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二十四史 > 明史 > 50章 > 本纪第五·成祖一

明史

《明史》50章本纪第五·成祖一

《明史》是二十四史中的最后一部,共三百三十二卷,包括本纪二十四卷,志七十五卷,列传二百二十卷,表十三卷。《明史》是一部纪传体断代史,记载了自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至明思宗朱由检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二百多年的历史。在二十四史中,《明史》以编纂得体、材料翔实、叙事稳妥、行文简洁为史家所称道。

《明史》章节目录: 《50章》 《100章》 《150章》 《200章》 《250章》 《300章》 《350章

本纪第五·成祖一

书籍:明史章节:50章更新时间:2017-10-10
成祖启天弘道高明肇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皇帝讳棣,太祖第四子也。母孝慈高皇后。洪武三年,封燕王。十三年,之藩北平。王貌奇伟,美髭髯。智勇有大略,能推诚任人。二十三年,同晋王讨乃儿不花。晋王怯不敢进,王倍道趋迤都山,获其全部而还,太祖大喜,是后屡帅诸将出征,并令王节制沿边士马,王威名大振。
三十一年闰五月,太祖崩,皇太孙即位,遗诏诸王临国中,毋得至京师。王自北平入奔丧,闻诏乃止。时谙王以尊属拥重兵,多不法。帝纳齐泰、黄子澄谋,欲因事以次削除之。惮燕王强,未发,乃先废周王橚,欲以牵引燕。于是告讦四起,湘、代、齐、岷皆以罪废。王内自危,佯狂称疾。泰、子澄密劝帝除王,帝未决。
建文元年夏六月,燕山百户倪谅告变,逮官校于谅、周铎等伏诛。下诏让王,并遣中官逮王府傣,王遂称疾笃。都指挥使谢贵、布政使张昺以兵守王宫。王密与僧道衍谋,令指挥张玉、朱能潜纳勇士八百人入府守卫。
秋七月癸酉,匿壮士端礼门,绐贵,昺入,杀之,遂夺九门。上书天子指泰、子澄为奸臣,并援《祖训》“朝无正臣,内有奸恶,则亲王训兵待命,天子密诏诸王统领镇兵讨平之”。书既发,遂举兵。自署官属,称其师曰“靖难”。拔居庸关,破怀来,执宋忠,取密云,克遵化,降永平。二旬众至数万。
八月,天子以耿炳文为大将军,帅师致讨。己酉,师至真定,前锋抵雄县。壬子,王夜渡白沟河,围雄,拔其城,屠之。甲寅,都指挥潘忠、杨松自鄚州来援,伏兵擒之,遂据鄚州,还驻白沟。大将军部校张保来降,言大将军军三十万,先至者十三万,半营滹沱河南,半营河北。王惧与北军战,南军且乘之也,乃纵保归,俾扬言王帅兵且至,诱其军尽北渡河。壬戌,王至真定,与张玉、谭渊等夹击炳文军,大破之,获其副将李坚、甯忠及都督顾成等,斩首三万级。进围真定,二日不下,乃引去。天子闻炳文败,遣曹国公李景隆代领其军。九月戊辰,江阴侯吴高以辽东兵围永平。戊寅,景隆合兵五十万,进营河间。王语诸将曰:“景隆色厉而中馁,闻我在必不敢遽来,不若往援永平以致其师。吴高怯不任战,我至必走,然后还击景隆。坚城在前,大军在后,必成擒矣。”丙戌,燕师援永平。壬辰,吴高闻王至,果走,追击败这。遂北趋大宁。
冬十月壬寅,以计入其城。居七日,挟宁王权,拔大宁之众及朵颜三卫卒俱南。乙卯,至会州。始立五军,张玉将中军,郑亨、何寿副之,朱能将左军,朱荣、李浚副之,李彬将右军,徐理、孟善副之;徐忠将前军,陈文、吴达副之;房宽将后军,和允中、毛整副之。丁巳,入松亭关。景隆闻王征大宁,果引军围北平,筑垒九门,世子坚守不战。十一月庚午,王次孤山。逻骑还报曰白河流澌不可渡。王祷于神,至则冰合,乃济师。景隆遣都督陈晖侦敌,道左,出王军后。王分军还击之,晖众争渡河,冰忽解,溺死无算。辛未,与景隆战于郑村坝。王以精骑先破其七营,诸将继至,景隆大败,奔还。乙亥,复上书自诉。十二月,景隆调兵德州,期以明年春大举。王乃谋侵大同,曰:“攻大同,彼必赴救,大同苦寒,南军脆弱,且不战疲矣。”庚申,降广昌。
二年春正月丙寅,克蔚州。二月癸丑,至大同。景隆果由紫荆关来援。王已旋军居庸,景隆兵多冻馁死者,不见敌而还。
夏四月,景隆进兵河间,与郭英、吴杰、平安期会白沟河。乙卯,王营苏家桥。己未,遇平安兵河侧。王以百骑前,佯却,诱安阵动,乘之,安败走。遂薄景隆军,战不利。暝收军,王以三骑殿,夜迷失道,下马伏地视河流,乃辨东西,渡河去。庚申,复战。景隆横阵数十里,破燕后军。王自帅精骑横击之,斩瞿能父子。令丘福冲中坚,不得入。王荡其左,景隆兵乃绕出王后,大战良久,飞矢雨注。王三易马,矢尽挥剑,剑折走登堤,佯引鞭若招后继者。景隆疑有伏,不敢前,高煦救至,乃解。时南军益集,燕将士皆失色。王奋然曰:“吾不进,敌不退,有战耳。”乃复以劲卒突出其背,夹攻之。会旋风起,折景隆旗,王乘风纵火奋击,斩首数万溺死者十余万人。郭英溃而西,景隆溃而南,尽丧其所赐玺书斧钺,走德州。五月癸酉,王入德州,景隆走济南。庚辰,攻济南,败景隆军城下。铁铉、盛庸坚守,不克。
秋八月戊申,解围还北平。九月,盛庸代李景隆将,复取德州,与吴杰、平安、徐凯相掎角,以困北平。时徐凯方城沧州,王佯出兵攻辽东,至通州,循河而南,渡直沽,昼夜兼行。
冬十月戊午,袭执徐凯,破其城,夜坑降卒三千人。遂渡河过德州。盛庸遣兵来袭,击败之。十一月壬申,至临清。十二月丁酉,袭破盛庸将孙霖于滑口。乙卯,及庸战于东昌,庸以火器劲弩歼王兵。会平安军至,合围数重,王大败,溃围以免,亡数万人,张玉战死。
三年春正月辛酉,败吴杰、平安于威县,又败之于深州,遂还北平。二月乙巳,复帅师南下。三月辛巳,与盛庸遇于夹河,谭渊战死。朱能、张武殊死斗,庸军少却。会日暮,各敛兵入营。王以十余骑逼庸营野宿,及明起视,已在围中。乃从容引马,鸣角穿营而去。诸将以天子有诏,毋使负杀叔父名,仓卒相顾愕贻,不敢发一矢。是日复战,自辰至未,两军相胜负,东北风忽起,尘埃蔽天,燕兵大呼,乘风纵击,庸大败。走德州。吴杰、平安自真定引军与庸会,未至八十里,闻败引还。王以计诱之,杰、安出兵袭王。闰月戊戌,遇于藁城。己亥,与战,大风拔木,杰、安败走,追至真定城下。癸丑,至大名,闻齐泰、黄子澄已罢,上书请召还吴杰、平安、盛庸兵。天子使大理少卿薛岩来报,谕王释甲,王不奉诏。
夏五月,杰、安、庸分兵断燕饷道,王遣指挥武胜上书,诘其故。天子怒,下胜狱。王遂遣李远略沛县,焚粮舟万计。
秋七月己丑,掠彰德。丙申,降林县。平安乘虚捣北平,王遣刘江迎战,安败走。房昭屯易州西水寨,攻保定,王引兵围之。
冬十月丁巳,都指挥花英援昭,败之峨眉山下,斩首万级,昭弃寨走。己卯,还北平。十一月乙巳,王自为文祭南北阵亡将士。当是时,王称兵三年矣。亲战阵,冒矢石,以身先士卒,常乘胜逐北,然亦屡濒于危。所克城邑,兵去旋复为朝廷守,仅据有北平、保定、永平三府而已。无何,中官被黜者来奔,具言京师空虚可取状。王乃慨然曰:“频年用兵,何时已平?要当临江一决,不复返顾矣。”十二月丙寅,复出师。
四年春正月乙未,由馆陶渡河。癸丑,徇徐州。三月壬辰,平安以四万骑蹑王军,王设伏淝河,大败之。丙午,遣谭清断徐州饷道,还至大店,为铁铉军所围。王引兵驰援,清突围出,合击败之。
夏四月丙寅,王营小河,为桥以济,平安趋争桥,陈文战死。平安军桥南,王军桥北,相持数日。平安转战,遇王于北坂,王几为安槊所及。番骑王骐跃入阵,掖王逸去。王曰:“南军饥,更一二日饷至,猝未易破。”乃令千余人守桥,夜半渡河而南,绕出安军后。比旦,安始觉,适徐辉祖来会。甲戌,大战齐眉山下。时燕连失大将,淮士盛暑蒸湿,诸将请休军小河东,就麦观衅。王曰:“今敌持久饥疲,遮其饷道,可以坐困,奈何北渡懈将士心。”乃下令欲渡河者左,诸将争趋左。王怒曰:“任公等所之。”乃无敢复言。丁丑,何福等营灵璧,燕遮其饷道,平安分兵六万人护之。己卯,王帅精锐横击。断其军为二。何福空壁来援,王军少却,高煦伏兵起,福败走。辛巳,进薄其垒,破之,生擒平安、陈晖等三十七人,何福走免。五月己丑,下泗州,谒祖陵,赐父老牛酒。辛卯,盛庸扼淮南岸,朱能、丘福潜济袭走之,遂克盱贻。
癸巳,王集诸将议所向,或言宜取凤阳,或言先取淮安。王曰:“凤阳楼橹完,淮安多积粟,攻之未易下。不若乘胜直趋扬州,指仪真,则淮、凤自震。我耀兵江上,京师孤危,必有内变。”诸将皆曰善。己亥,徇扬州,驻军江北。天子遣庆成郡主至军中,许割地以和,不听。六月癸丑,江防都督佥事陈瑄以舟师叛,附于王。甲寅,祭大江。乙卯,自瓜州渡,盛庸以海艘迎战,败绩。戊午,下镇江。庚申,次龙潭。辛酉,天子复遣大臣议割地,诸王继至,皆不听。乙丑,至金川门,谷王橞、李景隆等开门纳王,都城遂陷。是日,王分命诸将守城及皇城,还驻龙江,下令抚安军民。大索齐泰、黄子澄、方孝孺等五十余人,榜其姓名曰奸臣。丙寅,诸王群臣上表劝进。己巳,王谒孝陵。群臣备法驾,奉宝玺,迎呼万岁。王升辇,诣奉天殿即皇帝位。复周王橚、齐王榑爵。壬申,葬建文皇帝。丁丑,杀齐泰、黄子澄、方孝孺,并夷其族。坐奸党死者甚众。戊寅,迁兴宗孝康皇帝主于陵园,仍称懿文太子。
秋七月壬午朔,大祀天地于南郊,奉太祖配。诏:“今年以洪武三十五年为纪,明年为永乐元年。建文中更改成法,一复旧制。山东、北平、河南被兵州县,复徭役三年,未被兵者与凤阳、淮安、徐、滁、扬三州蠲租一年,馀天下州县悉蠲今年田租之半。”癸未,召前北平按察使陈瑛为左副都御史,尽复建文朝废斥者官。甲申,复官制。癸巳,改封吴王允熥广泽王,衡主允熞怀恩王,徐王允熙敷惠王,随母妃吕氏居懿文太子陵园。癸卯,江阴侯吴高督河南、陕西兵备,抚安军民。甲辰,尚书严震直、王钝,府尹薛正言等巡视山西、山东、河南、陕西。
八月壬子,侍读解缙、编修黄淮入直文渊阁。寻命侍读胡广,修撰杨荣,编修杨士奇,检讨金幼孜、故俨同入直,并预机务。执兵部尚书铁铉至,不屈,杀之。左军都督刘真镇辽东。丁巳,分遣御史察天下利弊。戊午,都督何福为征虏将军,镇宁夏,节制陕西行都司。都督同知韩观练兵江西,节制广东、福建。甲子,西平侯沐晟镇云南。九月甲申,论靖难功,封丘福淇国公,朱能成国公,张武等侯者十三人,徐祥等伯者十一人。论欸附功,封驸马都尉王宁为侯,茹瑺、陈瑄及都督同知王佐皆为伯。甲午,定功臣死罪减禄例。乙未,徙山西民无田者实北平,赐之钞,复五年,韩观为征南将军,镇广西。
冬十月丁巳,命北平州县弃官避靖难兵者朱宁等二百一十九人入粟免死,戍兴州。己未,脩《太祖实录》。丙寅,镇远侯顾成镇贵州。壬申,徙封谷王橞于长沙。甲戌,诏从征将士掠民间子女者还其家。十一月壬辰,立妃徐氏为皇后。废广泽王允熥、怀恩王允熞为庶人。十二月癸丑,蠲被兵州县明年夏税。

本纪第五·成祖一相关文章

  • 符姓氏起源》原文翻译 - - 《百家姓》250章 - - 姓氏:符姓氏祖宗:公雅姓氏起源:源于官名:春秋时期,鲁顷公的孙子公雅,在秦国任符釜令的官职,他的子孙便以官名为姓,相传姓符。姓氏郡望:未知姓氏堂号:秦置琅邪郡,现在山东省诸城市。《广...
  • 量过》原文翻译 - - 《反经》下卷 - - (议曰:杨恽书云:“明明求仁义,常恐不能化人者,士大夫之行也。遑遑求财利,常恐遗之者,庶人之行也。今奈何以士大夫之行而责仆哉?”此量过者也。)  孔子曰:“人之过...
  • 庙中判官》原文翻译 - - 《阅微草堂笔记》卷二滦阳消夏录(二) - - 颖州吴明经跃鸣言,其乡老儒林生,端人也。尝读书神庙中,庙故宏阔,僦居者多,林生性孤峭,卒不相闻问。一日,夜半不寐,散步月下,忽一客来叙寒温。林生方寂寞,因邀入室共谈,甚有理致。偶及因...
  • 面壁而立的悲叹》原文翻译 - - 《论语别裁》阳货 - - 子谓伯鱼曰:女为周南召南矣乎?人而不为周南召南,其犹正墙而立也与!《周南》、《召南》是诗经中《国风》的两篇诗。孔子告诉他的儿子伯鱼说,你有没有研究过这两篇诗?为什么要研究?就...
  • 绛妃》原文翻译 - - 《聊斋志异》300篇 - - 癸亥岁,余馆于毕刺史公之绰然堂。公家花木最盛,暇辄从公杖履,得恣游赏。  一日眺览既归,倦极思寝,解屦登床。梦二女郎被服艳丽,近请曰:“有所奉托,敢屈移玉。”余愕然起...
  • 口技》原文翻译 - - 《聊斋志异》100篇 - - 村中来一女子,年二十有四五,携一药囊,售其医。有问病者,女不能自为方,俟暮夜问诸神。晚洁斗室,闭置其中。众绕门窗,倾耳寂听;但窃窃语,莫敢咳。内外动息俱冥。至夜许,忽闻帘声。女在内...
  • 执竞》原文翻译 - - 《诗经》颂 - - 执竞武王,无竞维烈。不显成康,上帝是皇。自彼成康,奄有四方,斤斤其明。钟鼓喤々,磬莞将将,降福穰穰。降福简简,威仪反反。既醉既饱,福禄来反。 ...
  • 东门之枌》原文翻译 - - 《诗经》风 - - 东门之枌,宛丘之栩。子仲之子,婆娑其下。穀旦于差,南方之原。不绩其麻,市也婆娑。穀旦于逝,越以鬷迈。视尔如荍,贻我握椒。...
  • 柳富、李生的诗词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宋词》300章 - - 柳富 最高楼(别妓王幼玉) 人间最苦,最苦是分离。伊爱我,我怜伊。青草岸头人独立,画船东去橹声迟。楚天低,回望处,两依依。 后会也知俱有愿,未知何日是佳期。心下事、乱如丝。好天良...
  • 哀公·哀公八年》原文翻译 - - 《左传》250章 - - 【经】八年春王正月,宋公入曹,以曹伯阳归。吴伐我。夏,齐人取讙及阐。归邾子益子邾。秋七月。冬十有二月癸亥,杞伯过卒。齐人归讙及阐。   【传】八年春,宋公伐曹,将还,褚师子...
  • 昭公·昭公二十五年》原文翻译 - - 《左传》250章 - - 【经】二十五年春,叔孙□若如宋。夏,叔诣会晋赵鞅、宋乐大心,卫北宫喜、郑游吉、曹人、邾人、滕人、薛人、小邾人于黄父。有鸲鹆来巢。秋七月上辛,大雩;季辛,又雩。九月己亥,公孙...
  • 汉纪十一 世宗孝武皇帝中之上元朔五年(丁巳、前124)》原文翻译 - - 《资治通鉴》100章 - - 汉纪十一汉武帝元朔五年(丁巳,公元前124年)   [1]冬,十一月,乙丑,薛泽免。以公孙弘为 丞相,封平津侯。丞相封侯自弘始。   [1]冬季,十一月乙丑(初五),汉武帝免除薛泽职务,任命...
  • 本纪第九·章宗一》原文翻译 - - 《金史》50章 - - ◎章宗一   章宗宪天光运仁文义武神圣英孝皇帝,讳璟,小字麻达葛,显宗嫡子也。母曰孝懿皇后徒单氏。大定八年,世宗幸金莲川,秋七月丙戌,次冰井,上生。翌日,世宗幸东宫,宴饮欢甚,语...
  • 洪遵传》原文翻译 - - 《宋史》300章 - - 洪遵字景严,洪皓的次子。在儿时就端正庄重如同成年人。随从老师学习文化,不因为天时寒暑而中止。父亲滞留北方沙漠,母亲去世,洪遵孺慕敬爱母亲,抱母号哭。安葬之后,兄弟便住在庙中...
  • 《宋史》简介》原文翻译 - - 《宋史》50章 - - 《宋史》元·脱脱等 撰   《宋史》於元末至正三年(1343年)由丞相脱脱和阿鲁图先后主持修撰,《宋史》与《辽史》、《金史》同时修撰。《宋史》全书有本纪47卷,志162卷,表3...
  • 杂传第三十七》原文翻译 - - 《新五代史》50章 - - ○翟光邺   翟光邺,字化基,濮州鄄城人也。其父景珂,倜傥有胆气。梁、晋相距于河上,景珂率聚邑人守永定驿,晋人攻之,逾年不能下,景珂卒战死。光邺时年十岁,为晋兵所掠,明宗爱其颖...
  • 钱繬传》原文翻译 - - 《旧五代史》200章 - - 钱..,杭州临安县人。小时勇猛,喜欢行侠仗义,以报复仇怨为能事。唐僖宗乾符年中,服事潜地镇将董昌任部校。正逢天下大乱,黄巢寇犯岭南,长江 、淮河一带盗贼啸聚成群,大的攻击州郡,小...
  • 宋世景传》原文翻译 - - 《魏书》150章 - - 宋世景,广平人,河南尹宋翻的第三个弟弟。少小即有良好的道德修养,侍奉父母很是孝顺。世景与弟弟宋道..闭门读书,广泛涉猎,各种书都读,尤其精于经书大义。同族兄宋弁十分器重他。他...
  • 游侠列传》原文翻译 - - 《史记》150章 - - 韩非子说“:儒生以儒家经典破坏法度,而侠士以强力违犯法令。”对这两种人都加以讥讽。 但儒生却多被世人所颂扬,至于以权术取得宰相卿大夫的职位,辅助当代天子,功名都...
  • 韩愈、孟郊、贾岛的诗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唐诗》800章 - - 卷七百九十一 卷791_1 《城南联句》韩愈 竹影金琐碎, ——孟郊 泉音玉淙琤.琉璃剪木叶, ——韩愈 翡翠开园英。 流滑随仄步, ——孟郊 搜寻得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