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籍 > 全唐诗 > 200章 > 孟彦深、刘湾、孙昌胤的古诗全集

全唐诗

《全唐诗》200章孟彦深、刘湾、孙昌胤的古诗全集

《全唐诗》是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彭定求、沈三曾、杨中讷、汪士鋐、汪绎、俞梅、徐树本、车鼎晋、潘从律、查嗣瑮10人奉敕编校,“得诗四万八千九百余首,凡二千二百余人”,共计900卷,目录12卷。 曹寅奉旨刊刻《全唐诗》,康熙四十四年(1705)三月始编,次年十月,全书即编成奏上。全书架构在明代胡震亨《唐音统签》和清代季振宜《唐诗》的基础上,旁采残碑、断碣、稗史、杂书,拾遗补缺,巨细靡遗。全书以〈帝王〉、〈后妃〉作品列首,〈乐章〉、〈乐府〉次之,又以年代为限﹐列出唐代诗人,附以作者小传。

《全唐诗》章节目录: 《100章》 《200章》 《300章》 《400章》 《500章》 《600章》 《700章》 《800章》 《900章

孟彦深、刘湾、孙昌胤的古诗全集

书籍:全唐诗章节:200章更新时间:2017-02-25
卷一百九十六
卷196_1《元次山居武昌之樊山,新春大雪,以诗问之》孟彦深
江山十日雪,雪深江雾浓。起来望樊山,但见群玉峰。
林莺却不语,野兽翻有踪。山中应大寒,短褐何以完。
皓气凝书帐,清著钓鱼竿。怀君欲进谒,溪滑渡舟难。
卷196_2《出塞曲(一作刘济诗)》刘湾
将军在重围,音信绝不通。羽书如流星,飞入甘泉宫。
倚是并州儿,少年心胆雄。一朝随召募,百战争王公。
去年桑干北,今年桑干东。死是征人死,功是将军功。
汗马牧秋月,疲卒卧霜风。仍闻左贤王,更将围云中。
卷196_3《云南曲》刘湾
百蛮乱南方,群盗如猬起。骚然疲中原,征战从此始。
白门太和城,来往一万里。去者无全生,十人九人死。
岱马卧阳山,燕兵哭泸水。妻行求死夫,父行求死子。
苍天满愁云,白骨积空垒。哀哀云南行,十万同已矣。
卷196_4《李陵别苏武》刘湾
汉武爱边功,李陵提步卒。转战单于庭,身随汉军没。
李陵不爱死,心存归汉阙。誓欲还国恩,不为匈奴屈。
身辱家已无,长居虎狼窟。胡天无春风,虏地多积雪。
穷阴愁杀人,况与苏武别。发声天地哀,执手肺肠绝。
白日为我愁,阴云为我结。生为汉宫臣,死为胡地骨。
万里长相思,终身望南月。
卷196_5《虹县严孝子墓》刘湾
至性教不及,因心天所资。礼闻三年丧,尔独终身期。
下由骨肉恩,上报父母慈。礼闻哭有卒,汝独哀无时。
前有松柏林,荆蓁结朦胧。墓门白日闭,泣血黄泉中。
草服蔽枯骨,垢容戴飞蓬。举声哭苍天,万木皆悲风。
卷196_6《对雨愁闷,寄钱大郎中》刘湾
积雨细纷纷,饥寒命不分。揽衣愁见肘,窥镜觅从文。
九陌成泥海,千山尽湿云。龙钟驱款段,到处倍思君。
卷196_7《即席赋露中菊》刘湾
众芳春竞发,寒菊露偏滋。受气何曾异,开花独自迟。
晚成犹有分,欲采未过时。勿弃东篱下,看随秋草衰。
卷196_8《遇旅鹤》孙昌胤
灵鹤产绝境,昂昂无与俦。群飞沧海曙,一叫云山秋。
野性方自得,人寰何所求。时因戏祥风,偶尔来中州。
中州帝王宅,园沼深且幽。希君惠稻粱,欲并离丹丘。
不然奋飞去,将适汗漫游。肯作池上鹜,年年空沉浮。
卷196_9《清明》孙昌胤
清明暮春里,怅望北山陲。燧火开新焰,桐花发故枝。
沉冥惭岁物,欢宴阻朋知。不及林间鸟,迁乔并羽仪。
卷196_10《和司空曙、刘昚虚九日送人》孙昌胤
京邑叹离群,江楼喜遇君。开筵当九日,泛菊外浮云。
朗咏山川霁,酣歌物色新。君看酒中意,未肯丧斯文。
卷196_11《越裳献白翟(一作丁仙芝诗)》孙昌胤
圣哲符休运,伊皋列上台。覃恩丹徼远,入贡素翚来。
北阙欣初见,南枝顾未回。敛容残雪净,矫翼片云开。
驯扰将无惧,翻飞幸莫猜。甘从上苑里,饮啄自裴回。
卷196_12《绵州越王楼即事》乔琳
三蜀澄清郡政闲,登楼携酌日跻攀。顿觉胸怀无俗事,
回看掌握是人寰。滩声曲折涪州水,云影低衔富乐山。
行雁南飞似乡信,忽然西笑向秦关。
卷196_13《牡丹》柳浑
近来无奈牡丹何,数十千钱买一颗。
今朝始得分明见,也共戎葵不校多。

孟彦深、刘湾、孙昌胤的古诗全集相关文章

  • 揭姓氏起源》原文翻译 - - 《百家姓》250章 - - 揭姓起源①《万姓统谱》“揭”姓条:“《千家姓》说:古代家族在豫章郡”。②《揭阳文史》总第12集《南康地名与北门关帝庙灯橱》文中记载:“关帝庙灯...
  • 致诸弟·迎养父母叔父》原文翻译 - - 《曾国藩家书》治家篇 - - 澄侯温甫子植季洪四位老弟足下:  正月初六日接到家信三函,一系十一月初三所发,有父亲手谕,温弟代书者。  一系十一月十八所发,有父亲手谕,植弟代书者。一系十二月初三澄侯弟在...
  • 农家烈妇》原文翻译 - - 《阅微草堂笔记》卷二滦阳消夏录(二) - - 青县农家少妇,性轻佻,随其夫操作,形影不离。互相对嬉笑,不避忌人,或夏夜并宿瓜圃中。皆薄其冶荡,然对他人,则面如寒铁。或私挑之,必峻拒。后遇劫盗,身受七刃,犹诟詈,卒不污而死。又皆惊...
  • 精灵论诗》原文翻译 - - 《阅微草堂笔记》卷一滦阳消夏录(一) - - 平定王孝廉执信,尝随文宦榆林,夜宿野寺经阁下,闻阁上有人絮语,似是论诗,窃讶此间少文士,那得有此?因谛听之,终不甚了了,后语声渐出阁廊下,乃稍分明。其一曰:唐彦谦诗格不高,然禾麻地废生...
  • 第三十二回 晏蛾儿逾墙殉节》原文翻译 - - 《东周列国志》上卷 - - 群公子大闹朝堂话说齐桓公背了管仲遗言,复用竖刁、雍巫、开方三人,鲍叔牙谏诤不从,发病而死,三人益无忌惮,欺桓公老耄无能,遂专权用事。顺三人者,不贵亦富,逆三人者,不死亦逐。这话且...
  • 匡超人幸得良朋 潘自业横遭祸事》原文翻译 - - 《儒林外史》上卷 - - 话说匡超人睡在楼上,听见有客来拜,慌忙穿衣起来下楼,见一个人坐在楼下,头戴吏巾,身穿元缎直裰,脚下虾蟆头厚底皂靴,黄胡子,高颧骨,黄黑面皮,一双直眼。那人见匡超人下来,便问道:“...
  • 二冬》原文翻译 - - 《笠翁对韵》上卷 - - 晨对午,夏对冬。下晌对高舂。青春对白昼,古柏对苍松。垂钓客,荷锄翁。仙鹤对神龙。凤冠珠闪烁,螭带玉玲珑。三元及第才千顷,一品当朝禄万钟。花萼楼前,仙李盘根调国脉;沉香亭畔,娇杨...
  • 伍秋月》原文翻译 - - 《聊斋志异》200篇 - - 秦邮王鼎字仙湖,为人慷慨有力,广交游。年十八,未娶,妻殒。每远游,恒经岁不返。兄鼐,江北名士,友于甚笃。劝弟勿游,将为择偶。生不听,命舟抵镇江访友,友他出,因税居于逆旅阁上。江水澄波...
  • 中谷有蓷》原文翻译 - - 《诗经》风 - - 中谷有蓷,其干矣。有女仳离,慨其矣。慨其矣,遇人之艰难矣。中谷有蓷,其修矣。有女仳离,条其歗矣。条其歗矣,遇人之不淑矣。中谷有蓷,其湿矣。有女仳离,啜其泣矣。啜其泣矣,何嗟及矣。...
  • 害战》原文翻译 - - 《百战奇略》第五卷 - - 【原文】凡与敌各守疆界,若敌人寇抄我境,以扰边民,可于要害处设伏兵,或筑障塞以邀之,敌必不敢轻来。法曰:“能使敌人不得至者,害之也。”①唐时,朔方军总管沙吁忠义②为突...
  • 黄廷璹的诗词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宋词》700章 - - 黄廷璹 解连环 乍寒帘幕。愁灯花正结,又还轻落。弄瘦影、瓶里梅梢,为谁缀陇头,向来新萼。万古千今。算惟有、别情难托。把潘郎鬓绿,尽付雁声,几度寥寞。扁辰暮江旧泊。记携觞就折...
  • 本纪第十三·世祖十》原文翻译 - - 《元史》50章 - - 二十一年春正月乙卯,帝御大明殿,右丞相和礼霍孙率百官奉玉册玉宝,上尊号曰宪天述道仁文义武大光孝皇帝,诸王百官朝贺如朔旦仪,赦天下。丁巳,敕:“自今凡奏事者,必先语同列以所...
  • 志第三十一·食货五》原文翻译 - - 《金史》50章 - - ◎食货五   ○榷场   与敌国互市之所也。皆设场官,严厉禁,广屋宇以通二国之货,岁之所获亦大有助于经用焉。熙宗皇统二年五月,许宋人之请,遂各置于两界。九月,命寿州、邓州...
  • 刘白皋传》原文翻译 - - 《旧五代史》150章 - - 刘白皋,字克明,后晋丞相谯国公刘日句的弟弟。刘白皋小时离开家乡,后唐天..年间,被梁将刘寻阝的军士抓获。谢彦章看见他,就知道他是读书人,以礼节接待他,对刘白皋的同乡人刘去非说:&l...
  • 元褒传》原文翻译 - - 《隋书》50章 - - 元褒字孝整,熟习 弓马,年少即有成人 的度量。 十岁而成为孤儿,为各位兄长所抚养。 他性情友悌,殷勤地侍奉各位兄长。 兄长们商议,想让他分居,他哭泣劝谏,不成。 元家一向富...
  • 封隆之传》原文翻译 - - 《北齐书》50章 - - 封隆之,字祖裔,小名皮,渤海..地人氏。父回,魏朝的司空。隆之生性宽厚,有度量。二十岁,为州郡主簿,以奉朝请起家,领掌直后。汝南王悦开府,延请隆之为中兵参军。 早些年,即延昌中,道人...
  • 程灵洗传》原文翻译 - - 《陈书》50章 - - 程灵洗字玄涤,新安海宁人。年轻时以勇力闻名,一日可步行二百多里,善长骑马、游泳。梁朝末年,海宁县、黟县、歙县等和鄱陽郡、宣城郡境内盗贼盛行,县附近深受其害。程灵洗一向被乡...
  • 范云传》原文翻译 - - 《梁书》50章 - - 范云字彦龙,是南乡舞陰人,晋朝平北将军范汪的第六代孙。六岁时,在路上遇见豫州刺史殷琰,殷琰认为他人才出众,邀请他来作客。范云在问答应对时很有风度文采,旁若无人。殷琰让他作诗...
  • 张仪为秦连横说韩王》原文翻译 - - 《战国策》25至33卷 - - 《战国策》卷二十六 韩策一(张仪为秦连横说韩王) 【提要】张仪在作着与苏秦相反的工作,泯灭诸侯的信心和意志、瓦解诸侯的斗志和独立精神,用武力威逼和利益诱惑使原来合纵的...
  • 经脉》原文翻译 - - 《黄帝内经》灵枢篇 - - 经脉第十 雷公问于黄帝曰:「禁脉」之言,凡刺之理,经脉为始,营其所行,制其度量,内次五藏,外别六府,愿尽闻其道。 黄帝曰: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骨为干,脉为营,筋为刚,肉为墙,皮肤坚而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