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籍 > 黄帝内经 > 灵枢篇 > 逆顺

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灵枢篇逆顺

《黄帝内经》分《灵枢》、《素问》两部分,起源于轩辕黄帝,后又经医家、医学理论家联合增补发展创作,一般认为集结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在以黄帝、岐伯、雷公对话、问答的形式阐述病机病理的同时,主张不治已病,而治未病,同时主张养生、摄生、益寿、延年。是中国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是我国医学宝库中现存成书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是研究人的生理学、病理学、诊断学、治疗原则和药物学的医学巨著。在理论上建立了中医学上的“阴阳五行学说”、“脉象学说”“藏象学说”等。

《黄帝内经》章节目录: 《素问篇》 《灵枢篇

逆顺

书籍:黄帝内经章节:灵枢篇更新时间:2017-03-07
逆顺第五十五
黄帝问于伯高曰:余闻气有逆顺,脉有盛衰,刺有大约,可得闻乎?伯高曰:气之逆顺者,所以应天地阴阳四时五行也;脉之盛衰者,所以候血气之虚实有余不足;刺之大约者,必明知病之可刺,与其未可刺,与其已不可刺也。
黄帝曰:候之奈何?伯高曰:兵法曰无迎逢逢之气,无击堂堂之阵。刺法曰:无刺熇熇之热,无刺漉漉之汗,无刺浑浑之脉,无刺病与脉相逆者。
黄帝曰:候其可刺奈何?伯高曰:上工,刺其未生者也;其次,刺其未盛者也;其次,刺其已衰者也。下工,刺其方袭者也;与其形之盛者也;与其病之与脉相逆者也。故曰:方其盛也,勿敢毁伤,刺其已衰,事必大昌。故曰: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此之谓也。

逆顺相关文章

  • 仲姓氏起源》原文翻译 - - 《百家姓》300章 - - 姓氏:仲姓氏祖宗:黄帝姓氏起源:出自上古高辛氏,为黄帝的后裔。黄帝有曾孙,号高辛氏,有“八才子”,号称“八元”,与颛顼之子“八恺”齐名,高辛氏的&ldq...
  • 战骑》原文翻译 - - 《六韬》犬韬 - - 武王问太公曰:“战骑奈何?”  太公曰:“骑有十胜,九败。”  武王曰:“十胜奈何?”  太公曰:“敌人始至,行陈未定,前后不属,陷其前骑,击其左...
  • 禀父母·做事当不苟不懈》原文翻译 - - 《曾国藩家书》修身篇 - - 男国藩跪禀  父母亲大人万福金安。四月十四日,接奉父亲三月初九日手谕,并叔父大人贺喜手示,及四弟家书。敬悉祖父大人病体未好,且日加沉剧,父叔离诸兄弟服侍已逾三年,无昼夜之间...
  • 徐景熹》原文翻译 - - 《阅微草堂笔记》卷六滦阳消夏录(六) - - 徐公景熹官福建盐道时,署中箧笥,每火自内发,而扃钥如故。又一夕,窃剪其侍姬发,为祟殊甚。既而徐公罢归,未及行而卒。山鬼能知一岁事,故乘其将去,肆侮也。徐公盛时,销声匿迹。衰气一至...
  • 终制第二十》原文翻译 - - 《颜氏家训》下卷 - - 死者,人之常分,不可免也。吾年十九,值梁家丧乱,其间与白刃为伍者, 亦常数辈;幸承余福,得至于今。古人云:“五十不为夭。”吾已六十余,故心坦然,不以残年为念。先有风气之疾,...
  • 第四十一回 连谷城子玉自杀 践土坛晋侯主盟》原文翻译 - - 《东周列国志》上卷 - - 话说楚将斗越椒与小将军成大心,不去追赶祁瞒,竟杀入中军,越椒见大将旗迎风荡扬,一箭射将下来。晋军不见了帅旗,即时大乱,却得荀林父、先蔑两路接应兵到,荀林父接住斗越椒厮杀,先蔑便...
  • 兼收并蓄见仁心》原文翻译 - - 《论语别裁》里仁 - - 因此他说明达到仁的修养: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他说我没有...
  • 冒姓字小子求名 念亲戚老夫卧病》原文翻译 - - 《儒林外史》上卷 - - 话说牛浦郎在甘露庵里读书,老和尚问他姓名,他上前作了一个揖,说道:“老师父,我姓牛,舍下就在这前街上住。因当初在浦口外婆家长的,所以小名就叫做浦郎。不幸父母都去世了,只有...
  • 李八缸》原文翻译 - - 《聊斋志异》500篇 - - 太学李月生,升宇翁之次子也。翁最富,以缸贮金,里人称之“八缸”。翁寝疾,呼子分金:兄八之,弟二之。月生觖望。翁曰:“我非偏有爱憎,藏有窖镪,必待无多人时,方以畀汝,勿...
  • 金生色》原文翻译 - - 《聊斋志异》300篇 - - 金生色,晋宁人也。娶同村木姓女。生一子,方周岁。金忽病,自分必死,谓妻曰:“我死,子必嫁,勿守也!”妻闻之,甘词厚誓,期以必死。金摇手呼母曰:“我死,劳看阿保,勿令守也。&...
  • 国朝会要》原文翻译 - - 《容斋随笔》300章 - - 国朝会要,自元丰三百卷之后,至崇宁、政和间,复置局修纂。宣和初,王黼秉政,罢修书五十八所。时会要已进一百十卷,余四百卷亦成,但局中欲节次觊赏,故未及上。既有是命,局官以谓若朝廷许...
  • 襄公·襄公五年》原文翻译 - - 《左传》200章 - - 【经】五年春,公至自晋。夏,郑伯使公子发来聘。叔孙豹、鄫世子巫如晋。仲孙蔑、卫孙林父子会吴于善道。秋,大雩。楚杀其大夫公子壬夫。公会晋侯、宋公、陈侯、卫侯、郑伯、曹...
  • 列传第一百八十·忠义四》原文翻译 - - 《明史》300章 - - 张允登,汉州人。万历三十八年进士。历知咸宁、咸阳,有善政。其成进士,出汤宾尹之门,宾尹弗善也,而东林以宾尹故,恶之。举卓异,得刑部主事,累迁河西兵备副使。鄜、延岁饥,亟遭盗,允登拊...
  • 卷一百十四·列传第五十二》原文翻译 - - 《金史》150章 - - 白华,字文举,庾州人。贞祐三年进士。初为应奉翰林文字。正大元年,累迁为枢密院经历官。二年九月,武仙以真定来归,朝廷方经理河北,宋将彭义斌乘之,遂由山东取邢、洺、磁等州。华上奏...
  • 列传第六十六》原文翻译 - - 《旧唐书》150章 - - 越王係 承天皇帝倓 卫王佖 彭王仅 兖王僴 泾王侹 郓王荣 襄王僙 杞王倕 召王偲 恭懿太子佋 定王侗 淮陽王僖 昭靖太子邈 均王遐 睦王述 丹王逾 恩王连 韩王迥 简王遘 益王乃...
  • 长孙炽传》原文翻译 - - 《隋书》100章 - - 长孙炽,字仲光,上党 文宣王长孙稚的曾孙。 祖父长孙裕,西魏太常卿、冀州刺史。 父亲长孙兕,北周开府仪同三司、熊绛二州刺史、平原侯。 长孙炽生性敏慧,容貌漂亮,颇读群书,兼...
  • 安德王高延宗传》原文翻译 - - 《北齐书》50章 - - 安德王高延宗,文襄帝第五子。母亲陈氏,为广陽王姬。延宗年幼时为文宣帝收养,年十二,还骑在文宣的肚子上。有时,文宣甚至让他将尿撒在自己的肚脐中。抱着他说:“可怜只有这一...
  • 邓寇列传》原文翻译 - - 《后汉书》50章 - - (邓 禹、寇恂) ◆邓 禹传 邓 禹字仲华,南陽郡新野县人。十三岁时,就能朗诵诗篇,在长安从师学习 ,当时光武也游学京师,邓 禹虽年幼,但见到光武后就知道他不是一位普通人,就与他亲近...
  • 论疾诊尺》原文翻译 - - 《黄帝内经》灵枢篇 - - 论疾诊尺第七十四 黄帝问岐伯曰:余欲无视色持脉,独调其尺,以言其病,从外知内,为之奈何?岐伯曰:审其尺之缓急小大滑涩,肉之坚脆,而病形定矣。 视人之目窠上微痈,如新卧起状,其颈脉动,时咳...
  • 许浑古诗词名句大全》原文翻译 - - 《全唐诗》600章 - - 卷五百三十七 卷537_1 《泛五云溪》许浑 此溪何处路,遥问白髯翁。 佛庙千岩里,人家一岛中。 鱼倾荷叶露,蝉噪柳林风。 急濑鸣车轴,微波漾钓筒。 石苔萦棹绿,山果拂舟红。 更就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