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籍 > 全唐诗 > 300章 > 刘昚虚的古诗全集

全唐诗

《全唐诗》300章刘昚虚的古诗全集

《全唐诗》是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彭定求、沈三曾、杨中讷、汪士鋐、汪绎、俞梅、徐树本、车鼎晋、潘从律、查嗣瑮10人奉敕编校,“得诗四万八千九百余首,凡二千二百余人”,共计900卷,目录12卷。 曹寅奉旨刊刻《全唐诗》,康熙四十四年(1705)三月始编,次年十月,全书即编成奏上。全书架构在明代胡震亨《唐音统签》和清代季振宜《唐诗》的基础上,旁采残碑、断碣、稗史、杂书,拾遗补缺,巨细靡遗。全书以〈帝王〉、〈后妃〉作品列首,〈乐章〉、〈乐府〉次之,又以年代为限﹐列出唐代诗人,附以作者小传。

《全唐诗》章节目录: 《100章》 《200章》 《300章》 《400章》 《500章》 《600章》 《700章》 《800章》 《900章

刘昚虚的古诗全集

书籍:全唐诗章节:300章更新时间:2017-02-28
卷二百五十六
卷256_1《江南曲》刘昚虚
美人何荡漾,湖上风日长。玉手欲有赠,裴回双明珰。
歌声随绿水,怨色起青阳。日暮还家望,云波横洞房。
卷256_2《九日送人》刘昚虚
海上正摇落,客中还别离。同舟去未已,远送新相知。
流水意何极,满尊徒尔为。从来菊花节,早已醉东篱。
卷256_3《暮秋扬子江寄孟浩然》刘昚虚
木叶纷纷下,东南日烟霜。林山相晚暮,天海空青苍。
暝色况复久,秋声亦何长。孤舟兼微月,独夜仍越乡。
寒笛对京口,故人在襄阳。咏思劳今夕,江汉遥相望。
卷256_4《浔阳陶氏别业》刘昚虚
陶家习先隐,种柳长江边。朝夕浔阳郭,白衣来几年。
霁云明孤岭,秋水澄寒天。物象自清旷,野情何绵联。
萧萧丘中赏,明宰非徒然。愿守黍稷税,归耕东山田。
卷256_5《登庐山峰顶寺》刘昚虚
孤峰临万象,秋气何高清。天际南郡出,林端西江明。
山门二缁叟,振锡闻幽声。心照有无界,业悬前后生。
虽知真机静,尚与爱网并。方首金门路,未遑参道情。
卷256_6《寻东溪还湖中作》刘昚虚
出山更回首,日暮清溪深。东岭新别处,数猿叫空林。
昔游有初迹,此路还独寻。幽兴方在往,归怀复为今。
云峰劳前意,湖水成远心。望望已超越,坐鸣舟中琴。
卷256_7《送韩平兼寄郭微》刘昚虚
上客夜相过,小童能酤酒。即为临水处,正值归雁后。
前路望乡山,近家见门柳。到时春未暮,风景自应有。
余忆东州人,经年别来久。殷勤为传语,日夕念携手。
兼问前寄书,书中复达否。
卷256_8《寄阎防(防时在终南丰德寺读书)》刘昚虚
青冥南山口,君与缁锡邻。深路入古寺,乱花随暮春。
纷纷对寂寞,往往落衣巾。松色空照水,经声时有人。
晚心复南望,山远情独亲。应以修往业,亦惟立此身。
深林度空夜,烟月资清真。莫叹文明日,弥年徒隐沦。
卷256_9《海上诗送薛文学归海东》刘昚虚
何处归且远,送君东悠悠。沧溟千万里,日夜一孤舟。
旷望绝国所,微茫天际愁。有时近仙境,不定若梦游。
或见青色古,孤山百里秋。前心方杳眇,后路劳夷犹。
离别惜吾道,风波敬皇休。春浮花气远,思逐海水流。
日暮骊歌后,永怀空沧洲。
卷256_10《越中问海客》刘昚虚
风雨沧洲暮,一帆今始归。自云发南海,万里速如飞。
初谓落何处,永将无所依。冥茫渐西见,山色越中微。
谁念去时远,人经此路稀。泊舟悲且泣,使我亦沾衣。
浮海焉用说,忆乡难久违。纵为鲁连子,山路有柴扉。
卷256_11《阙题》刘昚虚
道由白云尽,春与青溪长。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
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幽映每白日,清辉照衣裳。
卷256_12《寄江滔求孟六遗文》刘昚虚
南望襄阳路,思君情转亲。偏知汉水广,应与孟家邻。
在日贪为善,昨来闻更贫。相如有遗草,一为问家人。
卷256_13《积雪为小山》刘昚虚
飞雪伴春还,春庭晓自闲。虚心应任道,遇赏遂成山。
峰小形全秀,岩虚势莫攀。以幽能皎洁,谓近可回圈。
孤影临冰镜,寒光对玉颜。不随迟日尽,留顾岁华间。
卷256_14《赠乔琳(一作张谓诗)》刘昚虚
去年上策不见收,今年寄食仍淹留。羡君有酒能共醉,
羡君无钱能不忧。如今五侯不待客,羡君不问五侯宅。
如今七贵方自尊,羡君不过七贵门。丈夫会应有知己,
世上悠悠何足论。
卷256_15《茙葵花歌(一作岑参诗)》刘昚虚
昨日一花开,今日一花开;今日花正好,昨日花已老。
人生不得长少年,莫惜床头酤酒钱;请君有钱向酒家,
君不见茙葵花。
卷256_16《句》刘昚虚
归梦如春水,悠悠绕故乡。
驻马渡江处,望乡待归舟。

刘昚虚的古诗全集相关文章

  • 禀祖父母·先馈赠亲戚族人》原文翻译 - - 《曾国藩家书》理财篇 - - 孙国藩跪禀  祖父母大人万福金安,去年腊月十八,曾寄信到家,言寄家银一千两,以六百为家还债之用,以四百为馈赠亲族之用,其分赠数月,另载寄弟信中,以明不敢自专之义也,后接家人,知兑啸...
  • 为学者,必有初①。《小学》终,至“四书”②。》原文翻译 - - 《三字经》40节 - - [原文]为学者,必有初①。《小学》终,至“四书”②。  [注释]  ①学者:学习的人。 初:开始,开端。    ②《小学》:一本古代儿童教育课本,宋人朱熹、刘子澄所编,通过...
  • 卷四》原文翻译 - - 《搜神记》上卷 - - 风伯,雨师,星也。风伯者,箕星也。雨师者,毕星也。郑玄谓:司中、司命,文星第四,第五星也。雨师:一曰屏翳,一曰号屏,一曰玄冥。蜀郡张宽,字叔文,汉武帝时为侍中。从祀甘泉,至渭桥,有女子浴于...
  • 汪罔僬侥》原文翻译 - - 《郁离子》卷八 - - 汪罔之国人长,其胫骨过丈,捕兽以为食,兽伏则不能俯而取,恒饥焉。僬侥之国人短,其足三寸,捕蜩以为食,蜩飞则不能仰而取,亦恒饥焉。皆诉于帝蜗,帝娲曰:“吾之分大块以造女也,虽形有...
  • 汤总镇成功归故乡 余明经把酒问葬事》原文翻译 - - 《儒林外史》下卷 - - 话说汤镇台同两位公子商议,收拾回家。雷太守送了代席四两银子,叫汤衙庖人备了酒席,请汤镇台到自己衙署饯行。起程之日,阖城官员都来送行。从水路过常德,渡洞庭湖,由长江一路回仪征...
  • 尽心章句下·第三十六节》原文翻译 - - 《孟子》尽心章句 - - 曾皙嗜羊枣,而曾子不忍食羊枣。  公孙丑问曰:“脍炙与羊枣孰美?”孟子曰:“脍炙哉!”  公孙丑曰:“然则曾子何为食脍炙而不食羊枣?”曰:“...
  • 韩文公佚事》原文翻译 - - 《容斋随笔》200章 - - 韩文公自御史贬阳山,新旧二《唐史》,皆以为坐论宫市事。按公《赴江陵途中诗》,自叙此事甚详,云:“是年京师旱,田亩少所收。有司恤经费,未免烦诛求。传闻闾里间,赤子弃渠沟。我...
  • 苏小小、李秀兰、胡夫人的诗词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宋词》800章 - - 苏小小 减字木兰花 别离情绪。万里关山如底数。遣妾伤悲。未心郎家知不知。 自从君去。数尽残冬春又暮。音信全乖。等到花开不见来。 李秀兰 减字木兰花 自从君去。晓夜萦...
  • 程垓的诗词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宋词》200章 - - 程垓 满江红(忆别) 门掩垂杨,宝香度、翠帘重叠。春寒在,罗衣初试,素肌犹怯。薄霭笼花天欲暮,小风送角声初咽。但独褰、幽幌悄无言,伤初别。 衣上雨,眉间月。滴不尽,颦空切。羡栖梁归...
  • 毛幵的诗词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宋词》100章 - - 水调歌头(次韵陆务观陪太守方务德登多景楼) 襟带大江左,平望见三州。凿空遗迹,千古奇胜米公楼。太守中朝耆旧,别乘当今豪逸,人物眇应刘。此地一尊酒,歌吹拥貔貅。 楚山晓,淮月夜,海门...
  • 桓公·桓公三年》原文翻译 - - 《左传》50章 - - 【经】三年春正月,公会齐侯于嬴。夏,齐侯、卫侯胥命于蒲。六月,公会杞侯于郕。秋七月壬辰朔,日有食之,既。公子翬如齐逆女。九月,齐侯送姜氏于欢。公会齐侯于欢。夫人姜氏至自齐。...
  • 列传第一百七十九·忠义三》原文翻译 - - 《明史》300章 - - 潘宗颜,字士瓒,保安卫人。善诗赋,晓天文、兵法。举万历四十一年进士,历户部郎中。数上书当路言辽事,当路不能用。以宗颜知兵,命督饷辽东。旋擢开原兵备佥事。四十六年,马林将出师,宗...
  • 卷一百九十五·列传第八十三》原文翻译 - - 《明史》200章 - - 王守仁,字伯安,余姚人。父华,字德辉,成化十七年进士第一。授修撰。弘治中,累官学士、少詹事。华有器度,在讲幄最久,孝宗甚眷之。李广贵幸,华讲《大学衍义》,至唐李辅国与张后表里用事...
  • 志第二十四·礼二》原文翻译 - - 《明史》50章 - - 郊祀 郊祀配位 郊祀仪注 祈谷 大雩 大飨 令节拜天   郊祀之制   洪武元年,中书省臣李善长等奉敕撰进《郊祀议》,略言:   王者事天明,事地察,故冬至报天,夏至报地,所以...
  • 列传第七十 元王黎杨严窦》原文翻译 - - 《新唐书》150章 - - 元载,字公辅,凤翔岐山人。父昇,本景氏。曹王明妃元氏赐田在扶风,昇主其租入,有劳,请于妃,冒为元氏。载少孤,既长,嗜学,工属文。天宝初,下诏举明庄、老、列、文四子学者,载策入高第,补新平...
  • 张冲传》原文翻译 - - 《南齐书》100章 - -   张冲字思约,吴郡吴人。父亲张柬,曾任通直郎。张冲过继给伯父侍中张景胤,景胤小名查,父亲张邵,小名梨。宋文帝开玩笑地对景胤说:“查怎及得上梨。”景胤回答:“...
  • 吕光传》原文翻译 - - 《晋书》150章 - - 吕光,字世明,略陽氐族人。他的先祖吕文和,是汉文帝初年为避难而从沛郡迁徙来的,世代为大族。父亲吕婆楼,辅佐苻坚,官至太尉。吕光生在枋头,因当夜出现神光的异兆,所以以光为名。吕光...
  • 标本病传论篇》原文翻译 - - 《黄帝内经》素问篇 - - 标本病传论篇第六十五 黄帝问曰:病有标本,刺有逆从奈何? 岐伯对曰:凡刺之方,必别阴阳,前后相应,逆从得施,标本相移,故曰有其在标而求之于标,有其在本而求之于本,有其在本而求之于标,有...
  • 灵兰秘典论篇》原文翻译 - - 《黄帝内经》素问篇 - - 灵兰秘典论篇第八 黄帝问曰:愿闻十二脏之相使,贵贱何如? 岐伯对曰:悉乎哉问也。请遂言之!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 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 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 胆者中正之...
  • 伍乔的诗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唐诗》800章 - - 卷七百四十四 卷744_1 《僻居谢何明府见访》伍乔 公退琴堂动逸怀,闲披烟霭访微才。 马嘶穷巷蛙声息, 辙到衡门草色开。 风引柳花当坐起,日将林影入庭来。 满斋尘土一床藓,多谢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