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先秦诗人 > 诗经的诗 > 秦风·无衣 >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的意思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朝代:先秦诗人:诗经出自:秦风·无衣时间:2017-04-04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诗人诗经资料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作者诗经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11篇,其中6篇为笙诗,即只有标题,没有内容,称为笙诗六篇(南陔、白华、华黍、由康、崇伍、由仪),..... 查看详情>>

诗经代表作品: 《黄鸟·交交黄鸟》 《皇矣》 《樛木》 《绿衣》 《抑·抑抑威仪》 《东门之池·东门之池》 《白华·白华菅兮》 《墓门》 《日月·日居月诸》 《殷武·挞彼殷武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的意思

这首诗充满了激昂慷慨、同仇敌忾的气氛。按其内容,当是一首战歌。全诗表现了秦国军民团结互助、共御外侮的高昂士气和乐观精神,其独具矫健而爽朗的风格正是秦人爱国主义精神的反映。 当时的秦国位于今甘肃东部及陕西一带。那里木深土厚,民性厚重质直。班固在《汉书·赵充国辛庆忌传赞》中说秦地“民俗修习战备,高上勇...

查看详情>>

注释 ⑴袍:长袍,即今之斗篷。 ⑵王:此指秦君。一说指周天子。于:语助词。兴师:起兵。 ⑶同仇:共同对敌。 ⑷泽:通“襗”,内衣,如今之汗衫。 ⑸作:起。 ⑹裳:下衣,此指战裙。 ⑺甲兵:铠甲与兵器。 ⑻行:往。[2] [3] 白话译文 谁说我们没衣穿?与你同穿那长袍。君王发兵去交战,修整我那戈与矛,杀敌与你同目标。 谁说我们没衣穿?与你同...

查看详情>>

《国风·秦风·无衣》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这是一首激昂慷慨、同仇敌忾的战歌,表现了秦国军民团结互助、共御外侮的高昂士气和乐观精神,其独具矫健而爽朗的风格正是秦人爱国主义精神的反映。全诗共三章,采用了重章叠唱的形式,叙说着将士们在大敌当前、兵临城下之际,他们以大局为重,与周王室保...

查看详情>>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的相关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