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宋代诗人 > 王安石的诗 > 石门亭记 > 石门亭在青田县若干里,令朱君为之的意思

石门亭在青田县若干里,令朱君为之

朝代:宋代诗人:王安石出自:石门亭记时间:2018-08-06
石门亭在青田县1若干里,令朱君2为之。石门3者,名山者,名山也,古之人咸刻其观游之感慨,留之山中,其石相望。君至而为亭,悉取古今之刻,立之亭中,而以书与其甥4之婿5王某,使记其作亭之意。
夫所以作亭之意,其直6好山乎?其亦好观游眺望乎?其亦于此问民之疾忧7乎?其亦燕闲8以自休息于此乎?其亦怜夫人之刻暴9剥偃10踣11而无所庇障12且泯灭乎?夫人物之相好恶必以类13。广大茂美,万物附焉以生,而不自以为功者,山也。好山,仁也。去郊而适野,升高以远望,其中必有慨然14者。《书》不云乎:予耄逊于荒15。《诗》不云乎:驾言出游,以写我忧16。夫环顾其身无可忧,而忧者必在天下,忧天下亦仁也。人之否也敢自逸?至即深山长谷之民,与之相对接而交言语,以求其疾忧,其有壅17而不闻者乎?求民之疾忧,亦仁也。政不有小大,不以德则民不化服。民化服18,然后可以无讼。民不无讼,令其能休息无事,优游以嬉乎?古今之名者,其石幸在,其文信善,则其人之名与石且传而不朽,成人之名而不夺其志,亦仁也。作亭之意,其然乎?其不然乎?

诗人王安石资料

石门亭在青田县若干里,令朱君为之作者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 查看详情>>

王安石代表作品: 《悼慧休·休公遂不起》 《赴任楚州·昆仑一支流向东》 《和王微之登高斋》 《寄纯甫·塞上无花草》 《金山·数重楼枕层层石》 《奉使道中寄育王山长老常坦》 《道人北山来》 《示宝觉·火暖窗明粥一盂》 《县舍西亭·主人将去菊初栽》 《耿天骘惠梨次韵奉酬

石门亭在青田县若干里,令朱君为之的意思

《石门亭记》通过一系列排比设问句式:揣度建亭者的本意,阐明作者所主张的“仁”字。第一段先交待了石门亭的地理位置、建亭者及写“记”缘起。石门亭在青田县石门山上,是县令朱君建造的。石门山是一座名山,上有石门洞,至今仍是风景优美的游览胜地。古代的人都将自己观游的感想刻在石上,留在山中,那些石刻相对而...

查看详情>>

注释青田县:宋代属两浙路处州(治所在今丽水),地处瓯江单游,出石雕,境内有石门洞风景区。令朱君:指当时青田县的知县,从下文可知他是作者丈人之舅。石门:石门洞,在青田县西北三十五公里括苍山中。甥:指甥女。婿:丈夫,夫婿。直:特,但,只不过。疾忧:疾苦忧患。燕闲:安宁,安闲。暴(pù):即曝,太阳晒。偃(yǎn):卧倒,伏倒为仆,仰倒为偃。踣(bó):僵仆...

查看详情>>

《石门亭记》是北宋文学家王安石所作的一篇散文。文章一方面赞美县令朱君无论品德或为政,都以“仁”为本,是一位忧民、忧天下的仁爱县官;另一方面,作者借题发挥,阐明自己所主张的儒家的“仁”政。全文抒情议论并重,文字充满激情,韵味深厚,读起来引人入胜。朱君于北宋元丰年间(1078—1085年)任青田县令,作者应...

查看详情>>

石门亭在青田县若干里,令朱君为之的相关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