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南北朝诗人 > 郦道元的诗 > 三峡 >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的意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朝代:南北朝诗人:郦道元出自:三峡时间:2017-03-24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诗人郦道元资料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作者郦道元

郦道元(472年-527年),字善长,范阳涿州人。平东将军郦范之子,南北朝时期北魏官员、地理学家。郦道元仕途坎坷,终未能尽其才。其曾任御史中尉,北中郎将等职,还做过冀州长史,鲁阳郡太守,东荆州刺史,河南尹等职..... 查看详情>>

郦道元代表作品: 《君子济》 《三峡·自三峡七百里中》 《三峡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的意思

郦道元的《三峡》(选自《水经注》)是一篇著名的山水之作,只用不到区区200字的篇幅,作者描写了三峡错落有致的自然风貌。全文描写随物赋形,动静相生,情景交融,情随景迁,简洁精练,生动传神。[9] 全文共四段,第一段写山,后三段写水。 第一句作者用“自三峡七百里中”起笔,既交代了描写对象,又介绍了其总体长度。接着,作者写山,用&ld...

查看详情>>

注释 1.自:在,从。三峡:指长江上游重庆、湖北两个省级行政单位间的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三峡全长实际只有四百多里。 2.两岸连山,略无阙处:两岸都是相连的高山,没有中断的地方。略无,毫无。阙(quē),通“缺”,中断,空缺。 3.嶂(zhàng):形势高险像屏障一样的山峰。 4.隐:遮蔽。 5.自非:如果不是。自:如果。非:不是。 6.亭午:正...

查看详情>>

《三峡》节选自南北朝北魏地理学家,官员,文学家,散文家郦道元的《水经注·江水注》,是山水文言文。 全篇只用一百五十五个字,既描写了三峡错落有致的自然风貌,又写三峡不同季节的壮丽景色,展示了祖国河山的雄伟奇丽、无限壮阔的景象。 北魏宣武帝时期,作者来到三峡地区,被三峡壮丽的山水美景所吸引, 那儿的山高大雄伟,水湍急迅猛...

查看详情>>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的相关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