赵端,字立山,钱塘人。官卢龙知县。有《骊城杂咏》。 查看详情>>

赵端古诗词作品: 《雨楼有感·缥缈飞楼带夕阳》 《重九后一日游黄崖山顶》 《恭和魏总宪望孤竹感怀

重九后一日游黄崖山顶原文及翻译赏析

重九后一日游黄崖山顶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咏雪·东皇剪水正纷纷》 - - 袁枚 - - 东皇剪水正纷纷,吹上梅花不见痕。但觉关河开曙色,竟忘天地有黄昏。一生影落书窗好,半世身从玉案尊。记得西湖寻酒伴,断桥西去最消魂。
  • 古诗《碧牡丹·丑上》 - - 许自昌 - - 丑上:茶肆邀冠盖。傍市开。底事关心处。延颈待。因何聒耳。噪檐前鸦可怪。
  • 古诗《赠谢尹北上·猗彼游春》 - - 霍与瑕 - - 猗彼游春,士女载好。被服绣罗,采芳盈道。行歌互答,惠而静姣。胡然我所思兮,西方之大老兮。送公远行,歌浩浩兮。
  • 古诗《偶得·疏藤如鹤羽》 - - 姚燮 - - 疏藤如鹤羽,戢影过墙低。浅沼红犹泛,斜檐绿未齐。循天邀静盼,养息遂穷栖。弦得屏间瑟,回灯看嫩荑。
  • 古诗《无闷·大雪登吴山绝顶独酌并寄子云弱侯二兄索和依梦窗格》 - - 钱之江 - - 江阔云沉,崖断路折,海国平收指掌。缀鳞甲漫空,顿成苍莽。朔气冷侵衣袂,试小立,危亭群峰上。听水声终古,萧条万吹,远回千嶂。奇状。竟独往。向世尘迹消,此中闲想。又吹落疏枝,似人飘荡。眼底风云幻灭,唤筇去,江梅冲寒放。乘醉下,移棹清溪,夜月正堪寻访。...
  • 古诗《并注·燕山出处尽蝹蝹》 - - 添雪斋 - - 燕山出处尽蝹蝹,无语罡风拢密云。逢我来时春尚淡,野桃几树素花纷。
  • 古诗《太平堤行·太平门外古崇堤》 - - 皇甫汸 - - 太平门外古崇堤,嘉树扶疏夹路垂。负郭尽为芳草地,沿湖直绕白云司。当时王贡总仙才,况是承恩北阙来。御史府中乌半宿,尚书门下骑双回。青山几度朝陵节,玄水曾流祓洛杯。鸣珂再过平沙道,问舍多为后来少。已看奏赋甘泉宫,每忆传诗临海峤。惊心岁序易经春,举目湖山宛自新。含香不睹游...
  • 古诗《寄纽约平沙生以广其意》 - - 程滨 - - 斗室当年一曲琴,人间无复有馀音。八荒四海求灵药,了却相思不动心。
  • 古诗《题赵雍画马·逸气棱棱不受羁》 - - 薛瑄 - - 逸气棱棱不受羁,苍林磨痒立多时。会应有待王良驭,掣电追风始见奇。
  • 古诗《读山海经·白日出扶桑》 - - 童冀 - - 白日出扶桑,流光丹若木。东西几万里,倒影射蒙谷。尝闻瀛海上,半夜见日浴。如何北荒外,乃有龙衔烛。
  • 古诗《联和前韵·雾阁云窗犹恍惚》 - - 陈三立 - - 雾阁云窗犹恍惚,猿魂鹃血此生涯。谁怜翠袖偎修竹,独替春风哭落花。留梦枕空防堕珥,支机石灿乞灵槎。才人厮养凭传说,一样惺惺惜鬓华。
  • 古诗《会仙诗·烟霞迤逦接蓬莱》 - - 葛鸦儿 - - 烟霞迤逦接蓬莱,宫殿参差晓日开。群玉山前人别处,紫鸾飞起望仙台。
  • 古诗《谢送桂花·金阙真黄入靓妆》 - - 郑清之 - - 金阙真黄入靓妆,仙葩何事到鳣堂。只缘风雨要人甚,窖取旃林百斛香。
  • 古诗《次韵简缑山侯德询徽之二徵士》 - - 朱希晦 - - 幽寻杖策绕林泉,随处遨游兴洒然。曾向山中招隐士,欲来海上候神仙。云深丹灶长瑶草,水满石池生碧莲。薄暮凭阑时送目,白鸥飞雪点江烟。
  • 古诗《张仲宗判监别近三十年经由馀不访余有诗次其韵》 - - 刘一止 - - 乱前犹省当时事,乱后浑如隔世人。得见升平且欢喜,莫将心念到亨屯。衔杯倘办中山醉,觅句谁如小庾新。三十年前痴半黠,相逢终不忘天津。
  • 古诗《和平父寄道光法师》 - - 王安石 - - 欲见道人非一朝,杖藜无路到青霄。千岩万壑排风雨,想对桐炉柏子烧。
  • 古诗《浣溪沙·莫问新欢与旧愁》 - - 刘一止 - - 莫问新欢与旧愁。浅颦微笑总风流。眼波横注楚江秋。 十字街头家住处,心肠四散几时休。揽风招月是朱楼。
  • 古诗《即事·燕子将雏语夏深》 - - 汪藻 - - 燕子将雏语夏深,绿槐庭院不多阴。 西窗一雨无人见,展尽芭蕉数尺心。
  • 古诗《挽参与蔡公·昔任高阳里》 - - 刘克庄 - - 昔任高阳里,登堂执束修。 深知二郎故,曾接两翁游。 面棘新班峻,然藜旧话休。 空藏笥中帖。世世宝银钩。
  • 古诗《商州客舍》 - - 孟郊 - - 商山风雪壮,游子衣裳单。四望失道路,百忧攒肺肝。 日短觉易老,夜长知至寒。泪流潇湘弦,调苦屈宋弹。 识声今所易,识意古所难。声意今讵辨,高明鉴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