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籍 > 全唐诗 > 800章 > 曹松的诗

全唐诗

《全唐诗》800章曹松的诗

《全唐诗》是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彭定求、沈三曾、杨中讷、汪士鋐、汪绎、俞梅、徐树本、车鼎晋、潘从律、查嗣瑮10人奉敕编校,“得诗四万八千九百余首,凡二千二百余人”,共计900卷,目录12卷。 曹寅奉旨刊刻《全唐诗》,康熙四十四年(1705)三月始编,次年十月,全书即编成奏上。全书架构在明代胡震亨《唐音统签》和清代季振宜《唐诗》的基础上,旁采残碑、断碣、稗史、杂书,拾遗补缺,巨细靡遗。全书以〈帝王〉、〈后妃〉作品列首,〈乐章〉、〈乐府〉次之,又以年代为限﹐列出唐代诗人,附以作者小传。

《全唐诗》章节目录: 《100章》 《200章》 《300章》 《400章》 《500章》 《600章》 《700章》 《800章》 《900章

曹松的诗

书籍:全唐诗章节:800章更新时间:2017-02-28
卷七百一十七
卷717_1《九江送方干归镜湖》曹松
一樯悬五两,此日动归风。客路抛湓口,家林入镜中。
谭余云出峤,咏苦月欹空。更若看鳷鹊,何人夜坐同。
卷717_2《庐山访贾匡》曹松
西城疾病日,此地少寻君。古迹春犹在,遥泉夜尽闻。
片时三处雨,九叠几重云。到者皆忘寐,神精与俗分。
卷717_3《顾少府池上(一作顾少府池亭苇)》曹松
池上分行种,公庭觉少尘。根离潮水岸,韵爽判曹人。
正午回鱼影,方昏息鹭身。无时不动咏,沧岛思方频。
卷717_4《喜友人归上元别业》曹松
一樯千里外,隐者兴宜孤。落日长边海,秋风满故都。
掩关苔色老,盘径叶声枯。匡岳来时过,迟回绝顶无。
卷717_5《曲江暮春雪霁》曹松
霁动江池色,春残一去游。菰风生马足,槐雪滴人头。
北阙尘未起,南山青欲流。如何多别地,却得醉汀洲。
卷717_6《立春日》曹松
春饮一杯酒,便吟春日诗。木梢寒未觉,地脉暖先知。
鸟啭星沉后,山分雪薄时。赏心无处说,怅望曲江池。
卷717_7《宿溪僧院》曹松
少年云溪里,禅心夜更闲。煎茶留静者,靠月坐苍山。
露白钟寻定,萤多户未关。嵩阳大石室,何日译经还。
卷717_8《石头怀古》曹松
日月出又没,台城空白云。虽宽百姓土,渐缺六朝坟。
禾黍是亡国,山河归圣君。松声骤雨足,几寺晚钟闻。
卷717_9《浙右赠陆处士》曹松
静节灌园余,得非成隐居。长当庚子日,独拜五经书。
白浪吹亡国,秋霜洗大虚。门前是京口,身外不营储。
卷717_10《哭胡处士》曹松
丘中久不起,将谓诏书来。及见凌云说,方知掩夜台。
白衣归北路,玄造亦遗才。世上亡君后,诗声更大哉。
卷717_11《赠余干袁明府》曹松
一雨西城色,陶家心自清。山衔中郭分,云卷下湖程。
公署闻流木,人烟入废城。难忘楚尽处,新有越吟生。
卷717_12《赠雷乡张明府》曹松
任官征战后,度日寄闲身。封卷还高客,飞书问野人。
废田教种谷,生路遣寻薪。若起柴桑兴,无先漉酒巾。
卷717_13《岳阳晚泊》曹松
轻帆下阔流,便泊此沙洲。湖影撼山朵,日阳烧野愁。
白波争起倒,青屿或沉浮。是际船中望,东南仞仞秋。
卷717_14《览春榜喜孙鄠成名》曹松
门外报春榜,喜君天子知。旧愁浑似雪,见日总消时。
塔下牡丹气,江头杨柳丝。风光若有分,无处不相宜。
卷717_15《己亥岁二首(僖宗广明元年)》曹松
泽国江山入战图,生民何计乐樵苏。
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
传闻一战百神愁,两岸强兵过未休。
谁道沧江总无事,近来长共血争流。
卷717_16《乱后入洪州西山》曹松
寂寂阴溪水漱苔,尘中将得苦吟来。
东峰道士如相问,县令而今不姓梅。
卷717_17《送僧入庐山》曹松
若到江州二林寺,遍游应未出云霞。
庐山瀑布三千仞,画破青霄始落斜。
卷717_18《送僧入蜀过夏》曹松
师言结夏入巴峰,云水回头几万重。
五月峨眉须近火,木皮领重只如冬。
卷717_19《江西逢僧省文》曹松
闽地高僧楚地逢,僧游蛮锡挂垂松。
白云逸性都无定,才出双峰爱五峰。
高僧不负雪峰期,却伴青霞入翠微。百叶岩前霜欲降,
九枝松上鹤初归。风生碧涧鱼龙跃,威振金楼燕雀飞。
想得白莲花上月,满山犹带旧光辉。
卷717_20《水精念珠》曹松
等量红缕贯晶荧,尽道匀圆别未胜。凿断玉潭盈尺水,
琢成金地两条冰。轮时只恐星侵佛,挂处常疑露滴僧。
几度夜深寻不着,琉璃为殿月为灯。
卷717_21《南海旅次》曹松
忆归休上越王台,归思临高不易裁。为客正当无雁处,
故园谁道有书来。城头早角吹霜尽,郭里残潮荡月回。
心似百花开未得,年年争发被春催。
卷717_22《春草》曹松
不独满池塘,梦中佳句香。春风有余力,引上古城墙。
卷717_23《金谷园》曹松
当年歌舞时,不说草离离。今日歌舞尽,满园秋露垂。
卷717_24《夏日东斋》曹松
三庚到秋伏,偶来松槛立。热少清风多,开门放山入。
卷717_25《南朝》曹松
三篱盖驰道,风烈一无取。时见牧牛童,嗔牛吃禾黍。
卷717_26《言怀》曹松
出山不得意,谒帝值戈鋋。岂料为文日,翻成用武年。
卷717_27《寒食日题杜鹃花》曹松
一朵又一朵,并开寒食时。谁家不禁火,总在此花枝。
卷717_28《钟陵寒食日郊外闲游》曹松
可怜时节足风情,杏子粥香如冷糖。
无奈春风输旧火,遍教人唤作山樱。
卷717_29《中秋对月》曹松
无云世界秋三五,共看蟾盘上海涯。
直到天头天尽处,不曾私照一人家。
卷717_30《陪湖南李中丞宴隐溪(璋)》曹松
竹林啼鸟不知休,罗列飞桥水乱流。触散柳丝回玉勒,
约开莲叶上兰舟。酒边旧侣真何逊,云里新声是莫愁。
若值主人嫌昼短,应陪秉烛夜深游。
卷717_31《别湖上主人》曹松
门系钓舟云满岸,借君幽致坐移旬。湖村夜叫白芜雁,
菱市晓喧深浦人。远水日边重作雪,寒林烧后别生春。
不辞更住醒还醉,太一东峰归梦频。
卷717_32《赠广宣大师》曹松
忆昔同游紫阁云,别来三十二回春。
白头相见双林下,犹是清朝未退人。
卷717_33《钟陵寒食日与同年裴颜李先辈、郑校书郊外闲游》曹松
寒节钟陵香骑随,同年相命楚江湄。云间影过秋千女,
地上声喧蹴踘儿。何处寄烟归草色,谁家送火在花枝。
银瓶冷酒皆倾尽,半卧垂杨自不知。
卷717_34《江外除夜》曹松
千门庭燎照楼台,总为年光急急催。半夜腊因风卷去,
五更春被角吹来。宁无好鸟思花发,应有游鱼待冻开。
不是多岐渐平稳,谁能呼酒祝昭回。
卷717_35《七夕》曹松
牛女相期七夕秋,相逢俱喜鹊横流。彤云缥缈回金辂,
明月婵娟挂玉钩。燕羽几曾添别恨,花容终不更含羞。
更残便是分襟处,晓箭东来射翠楼。
卷717_36《罗浮山下书逸人壁》曹松
海上亭台山下烟,买时幽邃不争钱。莫言白日催华发,
自有丹砂驻少年。渔钓未归深竹里,琴壶犹恋落花边。
可中更践无人境,知是罗浮第几天。
卷717_37《天台瀑布》曹松
万仞得名云瀑布,远看如织挂天台。休疑宝尺难量度,
直恐金刀易剪裁。喷向林梢成夏雪,倾来石上作春雷。
欲知便是银河水,堕落人间合却回。
卷717_38《桂江》曹松
未识佳人寻桂水,水云先解傍壶觞。笋林次第添斑竹,
雏鸟参差护锦囊。乳洞此时连越井,石楼何日到仙乡。
如飞似堕皆青壁,画手不强元化强。
卷717_39《南海》曹松
倾腾界汉沃诸蛮,立望何如画此看。无地不同方觉远,
共天无别始知宽。文魮隔雾朝含碧,老蚌凌波夜吐丹。
万状千形皆得意,长鲸独自转身难。
卷717_40《洞庭湖》曹松
东西南北各连空,波上唯留小朵峰。长与岳阳翻鼓角,
不离云梦转鱼龙。吸回日月过千顷,铺尽星河剩一重。
直到劫余还作陆,是时应有羽人逢。
卷717_41《霍山(在龙川县)》曹松
七千七百七十丈,丈丈藤萝势入天。未必展来空似翅,
不妨开去也成莲。月将河汉分岩转,僧与龙蛇共窟眠。
直是画工须阁笔,况无名画可流传。
卷717_42《巫峡》曹松
巫山苍翠峡通津,下有仙宫楚女真。不逐彩云归碧落,
却为暮雨扑行人。年年旧事音容在,日日谁家梦想频。
应是荆山留不住,至今犹得睹芳尘。
卷717_43《送陈樵校书归泉州》曹松
巨塔列名题,诗心亦罕齐。除官京下阙,乞假海门西。
别席侵残漏,归程避战鼙。关遥秦雁断,家近瘴云低。
候马春风馆,迎船晓月溪。帝京须早入,莫被刺桐迷。
卷717_44《赠镜湖处士方干二首》曹松
包含教化剩搜罗,句出东瓯奈峭何。世路不妨平处少,
才人唯是屈声多。云来岛上便幽石,月到湖心忌白波。
后辈难为措机杼,先生织字得龙梭。
只拟应星眠越绝,唯将丽什当高勋。磨砻清浊人难会,
织络虚无帝亦闻。鸟道未知山足雨,渔家已没镜中云。
他时莫为三征起,门外沙鸥解笑君。
卷717_45《拜访陆处士》曹松
万卷书边人半白,再来惟恐降玄纁。性灵比鹤争多少,
气力登山较几分。吟鬓渐无前度漆,寝衣犹有昨宵云。
将知谷口耕烟者,低视齐梁楚赵君。
卷717_46《岭南道中》曹松
百花成实未成归,未必归心与志违。但有壶觞资逸咏,
尽交风景入清机。半川阴雾藏高木,一道晴霓杂落晖。
游子马前芳草合,鹧鸪啼歇又南飞。
卷717_47《春日自吴门之阳羡道中书事》曹松
胜异恣游应未遍,路岐犹去几时还。浪花湖阔虹霓断,
柳线村深鸟雀闲。千室绮罗浮画楫,两州丝竹会茶山。
眼前便是神仙事,何必须言洞府间。
卷717_48《将入关行次湘阴》曹松
背顾秦城在何处,图书作伴过湘东。神鸦乱噪黄陵近,
候雁斜沉梦泽空。打桨天连晴水白,烧田云隔夜山红。
也知渐老岩栖稳,争奈文闱有至公。
卷717_49《题昭州山寺常寂上人水阁》曹松
常寂常居常寂里,年年月月是空空。阶前未放岩根断,
屋下长教海眼通。本为入来寻佛窟,不期行处踏龙宫。
他时忆着堪图画,一朵云山二水中。
卷717_50《广州贻匡绪法师》曹松
口宣微密不思议,不是除贪即诫痴。只待外方缘了日,
争看内殿诏来时。周回海树侵阶疾,迢递江潮应井迟。
必竟懒过高坐寺,未能全让法云师。
卷717_51《赠道人》曹松
住山因以福为庭,便向山中隐姓名。阆苑驾将雕羽去,
洞天赢得绿毛生。日边肠胃餐霞火,月里肌肤饮露英。
顾我从来断浮浊,拟驱鸡犬上三清。
卷717_52《送乞雨禅师临遇南游》曹松
活得枯樵耕者知,巡方又欲向天涯。珠穿闽国菩提子,
杖把灵峰榔栗枝。春藓任封降虎石,夜雷从傍养龙池。
生缘在地南浮去,自此孤云不可期。
卷717_53《南海陪郑司空游荔园》曹松
荔枝时节出旌斿,南国名园尽兴游。乱结罗纹照襟袖,
别含琼露爽咽喉。叶中新火欺寒食,树上丹砂胜锦州。
他日为霖不将去,也须图画取风流。
卷717_54《李郎中林亭》曹松
只向砌边流野水,樽前上下看鱼儿。笋蹊已长过人竹,
藤径从添拂面丝。若许白猿垂近户,即无红果压低枝。
大才必拟逍遥去,更遣何人佐盛时。
卷717_55《夜饮》曹松
良宵公子宴兰堂,浓麝熏人兽吐香。云带金龙衔画烛,
星罗银凤泻琼浆。满屏珠树开春景,一曲歌声绕翠梁。
席上未知帘幕晓,青娥低语指东方。
卷717_56《驸马宅宴罢》曹松
粉墙残月照宫祠,宴阕银瓶一半欹。
学语莺儿飞未稳,放身斜坠绿杨枝。
卷717_57《吊建州李员外》曹松
铭旌归故里,猿鸟亦凄然。已葬桐江月,空回建水船。
客传为郡日,僧说读书年。恐有吟魂在,深山古木边。
卷717_58《吊李翰林》曹松
李白虽然成异物,逸名犹与万方传。昔朝曾侍玄宗侧,
大夜应归贺监边。山木易高迷故垄,国风长在见遗篇。
投金渚畔春杨柳,自此何人系酒船。
卷717_59《山中》曹松
要路豪家非往还,岩门先有不曾关。众心惟恐地无剩,
吾意亦忧天惜闲。白练曳泉窗下石,绛罗垂果枕前山。
樵夫岂解营生业,贵欲自安麋鹿间。
卷717_60《山寺引泉》曹松
劈碎琅庥杏啵溉咭胂愠�
山僧未肯言根本,莫是银河漏泄无。
卷717_61《友人池上咏芦》曹松
秋声谁种得,萧瑟在池栏。叶涩栖蝉稳,丛疏宿鹭难。
敛烟宜下□,飒吹省先寒。此物生苍岛,令人忆钓竿。
卷717_62《商山》曹松
垂白商于原下住,儿孙共死一身忙。
木弓未得长离手,犹与官家射麝香。
卷717_63《荆南道中》曹松
十月荒郊雪气催,依稀愁色认阳台。游秦分系三条烛,
出楚心殊一寸灰。高柳莫遮寒月落,空桑不放夜风回。
如何住在猿声里,却被蝉吟引下来。
卷717_64《武德殿朝退望九衢春色》曹松
玉殿朝初退,天街一看春。南山初过雨,北阙净无尘。
夹道夭桃满,连沟御柳新。苏舒同舜泽,煦妪并尧仁。
佳气浮轩盖,和风袭缙绅。自兹怜万物,同入发生辰。
卷717_65《吊北邙》曹松
山下望山上,夕阳看又曛。无人医白发,少地着新坟。
岁代殊相远,贤愚旋不分。东归聊一吊,乱木倚寒云。
卷717_66《及第敕下,宴中献座主杜侍郎》曹松
得召丘墙泪却频,若无公道也无因。门前送敕朱衣吏,
席上衔杯碧落人。半夜笙歌教泥月,平明桃杏放烧春。
南山虽有归溪路,争那酬恩未杀身。
卷717_67《梢云》曹松
殊质资灵贶,陵空发瑞云。梢梢含树影,郁郁动霞文。
不比因风起,全非触石分。叶光闲泛滟,枝彩静氛氲。
隐见心无宰,裴回庆自君。翻飞如可托,长愿在横汾。
卷717_68《白角簟》曹松
角簟工夫已到头,夏来全占满床秋。若言保惜归华屋,
只合封题寄列侯。学卷晓冰长怕绽,解铺寒水不教流。
蒲桃锦是潇湘底,曾得王孙价倍酬。
卷717_69《碧角簟》曹松
细皮重叠织霜纹,滑腻铺床胜锦茵。八尺碧天无点翳,
一方青玉绝纤尘。蝇行只恐烟粘足,客卧浑疑水浸身。
五月不教炎气入,满堂秋色冷龙鳞。
卷717_70《滕王阁春日晚望》曹松
凌春帝子阁,偶眺日移西。浪势平花坞,帆阴上柳堤。
卷717_71《句》曹松
追游若遇三清乐,行从应妨一日春。(李肇《国史补》
云:曲江大会,先牒教坊,请奏上御紫云楼观焉。
时或拟作乐,则为之移日,故曹松诗云云)
石脉水流泉滴沙,鬼灯然点松柏花。(《吟窗杂录》)
鹿眠荒圃寒芜白,鸦噪残阳败叶飞。(《锦绣万花谷》)
华岳影寒清露掌,海门风急白潮头。(《升庵外集》)

曹松的诗相关文章

  • 量才》原文翻译 - - 《反经》上卷 - - 夫人才能参差,大小不同,犹升不可以盛斛,满则弃矣。非其人而使之,安得不殆乎?(傅子曰:“凡品才有九:一曰德行,以立道本;二曰理才,以研事机;三曰政才,以经治体;四曰学才,以综典文;五曰武...
  • 复仇(其二)》原文翻译 - - 《野草》上部 - - 因为他自以为神之子,以色列的王②,所以去钉十字架。  兵丁们给他穿上紫袍,戴上荆冠,庆贺他;又拿一根苇子打他的头,吐他,屈膝拜他;戏弄完了,就给他脱了紫袍,仍穿他自己的衣服③。  ...
  • 曾左二相封侯》原文翻译 - - 《庸庵笔记》上卷 - - 曩闻粤寇之据金陵也,文宗显皇帝顾命,颇引为憾事,谓有能克复金陵者可封郡王。及曾文正公克金陵,廷议以文臣封王,似嫌太骤,且旧制所无。因析而为四,封侯、伯、子、男各一。曾文正公封...
  • 饮漆毒水》原文翻译 - - 《郁离子》卷七 - - 熊蛰父谓子离曰:“今有病渴,而刺漆汁以饮之。可乎?”曰:“不可。”“育鱼于池而患獭,则毒其水,可乎?”曰:“不可”。曰:“然则子之王...
  • 泽陂》原文翻译 - - 《诗经》风 - - 彼泽之陂,有蒲与荷。有美一人,伤如之何?寤寐无为,涕泗滂沱。彼泽之陂,有蒲与蕳。有美一人,硕大且卷。寤寐无为,中心忄肙々。彼泽之陂,有蒲菡萏。有美一人,硕大且俨。寤寐无为,辗转伏枕...
  • 瞽笑》原文翻译 - - 《笑林广记》形体部 - - 瞽笑 一瞽者与众人同坐,众人有所见而笑,瞽者亦笑。众问之曰:“汝何所见而笑?”瞽者曰:“列位所笑,定然不差,难道是骗我的?” 吃螺蛳 有盲子暑月食螺蛳,失...
  • 海内北经》原文翻译 - - 《山海经》海经 - - 海内西北陬以东者。   蛇巫之山,上有人操柸而东向立。一曰龟山。   西王母梯几而戴胜杖。其南有三青鸟,为西王母取食。在昆仑虚北。   有人曰大行伯,把戈。其东有犬封国...
  • 后晋纪三后晋高祖天福四年(己亥,公元939年)》原文翻译 - - 《资治通鉴》350章 - - [1]春,正月,辛亥,以澶州防御使太原张从恩为枢密副使。   [1]春季,正月,辛亥(初九),后晋高祖任用澶州防御使太原人张从恩为枢密副使。   [2]朔方节度使张希崇卒,羌胡 寇钞,无复...
  • 梁纪十二 高祖武皇帝十二中大通五年(癸丑、533)》原文翻译 - - 《资治通鉴》200章 - - [1]春,正月,辛卯,上祀南郊,大赦。   [1]春季,正月,辛卯(初二),梁武帝在南郊祭天,大赦天下。   [2]魏窦泰奄至尔朱兆庭,军人因宴休惰,忽见泰军,惊走,追破之于赤岭,众并降散。兆逃于...
  • 汉纪二十六 孝哀皇帝中建平二年(丙辰、前5)》原文翻译 - - 《资治通鉴》100章 - - 汉纪十二六汉哀帝建平二年(丙辰,公元前5年)   [1]春,正月,有星孛于牵牛。   [1]春季,正月,有异星出现在牵牛星旁。   [2]丁、傅宗族骄奢,皆嫉傅喜之恭俭。又,傅太后欲求...
  • 神宗纪》原文翻译 - - 《宋史》50章 - - (一)   神宗绍天法古运德建功英文烈武钦仁圣孝皇帝,名顼,英宗长子,母亲是宣仁圣烈皇后高氏。庆历八年(1048)四月十日,生于濮王宫,当时祥光照室,老鼠喷吐出来的五色气形成盘云...
  • 列传第三十》原文翻译 - - 《周书》50章 - - 苏亮字景顺,武功人也。祖权,魏中书侍郎、玉门 郡守。 父佑,泰山郡守。 亮少通敏,博学,好属文,善章奏。初举秀才,至洛陽, 遇河内常景。景深器之,退而谓人曰 :“秦中才学可以抗山...
  • 列传第七》原文翻译 - - 《周书》50章 - - 寇洛,上谷昌平人,累世为将吏。父延寿,和平中,以良 家子镇武川,因家焉。 洛性明辨,不拘小节。正光末,以北边贼起,遂率乡亲避 地于并、肆,因从尔朱荣征讨。及贺拔岳西征,洛与之乡里, 乃...
  • 傅纟宰传(附章华传)》原文翻译 - - 《陈书》100章 - - 傅纟宰字宜事,北地灵州人。父傅彝,梁临沂县令。 傅纟宰幼年聪慧,七岁诵古诗赋至十余万言。年长后十分好学,擅长作文。梁太清末,携母南奔避难,不久母丧,在战乱之中,居丧尽礼,哀毁至...
  • 豫章文献王传》原文翻译 - - 《南齐书》50章 - - 豫章文献王萧嶷字宣俨,他是太祖的第二个儿子。他宽仁弘雅,有成就大事的器量,太祖对他特别钟爱。 他开始做的是太学博士、长城令,后来进入中央机构任尚书左民郎、钱唐令。太祖...
  • 孙登传》原文翻译 - - 《晋书》150章 - - 孙登字公和,是汲郡共县的人。没有家属,在汲郡北山上挖了一个土窟居住,夏天编织草丝为衣裳,冬天便披散头发覆盖身体。喜好读《易经》,经常弹奏一弦琴,见到了他的人都亲近喜欢他。生...
  • 评热病论篇》原文翻译 - - 《黄帝内经》素问篇 - - 评热病论篇第三十三 黄帝问曰:有病温者,汗出辄复热而脉躁疾,不为汗衰,狂言不能食,病名为何?岐伯对曰:病名阴阳交,交者死也。 帝曰:愿闻其说,岐伯曰:人所以汗出者,皆生于谷,谷生于精,今邪气...
  • 庾传素、刘侍读、林楚翘的诗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唐诗》900章 - - 卷八百九十九 卷899_1 《木兰花。庾传素 木兰红艳多情态,不似凡花人不爱。 移来孔雀槛边栽, 折向凤凰钗上戴。 是何芍药争风彩,自共牡丹长作对。 若教为女嫁东风, 除却黄莺难匹...
  • 匾蓄的功效与作用》原文翻译 - - 《本草纲目》草部 - - 匾蓄 释名 扁竹、扁辨、扁蔓、粉节草、道生草。 气味 苦、平、无毒。 主治 1、热黄疸疾。用匾蓄放豉汁中,下五味,煮羹汤吃。 2、蛔虫病。用匾蓄十斤,锉细,加水一石煎至一斗...
  • 麦门冬的功效与作用》原文翻译 - - 《本草纲目》草部 - - 麦门冬 释名 亦名冬、禹韭、禹余粮、忍冬、忍凌、不死草、阶前草。 气味 (根)甘、平、无毒。 主治 1、消渴。把大苦瓜捣成汁,泡麦门冬二两,过一夜,麦门冬去心、捣烂,加黄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