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明代诗人 > 东亭的诗 > 枕流亭四绝·麦垄高低水满池原文及翻译赏析

枕流亭四绝·麦垄高低水满池

朝代:明代诗人:东亭时间:2023-04-08
麦垄高低水满池,荒村寂寂傍江湄。
红尘南北纷纭事,说与沙头白鸟知。

枕流亭四绝·麦垄高低水满池原文及翻译赏析

枕流亭四绝·麦垄高低水满池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读三国志·虎视鲸吞卒未休》 - - 刘昂 - - 虎视鲸吞卒未休,一时人物尽风流。妇翁正得黄承彦,儿子当如孙仲谋。乳臭蒙孙真寄坐,齿寒邻国莫分忧。阿瞒狐媚无多罪,谁作桓文得到头。
  • 古诗《田家春望·出门何所见》 - - 高适 - - 出门何所见,春色满平芜。可叹无知己,高阳一酒徒。
  • 古诗《上蓝忠禅师赞》 - - 释德洪 - - 一法能知一切法,应机全不差毫发。如是知见如是解,于一切法中对待。平生脊梁硬如铁,衲僧寻思心智绝。城中一室冷如冰,篆烟灭尽灰如雪。
  • 古诗《蹋鸱巾·重译知书自贵珍》 - - 范成大 - - 重译知书自贵珍,一生心愧蹋鸱巾。雨中折角君何爱,帝有衣裳易介鳞。
  • 古诗《从济生庵至乌龙潭憩潭上》 - - 邢昉 - - 微风吹林气,境惬无深浅。落日泻潭影,临流恣遐眄。灌木澄涟漪,水容纷漾演。人烟虽密迩,颇不闻鸡犬。宛宛旧行迹,十载一来践。惜无幽人庐,蒿径为子剪。
  • 古诗《鹧鸪天·旧恨新欢不自持》 - - 杨启宇 - - 旧恨新欢不自持,龙门列传杜陵诗。低徊异代相知感,怅望千秋洒泪时。今视昔,后犹斯,他年念我复阿谁。若凭文字论肝胆,心事苍凉一剑知。
  • 古诗《游黄山·灌木常阴森》 - - 汪天与 - - 灌木常阴森,香风吹不住。言寻桃花源,浮溪石桥度。狎浪阁飞骞,正砥飞涛怒。照影白龙潭,毛发纷无数。汗流忽起粟,盛暑怯凝冱。勿谓龙贪眠,时有白云护。拄杖沿溪行,不知日云暮。...
  • 古诗《咏画屏风诗·出没看楼殿》 - - 庾信 - - 出没看楼殿,间关望绮罗。翔禽逐节舞,流水赴弦歌。细管吹丛竹,新杯卷半荷。南宫冠盖下,日暮风尘多。
  • 古诗《赠染花徐仲湘》 - - 李涛 - - 顷刻花开奕叶光,花间奇字兆灾祥。神仙幻术从来有,昔日韩湘今仲湘。
  • 古诗《声声慢·和徐同年梅》 - - 姚勉 - - 江涵石瘦,雪压桥低,森森万木寒僵。不是争魁,百花谁敢先芳。冰姿皎然玉立,笑儿曹粉面何郎。调羹鼎,只此花馀事,说甚宫妆。松竹岁寒三友,恨竹污晋士,松涴秦皇。雪魄冰魂,回首世上无香。西湖有人觅句,但知渠清浅昏黄。奇绝处,五更初横月带霜。...
  • 古诗《岚山雨后樱花狼藉怅然有作》 - - 李宣龚 - - 东风吹雨太无端,俄顷花开旋复残。酒倦伤春人易睡,楼高近海昼多寒。商艰郁抑知谁拯,国论棼纭已厌看。尚恐多忧损怀抱,百年记取一凭阑。
  • 古诗《相看寄芸叟·相与同少壮》 - - 孔平仲 - - 相与同少壮,看看俱老人。过日如脱兔,半生若浮云。百事多龃龉,不如收此身。寄心青霞杪,一笑轻千钧。行行秋雁去,书此赠情亲。
  • 古诗《为梁丈人送其婿黎君游太学时伯子方在计偕》 - - 卢龙云 - - 紫云长护丈人峰,早识延明快似龙。几载菁莪歌乐泮,百年礼乐待临雍。行看诏下优三老,更拟书成上九重。指日公车同召对,泥金双达八行封。
  • 古诗《冬月苗汝材自晋中以毡衣巾见赠诗以谢之》 - - 杨巍 - - 雪天草阁自优游,仍拟张衡古四愁。裘帽两函分海县,故人千里忆并州。兴来剡水寻诗客,囊尽长安当酒楼。缱绻已知君意在,愧无锦绣段相酬。
  • 古诗《句·二八玉泉分派泠》 - - 杨昕 - - 二八玉泉分派泠,三千银界出尘清。
  • 古诗《水调歌头·寿二亲》 - - 江万里 - - 生日重重见,馀闰有新春。为吾母寿,富贵外物总休论。且说家怀旧话,教学也曾菽水,亲意尽欣欣。只此是真乐,乐岂在邦君。吾二老,常说与,要廉勤。庐陵几千万户,休戚属儿身。三瑞堂中绿醑,酿就满城和气,端又属人伦。吾亦老吾老,谁不敬其亲。...
  • 古诗《送人尉黔中·盘山行几驿》 - - 周繇 - - 盘山行几驿,水路复通巴。峡涨三川雪,园开四季花。公庭飞白鸟,官俸请丹砂。知尉黔中后,高吟采物华。
  • 古诗《挽曹叔献·野草何青青》 - - 王柏 - - 野草何青青,野花亦莙莙。 王园翳烟树,东风开泉扃。 灵辰倏祥练,祖载何因循。 半生安陋巷,箪瓢澹无营。 天命有穷达,书生多苦辛。 北邙同一路,玄庐等枯荣。 我本里中子,升堂托微婣。 每怀桮渡语,惟士有常心。 几仗虽疏阔,眷眷敬爱深。 故家乔木瘁,不复典刑存。 流水桃花窅,飘零薤露音...
  • 古诗《碧泉芍药·晕紫层红各自花》 - - 胡寅 - - 晕紫层红各自花,翠痕稠叶整还斜。 有情岂必含春泪,自是殷勤管岁华。
  • 古诗《韩文公·买宅犹难况买隣》 - - 曾丰 - - 买宅犹难况买隣,一区判与九衢亲。 那知万壑千岩性,不受高车驷马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