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唐代诗人 > 杜牧的诗 > 怅诗 > 自是寻春去校迟,不须惆怅怨芳时的意思

自是寻春去校迟,不须惆怅怨芳时

朝代:唐代诗人:杜牧出自:怅诗时间:2017-05-04
自是寻春去校迟,不须惆怅怨芳时。
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阴子满枝。

诗人杜牧资料

自是寻春去校迟,不须惆怅怨芳时作者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查看详情>>

杜牧代表作品: 《张好好诗》 《题桐叶·去年桐落故溪上》 《帘·徒云逢剪削》 《八月十二日得替后移居霅溪馆因题长句四韵》 《秋感·金风万里思何尽》 《屏风绝句·屏风周昉画纤腰》 《安贤寺·谢家池上安贤寺》 《醉题·金镊洗霜鬓》 《池州清溪》 《寄桐江隐者

自是寻春去校迟,不须惆怅怨芳时的意思

“自是寻春去校迟,不须惆怅怨芳时。”首二句写诗人的怨叹与失意,是因为自己的延迟,才没有赶上百花齐放、万紫千红的春天,想起了往日的春花满园,诗人更是平添了几多伤感。一个“迟”字表现出诗人为自己的迟到而自责。诗人用比喻的手法,来表达自己此时的心情,因为他来寻找往日的姑娘,是带着美好的心愿、满怀希望而...

查看详情>>

注释 ⑴校:通“较”,比较。 ⑵芳时:花开的时节。 ⑶深红色:代指花。[2]  白话译文 只因自己寻访春色去得迟,不必满怀惆怅埋怨花开时。 狂风已吹尽了鲜红的花朵,现在绿叶成荫果实缀满枝。

查看详情>>

《怅诗》是晚唐诗人杜牧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诗人借寻春迟到,芳华已逝,花开花落、子满枝头,比喻少女青春已过,含蓄委婉地抒发机缘已误、时不再来的怅恨之情。这首诗通篇采用比拟手法,以寻春比喻寻访所爱之人,以花比喻女子,以绿叶成荫、子满枝头比喻女子结婚生子,既形象生动,又不露痕迹,含蓄自然,耐人寻味。 据《唐阙史》、《唐摭言》记...

查看详情>>

自是寻春去校迟,不须惆怅怨芳时的相关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