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宋代诗人 > 陈俞的诗 > 重游·觉闻浴鼓声原文及翻译赏析

重游·觉闻浴鼓声

朝代:宋代诗人:陈俞时间:2023-04-04
觉闻浴鼓声,众散我徐赴。
石槽温泉涌,赤脚蹑云雾。
振衣新笋林,岸帻古松树。
脱然得轻安,水因本无悟。

诗人陈俞资料

重游·觉闻浴鼓声作者陈俞

陈俞,字伯俞,闽县(今福建福州)人。宁宗嘉泰二年(一二○二)进士。理宗宝祐间知政和县(明嘉靖《建宁府志》卷五)。官至太常博士(清乾隆《福建通志》卷三五)。今录诗五首。..... 查看详情>>

陈俞古诗词作品: 《重游·觉闻浴鼓声》 《午睡玛瑙起赴寿星浴》 《雨后过玛瑙寺》 《玛瑙宝胜寺·雨霁佛屋明》 《赠画鱼贾兄·春江浩荡春江阔

重游·觉闻浴鼓声原文及翻译赏析

重游·觉闻浴鼓声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铁袈裟·铸钟弗就袈裟就》 - - 弘历 - - 铸钟弗就袈裟就,孰是幻兮孰是常。或曰石坚如铁耳,难持一切问荣将。
  • 古诗《村居杂咏和卢方伯》 - - 庞尚鹏 - - 地僻无车马,柴门绿藓封。鸟栖常择木,云起欲从龙。涉世书千卷,谈天意万重。石床秋草乱,晞发倚长松。
  • 古诗《和鲍守次韵林德祖》 - - 傅察 - - 气盖千人一羽轻,九霄丹鹤唳华亭。姓名已入金瓯覆,留滞休嗟银印青。彩笔掞天摛丽藻,高标插地见长屏。盐梅他日从人望,商说何功比列星。
  • 古诗《戏题·牧地连云水》 - - 吴当 - - 牧地连云水,羔羊饱杞椒。体充香透骨,尾重雪凝膘。珍出天厨馔,炉传禁脔烧。先尝时有赐,况复酒频浇。
  • 古诗《题王宗哲六柳堂》 - - 张宪武 - - 六柳先生以道鸣,归家高伴子真耕。方瞳绿鬓君知否,一片灵台画不成。
  • 古诗《愔仲馆丈寄示壬申除夕同复志作次韵以正》 - - 陈宝琛 - - 本意冲天待一飞,轻身如入白登围。直成大错谁实铸,未远迷途应觉非。荒漠尽烦蓝缕启,旧都犹盼翠华归。同舟风急需心胆,不信阳春和者稀。
  • 古诗《春日咏怀·事不从心大半乖》 - - 多隆阿 - - 事不从心大半乖,随机何用巧安排。花能蠲忿须寻种,梦傥游仙也慰怀。暖谷生春消积雪,和风无力破沈霾。算来差有家居好,独掩柴扉坐小斋。
  • 古诗《南溪放舟·晚山青似越》 - - 徐中行 - - 晚山青似越,春酒绿如渑。中圣还徐邈,登仙愧李膺。高歌传上国,爽气度西陵。却忆耶溪上,莲舟月里乘。
  • 古诗《喜雨上史使君冯宫讲》 - - 徐鹿卿 - - 平田秋水高潺湲,大府宽条俶布宣。不旱犹应言有旱,省愆敢自谓无愆。倒翻云外菩提水,幻出人间摆柳天。阡陌晓来传好语,作霖人在岭梅边。
  • 古诗《杂诗·闻道赤神州》 - - 张中行 - - 闻道赤神州,天涯亦芳草。嗟馀坐斗室,纸上事枯槁。诗骚见蛾眉,纪传寻鸿爪。岂无行运志,蹀躞身已老。伫立望秋山,岩壑云渺渺。
  • 古诗《邻人于野田获马招予试骑之感得》 - - 姚燮 - - 志无一世迥谁亲,战骨纷纷感朽陈。秋满山河延颈啸,意求刍稿屈身驯。缚来如狗村儿侮,耕不为牛野老嗔。八尺井绳笼作辔,看吾罄控狎飙轮。
  • 古诗《题方壶清响生琳琅》 - - 王恭 - - 壶丘仙客写琳琅,金薤临风片影凉。夜半苍梧飞梦到,冷冷瑶瑟满潇湘。
  • 古诗《潞河寄都下旧游》 - - 于慎行 - - 承恩霄汉苦思归,祗忆深山长蕨薇。去汉梁鸿藏姓字,还邛司马借恩辉。身轻已觉愁颜改,战胜应看病骨肥。回首金闺多旧好,别时情思各依依。
  • 古诗《建公挽诗·燕祺欢受福》 - - 刘攽 - - 燕祺欢受福,阳禄痛离灾。胙土乘初载,宾天遽不回。弄璋迷梦幻,壮发变尘埃。唯有华封祝,能宽上圣哀。
  • 古诗《再和·峥嵘高阁耸云端》 - - 王十朋 - - 峥嵘高阁耸云端,万壑千岩坐上看。八百里湖寒鉴莹,二千年国卧龙盘。金风吹面扫残暑,明月入怀生嫩寒。见说神山正相偶,醉中端欲驾仙鸾。
  • 古诗《拥炉·俗客敲门以病辞》 - - 释善珍 - - 俗客敲门以病辞,拥炉时复撚吟髭。雀栖梅日印孤影,蛛去檐风吹断丝。旧友渐稀增感慨,良辰易过莫寻思。六年世态看差熟,惟有青山无变姿。
  • 古诗《送李果州·萧然瘦鹤姿》 - - 刘宰 - - 萧然瘦鹤姿,不受世俗尘。 吾衰久矣夫,眼明见斯人。
  • 古诗《再继土修三绝》 - - 王洋 - - 主献宾酬卒举觥,礼成宾主不遗荣。 自惭馆客殊无礼,终又不闻食器声。
  • 古诗《贺新郎·卓茕欧阳子》 - - 张明中 - - 卓茕欧阳子。是江山毓秀锺灵,异才间世。恰则韶光三月暮,蓂叶尧阶有四。正天启悬弧盛事。金鸭亭亭书云篆,散非烟南极真仙至。来为尔,荐嘉瑞。 神清洞府丹书字。拥笙歌绮席高张,更罗珠翠。千里长春人不老,仙籍玉环暗记。但判取醄醄沉醉。拟作新诗八千首,待一年一献称俾尔。耆而艾,...
  • 古诗《林和靖墓·结庐旧与青山对》 - - 方岳 - - 结庐旧与青山对,修竹萧疏半不存。 惟有亭前古梅在,暗香疏影几黄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