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籍 > 全唐诗 > 200章 > 张谓的古诗全集

全唐诗

《全唐诗》200章张谓的古诗全集

《全唐诗》是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彭定求、沈三曾、杨中讷、汪士鋐、汪绎、俞梅、徐树本、车鼎晋、潘从律、查嗣瑮10人奉敕编校,“得诗四万八千九百余首,凡二千二百余人”,共计900卷,目录12卷。 曹寅奉旨刊刻《全唐诗》,康熙四十四年(1705)三月始编,次年十月,全书即编成奏上。全书架构在明代胡震亨《唐音统签》和清代季振宜《唐诗》的基础上,旁采残碑、断碣、稗史、杂书,拾遗补缺,巨细靡遗。全书以〈帝王〉、〈后妃〉作品列首,〈乐章〉、〈乐府〉次之,又以年代为限﹐列出唐代诗人,附以作者小传。

《全唐诗》章节目录: 《100章》 《200章》 《300章》 《400章》 《500章》 《600章》 《700章》 《800章》 《900章

张谓的古诗全集

书籍:全唐诗章节:200章更新时间:2017-02-25
卷一百九十七
卷197_1《读后汉逸人传二首》张谓
子陵没已久,读史思其贤。谁谓颍阳人,千秋如比肩。
尝闻汉皇帝,曾是旷周旋。名位苟无心,对君犹可眠。
东过富春渚,乐此佳山川。夜卧松下月,朝看江上烟。
钓时如有待,钓罢应忘筌。生事在林壑,悠悠经暮年。
于今七里濑,遗迹尚依然。高台竟寂寞,流水空潺湲。
庞公南郡人,家在襄阳里。何处偏来往,襄阳东陂是。
誓将业田种,终得保妻子。何言二千石,乃欲劝吾仕。
鹳鹊巢茂林,鼋鼍穴深水。万物从所欲,吾心亦如此。
不见鹿门山,朝朝白云起。采药复采樵,优游终暮齿。
卷197_2《同孙构免官后登蓟楼》张谓
昔在五陵时,年少心亦壮。尝矜有奇骨,必是封侯相。
东走到营州,投身似边将。一朝去乡国,十载履亭障。
部曲皆武夫,功成不相让。犹希虏尘动,更取林胡帐。
去年大将军,忽负乐生谤。北别伤士卒,南迁死炎瘴。
濩落悲无成,行登蓟丘上。长安三千里,日夕西南望。
寒沙榆塞没,秋水滦河涨。策马从此辞,云山保闲放。
卷197_3《代北州老翁答》张谓
负薪老翁往北州,北望乡关生客愁。自言老翁有三子,
两人已向黄沙死。如今小儿新长成,明年闻道又征兵。
定知此别必零落,不及相随同死生。尽将田宅借邻伍,
且复伶俜去乡土。在生本求多子孙,及有谁知更辛苦。
近传天子尊武臣,强兵直欲静胡尘。安边自合有长策,
何必流离中国人。
卷197_4《湖上对酒行》张谓
夜坐不厌湖上月,昼行不厌湖上山。眼前一尊又长满,
心中万事如等闲。主人有黍百余石,浊醪数斗应不惜。
即今相对不尽欢,别后相思复何益。茱萸湾头归路赊,
愿君且宿黄公家。风光若此人不醉,参差辜负东园花。
卷197_5《赠乔琳(一作刘昚虚诗)》张谓
去年上策不见收,今年寄食仍淹留。羡君有酒能便醉,
羡君无钱能不忧。如今五侯不爱客,羡君不问五侯宅。
如今七贵方自尊,羡君不过七贵门。丈夫会应有知己,
世上悠悠何足论。
卷197_6《邵陵作》张谓
尝闻虞帝苦忧人,只为苍生不为身。已道一朝辞北阙,
何须五月更南巡。昔时文武皆销铄,今日精灵常寂寞。
斑竹年来笋自生,白苹春尽花空落。遥望零陵见旧丘,
苍梧云起至今愁。惟余帝子千行泪,添作潇湘万里流。
卷197_7《寄李侍御》张谓
柱下闻周史,书中慰越吟。近看三岁字,遥见百年心。
价以吹嘘长,恩从顾盼深。不栽桃李树,何日得成阴。
卷197_8《寄崔沣州》张谓
共襆台郎被,俱褰郡守帷。罚金殊往日,鸣玉幸同时。
五马来何晚,双鱼赠已迟。江头望乡月,无夜不相思。
卷197_9《送裴侍御归上都》张谓
楚地劳行役,秦城罢鼓鼙。舟移洞庭岸,路出武陵溪。
江月随人影,山花趁马蹄。离魂将别梦,先已到关西。
卷197_10《送青龙一公》张谓
事佛轻金印,勤王度玉关。不知从树下,还肯到人间。
楚水青莲净,吴门白日闲。圣朝须助理,绝莫爱东山。
卷197_11《送韦侍御赴上都》张谓
天朝辟书下,风宪取才难。更谒麒麟殿,重簪獬豸冠。
月明湘水夜,霜重桂林寒。别后头堪白,时时镜里看。
卷197_12《饯田尚书还兖州》张谓
忠义三朝许,威名四海闻。更乘归鲁诏,犹忆破胡勋。
别路逢霜雨,行营对雪云。明朝郭门外,长揖大将军。
卷197_13《送杜侍御赴上都》张谓
避马台中贵,登车岭外遥。还因贡赋礼,来谒大明朝。
地入商山路,乡连渭水桥。承恩返南越,尊酒重相邀。
卷197_14《道林寺送莫侍御(一作麓州精舍送莫侍御归宁)》张谓
何处堪留客,香林隔翠微。薜萝通驿骑,山竹挂朝衣。
霜引台乌集,风惊塔雁飞。饮茶胜饮酒,聊以送将归。
卷197_15《别睢阳故人》张谓
少小客游梁,依然似故乡。城池经战阵,人物恨存亡。
夏雨桑条绿,秋风麦穗黄。有书无寄处,相送一沾裳。
卷197_16《郡南亭子宴(一作春宴)》张谓
亭子春城外,朱门向绿林。柳枝经雨重,松色带烟深。
漉酒迎山客,穿池集水禽。白云常在眼,聊足慰人心。
卷197_17《早春陪崔中丞浣花溪宴得暄字》张谓
旌节临溪口,寒郊斗觉暄。红亭移酒席,画鹢逗江村。
云带歌声扬,风飘舞袖翻。花间催秉烛,川上欲黄昏。
卷197_18《宴郑伯玙宅》张谓
正月风光好,逢君上客稀。晓风催鸟啭,春雪带花飞。
堂上吹金管,庭前试舞衣。俸钱供酒债,行子未须归。
卷197_19《夜同宴,用人字》张谓
北斗回新岁,东园值早春。竹风能醒酒,花月解留人。
邑宰陶元亮,山家郑子真。平生颇同道,相见日相亲。
卷197_20《过从弟制疑官舍竹斋》张谓
羡尔方为吏,衡门独晏如。野猿偷纸笔,山鸟污图书。
竹里藏公事,花间隐使车。不妨垂钓坐,时脍小江鱼。
卷197_21《扬州雨中张十七宅观妓(一作刘长卿诗)》张谓
夜色带寒烟,灯花拂更然。残妆添石黛,艳舞落金钿。
掩笑须欹扇,迎歌乍动弦。不知巫峡雨,何事海西边。
卷197_22《登金陵临江驿楼》张谓
古戍依重险,高楼见五梁。山根盘驿道,河水浸城墙。
庭树巢鹦鹉,园花隐麝香。忽然江浦上,忆作捕鱼郎。
卷197_23《同王征君湘中有怀(一作严维诗)》张谓
八月洞庭秋,潇湘水北流。还家万里梦,为客五更愁。
不用开书帙,偏宜上酒楼。故人京洛满,何日复同游。
卷197_24《官舍早梅》张谓
阶下双梅树,春来画不成。晚时花未落,阴处叶难生。
摘子防人到,攀枝畏鸟惊。风光先占得,桃李莫相轻。
卷197_25《玉清公主挽歌(代宗之女)》张谓
学凤年犹小,乘龙日尚赊。初封千户邑,忽驾五云车。
地接金人岸,山通玉女家。秋风何太早,吹落禁园花。
卷197_26《别韦郎中》张谓
星轺计日赴岷峨,云树连天阻笑歌。南入洞庭随雁去,
西过巫峡听猿多。峥嵘洲上飞黄蝶,滟滪堆边起白波。
不醉郎中桑落酒,教人无奈别离何。
卷197_27《送皇甫龄宰交河》张谓
将军帐下来从客,小邑弹琴不易逢。楼上胡笳传别怨,
尊中腊酒为谁浓。行人醉出双门道,少妇愁看七里烽。
今日相如轻武骑,多应朝暮客临邛。
卷197_28《杜侍御送贡物戏赠》张谓
铜柱朱崖道路难,伏波横海旧登坛。越人自贡珊瑚树,
汉使何劳獬豸冠。疲马山中愁日晚,孤舟江上畏春寒。
由来此货称难得,多恐君王不忍看。
卷197_29《春园家宴》张谓
南园春色正相宜,大妇同行少妇随。竹里登楼人不见,
花间觅路鸟先知。樱桃解结垂檐子,杨柳能低入户枝。
山简醉来歌一曲,参差笑杀郢中儿。
卷197_30《西亭子言怀》张谓
数丛芳草在堂阴,几处闲花映竹林。攀树玄猿呼郡吏,
傍溪白鸟应家禽。青山看景知高下,流水闻声觉浅深。
官属不令拘礼数,时时缓步一相寻。
卷197_31《辰阳即事(一作刘长卿诗,题云感怀)》张谓
青枫落叶正堪悲,黄菊残花欲待谁。水近偏逢寒气早,
山深常见日光迟。愁中卜命看周易,病里招魂读楚词。
自恨不如湘浦雁,春来即是北归时。
卷197_32《送僧》张谓
童子学修道,诵经求出家。手持贝多叶,心念优昙花。
得度北州近,随缘东路赊。一身求清净,百毳纳袈裟。
钟岭更飞锡,炉峰期结跏。深心大海水,广愿恒河沙。
此去不堪别,彼行安可涯。殷勤结香火,来世上牛车。
卷197_33《同诸公游云公禅寺》张谓
共许寻鸡足,谁能惜马蹄。长空净云雨,斜日半虹霓。
檐下千峰转,窗前万木低。看花寻径远,听鸟入林迷。
地与喧闻隔,人将物我齐。不知樵客意,何事武陵溪。
卷197_34《哭护国上人》张谓
昔喜三身净,今悲万劫长。不应归北斗,应是向西方。
舍利众生得,袈裟弟子将。鼠行残药碗,虫网旧绳床。
别起千花塔,空留一草堂。支公何处在,神理竟茫茫。
卷197_35《送卢举使河源》张谓
故人行役向边州,匹马今朝不少留。
长路关山何日尽,满堂丝竹为君愁。
卷197_36《题长安壁主人》张谓
世人结交须黄金,黄金不多交不深。
纵令然诺暂相许,终是悠悠行路心。
卷197_37《长沙失火后戏题莲花寺》张谓
金园宝刹半长沙,烧劫旁延一万家。
楼殿纵随烟焰去,火中何处出莲花。
卷197_38《早梅》张谓
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林村傍溪桥。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春雪未销。
卷197_39《赠赵使君美人》张谓
红粉青蛾映楚云,桃花马上石榴裙。
罗敷独向东方去,漫学他家作使君。
卷197_40《句》张谓
稽山贺老粗知名,吴郡张颠曾不易。
奔蛇走虺势入坐,骤雨旋风声满堂。(《赠怀素》。
见《颜真卿集》)

张谓的古诗全集相关文章

  • 慧女复仇》原文翻译 - - 《阅微草堂笔记》卷一滦阳消夏录(一) - - 又去余家三四十里,有凌虐其仆夫妇死而纳其女者。女故慧黠,经营其饮食服用,事事当意。又凡可博其欢者,冶荡狎昵,无所不至。皆窃议其忘仇。蛊惑既深,惟其言是听。女始则导之奢华,破其...
  • 乐府》原文翻译 - - 《文心雕龙》上部 - - 乐府者,声依永,律和声也。钧天九奏,既其上帝;葛天八阕,爰及皇时。自《咸》、《英》以降,亦无得而论矣。至于涂山歌于候人,始为南音;有娀谣乎飞燕,始为北声;夏甲叹于东阳,东音以发;殷整思...
  • 李象先》原文翻译 - - 《聊斋志异》500篇 - - 李象先,寿光之闻人也。前世为某寺执炊僧,无疾而化。魂出栖坊上,下见市上行人,皆有火光出颠上,盖体中阳气也。夜既昏,念坊上不可久居,但诸舍暗黑,不知所之。唯一家灯火犹明,飘赴之。及...
  • 武孝廉》原文翻译 - - 《聊斋志异》200篇 - - 武孝廉石某,囊资赴都,将求铨叙。至德州,暴病,唾血不起,长卧舟中。仆篡金亡去,石大恚,病益加,资粮断绝,榜人谋委弃之。会有女子乘船,夜来临泊,闻之,自愿以舟载石。榜人悦,扶石登女舟。石视...
  • 军争篇》原文翻译 - - 《孙子兵法》原文及注释 - - 孙子曰:凡用兵之法,将受命于君,合军聚众,交和而舍,莫难于军争。军争之难者,以迂为直,以患为利。   故迂其途,而诱之以利,后人发,先人至,此知迂直之计者也。军争为利,军争为危。举军而...
  • 尽心章句上·第四十三节》原文翻译 - - 《孟子》尽心章句 - - 公都子曰:“滕更之在门也,若在所礼。而不答,何也?”孟子曰:“挟贵而问,挟贤而问,挟长而问,挟有勋劳而问,挟故而问,皆所不答也。滕更有二焉。”...
  • 干旄》原文翻译 - - 《诗经》风 - - 孑孑干旄,在浚之郊。素丝纰之,良马四之。彼姝者子,何以畀之?孑孑干旟,在浚之都。素丝组之,良马五之。彼姝者子,何以予之?孑孑干旌,在浚之城。素丝祝之,良马六之。彼姝者子,何以告之?...
  • 第三十五回 白玉钏亲尝莲叶羹 黄金莺巧结梅花络》原文翻译 - - 《红楼梦》前60回 - - 话说宝钗分明听见林黛玉刻薄他,因记挂着母亲哥哥,并不回头,一迳去了。这里林黛玉还自立于花阴之下,远远的却向怡红院内望着,只见李宫裁、迎春、探春、惜春并各项人等都向怡红院内...
  • 微旨》原文翻译 - - 《抱朴子》内篇 - - 抱朴子曰:“余闻归同契合者,则不言而信著;途殊别务者,虽忠告而见疑。夫寻常咫尺之近理,人间取舍之细事,沈浮过於金羽,皂白分於粉墨,而抱惑之士,犹多不辨焉,岂况说之以世道之外,示...
  • 汉二帝治盗》原文翻译 - - 《容斋随笔》250章 - - 汉武帝末年,盗贼滋起,大群至数千人,小群以百数。上使使者衣绣衣,持节虎符,发兵以兴击,斩首大部或至万余级,于是作“沈命法”,曰:“群盗起不发觉,觉而弗捕满品者,二千石...
  • 晋纪二十七 烈宗孝武皇帝上之下太元八年(癸未、383)》原文翻译 - - 《资治通鉴》150章 - - 晋纪二十七晋孝武帝太元八年(癸未,公元383年)   [1]春,正月,秦吕光发长安,以鄯善王休密驮、车师前部王弥为向导。   [1]春季,正月,前秦吕光发兵长安,以鄯善王休密驮、车师前...
  • 汉纪四十五 孝质皇帝本初元年(丙戌、146)》原文翻译 - - 《资治通鉴》100章 - - 汉纪四十五汉质帝本初元年(丙戌,公元146年)   [1]夏,四月,庚辰,令郡、国举明经诣太学,自大将军以下皆遣子受业;岁满课试,拜官有差。又千石、六百石、四府掾属、三署郎、四姓小侯...
  • 列传第一百八十一·忠义五》原文翻译 - - 《明史》300章 - - 武大烈,临潼人。举天启七年乡试。崇祯中,授永宁知县。奸人倚万安郡王恣不法,大烈痛惩之。十三年十二月,李自成自南阳陷宜阳,知县唐启泰被害,遂攻永宁。大烈与乡官四川巡抚张论协力...
  • 史圭传》原文翻译 - - 《旧五代史》150章 - - 史圭,是常山人。他的祖先与王武俊是从塞外入关的,家住石邑。曾祖史曾,历任镇陽牙校。父亲史钧,代理安平、九门县令。史圭爱好学习 ,工于诗词,精于为官之道。唐光化年间,历任阜城、...
  • 列传第一百 窦刘二张杨熊柏》原文翻译 - - 《新唐书》200章 - - 窦群,字丹列,京兆金城人。父叔向,以诗自名,代宗时,位左拾遗。群兄弟皆擢进士第,独群以处士客隐毘陵。母卒,啮一指置棺中,庐墓次,终丧。从卢庇传啖助《春秋》学,著书数十篇。苏州刺史韦...
  • 列传第一百三十一》原文翻译 - - 《旧唐书》200章 - - 史宪诚,其先出于奚虏,今为灵武建康人。祖道德,开府仪同三司、试太常卿、上柱国、怀泽郡王。父周洛,为魏博军校,事田季安,至兵马大使、银青光禄大夫、检校太子宾客、兼御史中丞、柱...
  • 齐欲伐魏淳于髡谓齐王》原文翻译 - - 《战国策》9至16卷 - - 《战国策》卷十 齐策三(齐欲伐魏淳于髡谓齐王) 【提要】坐收渔翁之利者,是最为聪明不过的。我们与他人相争,一定要警惕两败俱伤、渔翁得利。 【原文】齐欲伐魏。淳于髡谓齐王...
  • 李世民的古诗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唐诗》100章 - - 全唐诗卷一 卷1_1 「帝京篇十首」李世民 秦川雄帝宅,函谷壮皇居。绮殿千寻起,离宫百雉馀。 连薨遥接汉,飞观迥凌虚。云日隐层阙,风烟出绮疏。 岩廊罢机务,崇文聊驻辇。玉匣启...
  • 刘寄奴草的功效与作用》原文翻译 - - 《本草纲目》草部 - - 刘寄奴草 释名 金寄奴、乌藤菜。 气味 苦、温、无毒。 主治 1、大小便血。用刘寄奴研末,茶调匀,空心服二钱即止。 2、打伤瘀血,伤及腹内,用刘寄奴、骨碎补、延胡索各一两,加...
  • 鲫鱼的功效与作用》原文翻译 - - 《本草纲目》鳞部 - - 鲫鱼 释名鲋鱼 气味(肉)甘、温、无毒。 主治 1、脾胃虚冷。用鲫鱼半斤切碎,放入煮开的豉汁中,加胡椒、莳萝、姜橘末,空腹吃下。此方名“鹘突羹。” 2、突患水肿。用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