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先秦诗人 > 诗经的诗 > 雄雉 > 不忮不求的意思

不忮不求

朝代:先秦诗人:诗经出自:雄雉时间:2023-04-11
雄雉于飞,泄泄其羽。我之怀矣,自诒伊阻。
雄雉于飞,下上其音。展矣君子,实劳我心。
瞻彼日月,悠悠我思。道之云远,曷云能来?
百尔君子,不知德行。不忮不求,何用不臧。

诗人诗经资料

不忮不求作者诗经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11篇,其中6篇为笙诗,即只有标题,没有内容,称为笙诗六篇(南陔、白华、华黍、由康、崇伍、由仪),..... 查看详情>>

诗经代表作品: 《黄鸟·交交黄鸟》 《皇矣》 《樛木》 《绿衣》 《抑·抑抑威仪》 《东门之池·东门之池》 《白华·白华菅兮》 《墓门》 《日月·日居月诸》 《殷武·挞彼殷武

不忮不求的意思

此诗前二章都是以雄雉起兴。“兴”就是见景生情:看到漂亮的雄野鸡在空中自由自在地飞,欢快自得地鸣叫,这个独守空房的女人心中很不是滋味。雄雉就在眼前,能见到它舒畅地拍翅膀,能听到它咯咯的叫声。而丈夫久役,既不能见其人,也不能闻其声。先是怀想,后是劳心,思妇的感情层层迭起。此二章只举雄雉,不言双飞,正道出离别,引出下文...

查看详情>>

注释 ⑴邶(bèi):中国周代诸侯国名,地在今河南省汤阴县东南。 ⑵雉(zhì):野鸡,雄者有冠,长尾,身有文采,善斗。一说雉为耿介之鸟,交有时,别有伦。 ⑶于:往。一说语助词。 ⑷泄(yì)泄:鼓翅飞翔的样子。朱熹《诗集传》:“泄泄,飞之缓也。” ⑸怀:因思念而忧伤。 ⑹自诒:自己给自己。诒(yí):通”贻“,遗留...

查看详情>>

《国风·邶风·雄雉》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现代学者一般认为这是妻子深情思念远方的丈夫,并大胆谴责统治者不知德行的诗篇。全诗四章,每章四句。篇法结构上实下虚,前三章是为后一章蓄势。前三章抒写思念之情,在艺术上主要运用”兴“的手法,来表达主人公对丈夫的想念、瞻望以及无奈...

查看详情>>

不忮不求的相关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