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籍 > 聊斋志异 > 300篇 > 金生色

聊斋志异

《聊斋志异》300篇金生色

《聊斋志异》简称《聊斋》,俗名《鬼狐传》,是中国清朝著名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的意思是在书房里记录奇异的故事,“聊斋”是他的书斋名称,“志”是指记述的意思,“异”是指奇异的故事。全书共有短篇小说491篇。它们或者揭露封建统治的黑暗,或者抨击科举制度的腐朽,或者反抗封建礼教的束缚,具有丰富深刻的思想内容。描写爱情主题的作品,在《聊斋志异》全书中数量最多。

《聊斋志异》章节目录: 《100篇》 《200篇》 《300篇》 《400篇》 《500篇

金生色

书籍:聊斋志异章节:300篇更新时间:2018-07-02
金生色,晋宁人也。娶同村木姓女。生一子,方周岁。金忽病,自分必死,谓妻曰:“我死,子必嫁,勿守也!”妻闻之,甘词厚誓,期以必死。金摇手呼母曰:“我死,劳看阿保,勿令守也。”母哭应之。既而金果死。
木媪来吊,哭已,谓金母曰:“天降凶忧,婿遽遭命。女太幼弱,将何为计?”母悲悼中,闻媪言,不胜愤激,盛气对曰:“必以守!”媪惭而罢。夜伴女寝,私谓女曰:“人尽夫也。以儿好手足,何患无良匹?小儿女不早作人家,眈眈守此襁褓物,宁非痴子?倘必令守,不宜以面目好相向。”金母过,颇闻絮语,益恚。明日:谓媪曰:“亡人有遗嘱,本不教妇守也。今既急不能待,乃必以守!”媪怒而去。
母夜梦子来,涕泣相劝,心异之。使人言于木,约殡后听妇所适。而询诸术家,本年墓向不利。妇思自炫以售,缞绖之中,不忘涂泽。居家犹素妆,一归宁,则崭然新艳。母知之,心弗善也,以其将为他人妇,亦隐忍之。于是妇益肆。村中有无赖子董贵者,见而好之,以金啖金邻妪,求通殷勤于妇。夜分,由妪家逾墙以达妇所,因与会合。往来积有旬日,丑声四塞,所不知者惟母耳。
妇室夜惟一小婢,妇腹心也。一夕,两情方洽,闻棺木震响,声如爆竹。婢在外榻,见亡者自幛后出,带剑入寝室去。俄闻二人骇诧声,少顷,董裸奔出;无何,金捽妇发亦出。妇大嗥,母惊起,见妇赤体走去,方将启关,问之不答。出门追视,寂不闻声,竟迷所往。入妇室,灯火犹亮。见男子履,呼婢,婢始战惕而出,具言其异,相与骇怪而已。董窜过邻家,团伏墙隅,移时,闻人声渐息,始起。身无寸缕,苦寒战甚,将假衣于媪。视院中一室,双扉虚掩,因而暂入。暗摸榻上,触女子足,知为邻子妇。顿生淫心,乘其寝,潜就私之。妇醒,问:“汝来乎?”应曰:“诺。”妇竟不疑,狎亵备至。先是,邻子以故赴北村,嘱妻掩户以待其归。既返,闻室内有声,疑而审听,音态绝秽。大怒,操戈入室。董惧,窜于床下,子就戮之。又欲杀妻;妻泣而告以误,乃释之。但不解床下何人,呼母起,共火之,仅能辨认。视之,奄有气息。诘其所来,犹自供吐。而刃伤数处,血溢不止,少顷已绝。妪仓皇失措,谓子曰:“捉奸而单戮之,子且奈何?”子不得已,遂又杀妻。
是夜,木翁方寝,闻户外拉杂之声,出窥则火炽于檐,而纵火人犹彷徨未去。翁大呼,家人毕集,幸火初燃,尚易扑灭。命人操弓驽,逐搜纵火者,见一人趫捷如猿,竟越垣去。垣外乃翁家桃园,园中四缭周墉皆峻固。数人梯登以望,踪迹殊杳。惟墙下块然微动,问之不应,射之而软。启扉往验,则女子白身卧,矢贯胸脑。细烛之,则翁女而金妇也。骇告主人,翁媪惊惕欲绝,不解其故。女合眸,面色灰败,口气细于属丝。使人拔脑矢不可出,足踏顶而后出之。女嘤然一声,血暴注,气亦遂绝。
翁大惧,计无所出。既曙,以实情白金母,长跽哀祈。而金母殊不怨怒,但告以故,令自营葬。金有叔兄生光,怒登翁门,诟数前非。翁惭沮,赂令罢归。而终不知妇所私者何人。俄邻子以执奸自首,既薄责释讫。而妇兄马彪素健讼,具词控妹冤。官拘妪,妪惧,悉供颠末。又唤金母,母托疾,令生光代质,具陈底里。于是前状并发,牵木翁夫妇尽出,一切廉得其情。木以诲女嫁,坐纵淫,笞;使自赎,家产荡焉。邻妪导淫,杖之毙。案乃结。
异史氏曰:“金氏子其神乎!谆嘱醮妇,抑何明也!一人不杀,而诸恨并雪,可不谓神乎!邻媪诱人妇,而反淫己妇;木媪爱女,而卒以杀女。鸣呼!‘欲知后日因,当前作者是’,报更速于来生矣!”

金生色相关文章

  • 荆姓氏起源》原文翻译 - - 《百家姓》300章 - - 姓氏:荆姓氏祖宗:熊绎姓氏起源:出自芈姓。西周初年,楚国先君熊绎被封在荆山一带(今湖北西部),国号为荆,直到春秋初才改为楚国。楚文王以前的荆君有庶出子孙以国号为姓,称荆氏。姓氏郡...
  • 垒虚》原文翻译 - - 《六韬》虎韬 - - 武王问太公曰:“何以知敌垒之虚实,自来自去?”  太公曰:“将必上知天道,下知地理,中知人事。登高下望,以观敌人变动:望其垒,即知其虚实;望其士卒,则知其去来。”...
  • 立论》原文翻译 - - 《野草》下部 - - 我梦见自己正在小学校的讲堂上预备作文,向老师请教立论的方法。  “难!”老师从眼镜圈外斜射出眼光来,看着我,说。“我告诉你一件事──  “一家人家生...
  • 行军篇》原文翻译 - - 《孙子兵法》原文及注释 - - 孙子曰:凡处军相敌:绝山依谷,视生处高,战隆无登,此处山之军也。绝水必远水;客绝水而来,勿迎之于水内,令半济而击之,利;欲战者,无附于水而迎客;视生处高,无迎水流,此处水上之军也。绝斥泽,惟...
  • 第四十二回·大圣殷勤拜南海 观音慈善缚红孩》原文翻译 - - 《西游记》前50回 - - 话说那六健将出洞门,径往西南上,依路而走。行者心中暗想道:“他要请老大王吃我师父,老大王断是牛魔王。我老孙当年与他相会,真个意合情投,交游甚厚,至如今我归正道,他还是邪魔...
  • 第三十三回 镇三山大闹青州道 霹雳火夜走瓦砾场》原文翻译 - - 《水浒传》前60回 - - 话说那黄信上马,手中横着,这口丧门剑;刘知寨也骑着马,身上披挂些戎衣,手中拿一把叉;那一百四五十军汉寨兵,各执着缨、棍棒,腰下都带短刀、利剑;两下鼓,一声锣,解宋江和花荣望青州来。众...
  • 第四十一回·刘玄德携民渡江 赵子龙单骑救主》原文翻译 - - 《三国演义》前60回 - - 却说张飞因关公放了上流水,遂引军从下流杀将来,截住曹仁混杀。忽遇许褚,便与交锋;许褚不敢恋战,夺路走脱。张飞赶来,接着玄德、孔明,一同沿河到上流。刘封、糜芳已安排船只等候,遂一...
  • 司空表圣诗》原文翻译 - - 《容斋随笔》250章 - - 东坡称司空表圣诗文高雅,有承平之遗风,盖尝自列其诗之有得于文字之表者二十四韵,恨当时不识其妙。又云:“表圣论其诗,以为得味外味,如‘绿树连村暗,黄花入麦稀’,此...
  • 本纪第三十五·文宗四》原文翻译 - - 《元史》50章 - - 二年春正月己卯,御制《奎章阁记》。行枢密臣言:“十一月,仁德府权达鲁花赤曲术,纠集兵众以讨云南,首败伯忽贼兵于马龙州,以是月十一日杀伯忽弟拜延,献馘于豫王。十三日。战于...
  • 张叔夜传》原文翻译 - - 《宋史》250章 - - 张叔夜字嵇仲,是侍中张耆的孙子。年轻时喜欢谈论兵法,因父荫被任命为兰州录事参军。兰州本来是汉代金城郡,属地在最边缘的地方,依靠黄河自固,每年黄河冰期,一定整军以备,士卒几个月...
  • 罗贯传》原文翻译 - - 《旧五代史》100章 - - 罗贯,不知是哪里人。进士及第,历任台省官,自礼部员外郎任为河南县令。罗贯的为人强硬刚直,正身守法,不避权贵。当时宦官伶人掌权,凡是向罗贯请托的书信,堆满桌子,全无回音,都拿给郭崇...
  • 高宗上》原文翻译 - - 《旧唐书》50章 - - 高宗天皇大圣大弘孝皇帝,讳治,太宗第九子也,母曰文德顺圣长孙皇后。以贞观二年六月,生于东宫之丽正殿。五年,封晋王。七年,遥授并州都督。幼而岐嶷端审,宽仁孝友。初授《孝经》于著...
  • 康绚传》原文翻译 - - 《梁书》50章 - - 康绚字长明,华山蓝田人。他的祖先出自康居。最初,汉朝设立都护,都称臣于西域,康居也派侍子到河西听命,被留作国民,那以后便以康为姓。晋朝时陇右发生叛乱,康氏迁往蓝田。康绚的曾祖...
  • 葛洪传》原文翻译 - - 《晋书》100章 - - 葛洪字稚川,丹杨句容人。祖父葛系,在吴国担任过大鸿胪。父亲葛悌,吴国灭后入仕晋,任过邵陵太守。葛洪从小就刻苦好学,家中贫穷,自己白天上山打柴以换取笔墨纸张,夜晚读书抄写记诵,于...
  • 逸民列传第七十三》原文翻译 - - 《后汉书》100章 - - (向长、逢萌、周党 、王霸、严光、井丹、梁鸿、高凤、台佟、韩康、矫慎、戴良、法真、汉陰老父、陈留老父、庞公) 逸民列传序。《易经》说:“‘遁卦’的含义大...
  • 张仪为秦连横齐王》原文翻译 - - 《战国策》1至8卷 - - 《战国策》卷八 齐策一(张仪为秦连横齐王) 【提要】任何事物都有不可察觉的内在缺点和裂痕,有细小的缝隙,就可以象山涧一样发展成大裂隙、大山谷。这是鬼谷子先生的著名观点。...
  • 元稹古诗名句大全》原文翻译 - - 《全唐诗》500章 - - 卷四百一十三 卷413_1 《陪诸公游故江西韦大夫通德湖旧居有感…韦大夫旧僚也》元稹 高墉行马接通湖,巨壑藏舟感大夫。 尘壁暗埋悲旧札, 风帘吹断落残珠。 烟波漾日侵颓...
  • 岑参代表作》原文翻译 - - 《全唐诗》300章 - - 全唐诗卷二百零一 卷201_1 《奉和中书舍人贾至早朝大明宫》岑参 鸡鸣紫陌曙光寒,莺啭皇州春色阑。 金阙晓钟开万户, 玉阶仙仗拥千官。 花迎剑佩星初落,柳拂旌旗露未干。 独有凤...
  • 藜芦的功效与作用》原文翻译 - - 《本草纲目》草部 - - 藜芦 释名 山葱、葱苒、葱炎、葱葵、丰芦、憨葱、鹿葱。 气味 辛、寒、有毒。 主治 1、风痰。用藜芦十分、郁金一分,共研为末。每服二、三分,温浆水一碗送下。 2、中风,牙...
  • 斑蝥的功效与作用》原文翻译 - - 《本草纲目》虫部 - - 斑蝥 释名 斑猫、蝥虫、龙蚝、斑蚝。 气味 气味辛、寒、有毒。 主治 1、瘰疬不消。用斑蝥一个,去翅足,以粟一升,去粟,加薄荷四两,共研为末,。以乌鸡蛋调末做成丸子,如绿豆大。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