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籍 > 聊斋志异 > 500篇 > 王桂庵

聊斋志异

《聊斋志异》500篇王桂庵

《聊斋志异》简称《聊斋》,俗名《鬼狐传》,是中国清朝著名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的意思是在书房里记录奇异的故事,“聊斋”是他的书斋名称,“志”是指记述的意思,“异”是指奇异的故事。全书共有短篇小说491篇。它们或者揭露封建统治的黑暗,或者抨击科举制度的腐朽,或者反抗封建礼教的束缚,具有丰富深刻的思想内容。描写爱情主题的作品,在《聊斋志异》全书中数量最多。

《聊斋志异》章节目录: 《100篇》 《200篇》 《300篇》 《400篇》 《500篇

王桂庵

书籍:聊斋志异章节:500篇更新时间:2018-07-02
王樨字桂庵,大名世家子。适南游。泊舟江岸。临舟有榜人女绣履其中,风姿韶绝。王窥既久,女若不觉。王朗吟“洛阳女儿对门居”,故使女闻。女似解其为己者,略举首一斜瞬之,俯首绣如故。王神志益驰,以金一锭投之,堕女襟上;女拾弃之,金落岸边。王拾归,益怪之,又以金钏掷之,堕足下;女操业不顾。无何榜人自他归,王恐其见钏研诘,心急甚;女从容以双钩覆蔽之。榜人解缆径去。
王心情丧惘,痴坐凝思。时王方丧偶,悔不即媒定之。乃询舟人,皆不识其何姓。返舟急追之,杳不知其所往。不得已返舟而南。务毕北旋,又沿江细访,并无音耗。抵家,寝食皆萦念之。逾年复南,买舟江际若家焉。日日细数行舟,往来者帆楫皆熟,而曩舟殊杳。居半年资罄而归。行思坐想,不能少置。一夜梦至江村,过数门,见一家柴扉南向,门内疏竹为篱,意是亭园,径入。有夜合一株,红丝满树。隐念:诗中“门前一树马缨花”,此其是矣。过数武,苇笆光洁。又入之,见北舍三楹,双扉阖焉。南有小舍,红蕉蔽窗。探身一窥,则椸架当门,椸画裙其上,知为女子闺闼,愕然却退;而内亦觉之,有奔出瞰客者,粉黛微呈,则舟中人也。喜出望外,曰:“亦有相逢之期乎!”方将狎就,女父适归,倏然惊觉,始知是梦。景物历历,如在目前。秘之,恐与人言,破此佳梦。
又年余再适镇江。郡南有徐太仆,与有世谊,招饮。信马而去,误入小村,道途景象,仿佛平生所历。一门内马缨一树,梦境宛然。骇极,投鞭而入。种种物色,与梦无别。再入,则房舍一如其数。梦既验,不复疑虑,直趋南舍,舟中人果在其中。遥见王,惊起,以扉自幛,叱问:“何处男子?”王逡巡间,犹疑是梦。女见步趋甚近,閛然扃户。王曰:“卿不忆掷钏者耶?”备述相思之苦,且言梦征。女隔窗审其家世,王具道之。女曰:“既属宦裔,中馈必有佳人,焉用妾?”王曰:“非以卿故,婚娶固已久矣!”女曰:“果如所云,足知君心。妾此情难告父母,然亦方命而绝数家。金钏犹在,料锺情者必有耗问耳。父母偶适外戚,行且至。君姑退,倩冰委禽,计无不遂;若望以非礼成耦,则用心左矣。”王仓卒欲出。女遥呼王郎曰:“妾芸娘,姓孟氏。父字江蓠。”王记而出。罢筵早返,谒江蓠。江迎入,设坐篱下。王自道家阀,即致来意,兼纳百金为聘。翁曰:“息女已字矣。”王曰:“讯之甚确,固待聘耳,何见绝之深?”翁曰:“适间所说,不敢为诳。”王神情俱失,拱别而返。当夜辗转,无人可媒。向欲以情告太仆,恐娶榜人女为先生笑;今情急无可为媒,质明诣太仆,实告之。太仆曰:“此翁与有瓜葛,是祖母嫡孙,何不早言?”王始吐隐情。太仆疑曰:“江蓠固贫,素不以操舟为业,得毋误乎?”乃遣子大郎诣孟,孟曰:“仆虽空匮,非卖婚者。曩公子以金自媒,谅仆必为利动,故不敢附为婚姻。既承先生命,必无错谬。但顽女颇恃娇爱,好门户辄便拗却,不得不与商榷,免他日怨婚也。”遂起,少入而返,拱手一如尊命,约期乃别。大郎复命,王乃盛备禽妆,纳采于孟,假馆太仆之家,亲迎成礼。
居三日,辞岳北归。夜宿舟中,问芸娘曰:“向于此处遇卿,固疑不类舟人子。当日泛舟何之?”答云:“妾叔家江北,偶借扁舟一省视耳。妾家仅可自给,然傥来物颇不贵视之。笑君双瞳如豆,屡以金资动人。初闻吟声,知为风雅士,又疑为儇薄子作荡妇挑之也。使父见金钏,君死无地矣。妾怜才心切否?”王笑曰:“卿固黠甚,然亦堕吾术矣!”女问:“何事?”王止而不言。又固诘之,乃曰:“家门日近,此亦不能终秘。实告卿:我家中固有妻在,吴尚书女也。”芸娘不信,王故壮其词以实之。芸娘色变,默移时,遽起,奔出;王履追之,则已投江中矣。王大呼,诸船惊闹,夜色昏蒙,惟有满江星点而已。王悼痛终夜,沿江而下,以重价觅其骸骨,亦无见者。
悒悒而归,忧痛交集。又恐翁来视女,无词可对。有姊丈官河南,遂命驾造之,年余始归。途中遇雨,休装民舍,见房廊清洁,有老妪弄儿厦间。儿见王入,即扑求抱,王怪之。又视儿秀婉可爱,揽置膝头,妪唤之不去。少顷雨霁,王举儿付妪,下堂趣装。儿啼曰:“阿爹去矣!”妪耻之,呵之不止,强抱而去。王坐待治任,忽有丽者自屏后抱儿出,则芸娘也。方诧异间,芸娘骂曰:“负心郎!遗此一块肉,焉置之?”王乃知为己子。酸来刺心,不暇问其往迹,先以前言之戏,矢日自白。芸娘始反怒为悲。相向涕零。先是,第主莫翁,六旬无子,携媪往朝南海。归途泊江际,芸娘随波下,适触翁舟。翁命从人拯出之,疗控终夜始渐苏。翁媪视之,是好女子,甚喜,以为己女,携归。居数月,欲为择婿,女不可。逾十月,生一子,名曰寄生。王避雨其家,寄生方周岁也。王于是解装,入拜翁媪,遂为岳婿。居数日,始举家归。至,则孟翁坐待已两月矣。翁初至,见仆辈情词恍惚,心颇疑怪;既见始共欢慰。历述所遭,乃知其枝梧者有由也。

王桂庵相关文章

  • 打草惊蛇》原文翻译 - - 《三十六计》攻战计 - - 原文疑以叩实,察而后动。复者,阴之媒也。注释①疑以叩实:叩,问,查究。意为发现了疑点就应 当考实查究清楚。②复者,阴之媒也:复者,反复去做,即反复去叩实而后动。阴,此指某些隐藏着的 ...
  • 致九弟·述奏议乃为臣之事》原文翻译 - - 《曾国藩家书》为政篇 - - 沅弟左右:  弟之谢恩折,尚可由安庆代作写代递,初膺开府重任,心中如有欲说之话,思自献于君父之前者,尽可随时陈奏,奏议是人臣最要之事,弟须加一番工夫。弟文笔不患不说明,但患不简洁...
  • 齐伐燕》原文翻译 - - 《郁离子》卷六 - - 齐伐燕,用田子之谋,通往来,禁侵掠,释其俘而吊其民,燕人皆争归之矣。燕王患之,苏厉曰:“齐王非能行仁义者,必有人教之也。臣知齐王急近功而多猜,不能安受教;其将士又皆贪,不能长受...
  • 浙东生》原文翻译 - - 《聊斋志异》500篇 - - 浙东生房某客于陕,教授生徒。尝以胆力自诩。一夜裸卧,忽有毛物从空堕下,击胸有声。觉大如犬,气咻咻然,四足挠动。大惧欲起,物以两足扑倒之,恐极而死。经一时许,觉有人以尖物穿鼻,大嚏...
  • 胡氏》原文翻译 - - 《聊斋志异》100篇 - - 直隶有巨家欲延师,忽一秀才踵门自荐,主人延之。词语开爽,遂相知悦。秀才自言胡氏,遂纳贽馆之。胡课业良勤,淹洽非下士等。然时出游,辄昏夜始归,扃闭俨然,不闻款叩而已在室中矣。遂相...
  • 告子章句上·第二节》原文翻译 - - 《孟子》告子章句 - - 告子曰:“性犹湍水也,决诸东方则东流,袂诸西方则西流。人性之无分于善不善也,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  孟子曰:“水信无分于东西。无分于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犹水...
  • 梁惠王章句下·第十二节》原文翻译 - - 《孟子》梁惠王章句 - - 邹与鲁哄。穆公问曰:“吾有司死者三十三人,而民莫之死也。诛之,则不可胜诛;不诛,则疾视其长上之死而不救,如之何则可也?”孟子对曰:“凶年饥岁,君之民老弱转乎沟壑,壮...
  • 谈羲仲、王罙高、江袤的诗词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宋词》600章 - - 谈羲仲 满庭芳 星宿呈祥,溪山钟秀,凛然生此真贤。冰清玉润,还称岁寒天。正是梅梢酝雪,探江南,春信先传。庭轩爽,涓涓皎月,今夜十分圆。 开筵。称寿处,歌尘飞动,舞袖蹁跹。愿公与椿松,...
  • 周弼、黄时龙、陈云的诗词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宋词》600章 - - 周弼 二郎神(西施浣沙碛) 浪花皱石,飐夜月、欲移还定。想白苎烘晴,黄蕉摊雨,人整斜巾照领。剪断鲛绡何人续,黯梦想、秋江风冷。空露渍藻铺,云根苔甃,指痕环影。重省。五湖万里,谁问烟...
  • 黄潜善传》原文翻译 - - 《宋史》500章 - - 黄潜善,字茂和,邵武人。考中进士,宣和初年,任左司郎。陕西、河东大地震,山陵峡谷都变了位置,徽宗命令黄潜善去察访灾情,于是他就去视察。黄潜善回京后,不报告实情,只说是地震而已。他...
  • 燕王德昭传》原文翻译 - - 《宋史》50章 - - 燕懿王德昭字日新,其母亲是贺皇后。乾德二年(964)出门合。按惯常做法,皇子一出门合就封为王。太祖认为德昭年幼,想让他渐渐进封王,授官德昭为贵州防御使。开宝六年(973),任德昭为...
  • 列传第八十四》原文翻译 - - 《北史》100章 - - 氐 吐谷浑 宕昌 邓至 白兰 党项 附国 稽胡 氐者,西夷之别种,号曰白马。三代之际,盖自有君长,而世一朝见,故《诗》称"自彼氐、羌,莫敢不来王"也。秦、汉以来,世居岐、陇以南,汉川以...
  • 卢思道传》原文翻译 - - 《隋书》100章 - - 卢思道字子行,范陽人。 祖父卢陽乌,是西魏的秘书监。 父亲卢道亮,隐居不愿做官。 卢思道聪明善辩,通达脱俗。 十六岁那年,有一次,碰上中山人刘松替别人写碑铭,刘松把文章给...
  • 毛修之传一》原文翻译 - - 《魏书》50章 - - 毛修之,字敬文,荥陽陽武人。父毛瑾,任司马德宗的梁、秦二州刺史。刘裕擒获姚泓之后,留子刘义真镇守长安,任毛修之为司马。等到赫连屈丐在青泥击败刘义真,毛修之被俘,便居住在统万。...
  • 陈宝应传》原文翻译 - - 《陈书》100章 - - 陈宝应,晋安候官地方的人。世代为闽中四姓贵族。父亲陈羽,有才干,是郡中的英雄豪杰。陈宝应性情反复无常,多变化与狡诈。梁代晋安多次反叛,连续杀死郡中守将,陈羽起初都蛊惑参与其...
  • 侯調传》原文翻译 - - 《陈书》50章 - - 侯調字伯玉,巴西充国人。父亲侯弘远,世代为西蜀首领豪杰。蜀的叛贼张文萼占据白崖山,有人马一万,梁朝益州刺史、鄱陽王萧范命令侯弘远讨伐他。侯弘远战死,侯調坚持请求替父亲报仇...
  • 孙盛传》原文翻译 - - 《晋书》100章 - - 孙盛,字安国,太原中都县人。祖父孙楚,做过冯翊太守。父孙恂,做过颍川太守。孙恂在任职期间,遇贼被害。孙盛十岁就因避乱而渡江 南来。年长后,博学多闻,善于分析名理。当时殷浩名噪...
  • 武帝纪》原文翻译 - - 《晋书》50章 - - 武皇帝名炎,字安世,是晋文帝的长子。为人宽惠仁厚,深沉有度量。魏嘉平年间(249~254),封为北平亭侯,历任给事中、奉车都尉、中垒将军,加散骑常侍,又迁为中护军、假节。到东武陽迎常道...
  • 五禁》原文翻译 - - 《黄帝内经》灵枢篇 - - 五禁第六十一 黄帝问于岐伯曰:余闻刺有五禁,何谓五禁?岐伯曰:禁其不可刺也。黄帝曰:余闻刺有五夺。岐伯曰:无泻其不可夺者也。黄帝曰:余闻刺有五过。岐伯曰:补泻无过其度。黄帝曰:余...
  • 五藏别论篇》原文翻译 - - 《黄帝内经》素问篇 - - 五藏别论篇第十一 黄帝问曰:余闻方士,或以脑髓为脏,或以肠胃为脏,或以为腑。敢问更相反,皆自谓是,不知其道,愿闻其说。 岐伯对曰:脑、髓、骨、脉、胆、女子胞此六者,地气之所生也。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