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籍 > 战国策 > 25至33卷 > 卫嗣君时胥靡逃之魏

战国策

《战国策》25至33卷卫嗣君时胥靡逃之魏

《战国策》(Intrigues of the Warring States),是一部国别体史书。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的纵横家的政治主张和策略,展示了战国时代的历史特点和社会风貌,是研究战国历史的重要典籍。作者并非一人,成书并非一时,书中文章作者大多不知是谁。西汉末刘向编定为三十三篇,书名亦为刘向所拟定。宋时已有缺失,由曾巩作了订补。有东汉高诱注,今残缺。宋鲍彪改变原书次序,作新注。吴师道作《校注》,近代人金正炜有《补释》,今人缪文远有《战国策新注》。

《战国策》章节目录: 《1至8卷》 《9至16卷》 《17至24卷》 《25至33卷

卫嗣君时胥靡逃之魏

书籍:战国策章节:25至33卷更新时间:2017-03-08
《战国策》卷三十二宋卫(卫嗣君时胥靡逃之魏)
【提要】这是古人尊重法治的名篇。卫君就是付再大的代价,也要使国家的法令得到彰现,使法治精神能够教化民众,使为政者树立信用。中国传统中尚且如此推崇法治,何况现今吸收西方法治精神的当代社会呢?
【原文】卫嗣君时,胥靡逃之魏,卫赎之百金,不与。乃请以左氏。群臣谏曰:“以百金之地,赎一胥靡,无乃不可乎?”君曰:“治无小,乱无大。教化喻于民,三百之城,足以为治;民无廉耻,虽有十左氏,将何以用之?”
【译文】卫嗣君执政的时候,有个罪犯胥靡逃到魏国,卫国想用百金把他赎回来审判,魏国不同意。于是卫君想用左氏城邑换回胥靡。大臣们都劝告说:“用这样价值不菲的土地,去换回一个小小的罪犯,恐怕不合适吧?”卫君说:“治,无所谓小国;乱,无所谓大国。用教化来引导百姓,即使是三百户人家的城邑也能治理好;如果百姓不讲廉耻礼仪,即使有十座左氏城池,那又有什么用呢?”
【评析】为政的遵守法治、赏罚有信,那么这个国家的道德状况、社会的社会风气就会凸现秩序和正义。就象商鞅立木行赏,终致秦国法令畅通、改革一日千里。为政者的言行和决策是一个国家秩序和信用的源泉,如果为政者有法不依、有令不行,就是一两件小事,也不仅会使为政者丧失信用,而且会把社会的风气带坏、民众道德水平下滑。

卫嗣君时胥靡逃之魏相关文章

  • 康姓氏起源》原文翻译 - - 《百家姓》100章 - - 姓氏:康姓氏祖宗:姬叔姓氏起源:出自姬姓。周武王灭商后,把同母幼弟姬叔封在康,故称康叔。武王死后,成王即位,因年幼,由周公摄政,三监(管理商朝旧臣封地的管叔、蔡叔和霍叔)不服,勾结武庚...
  • 致诸弟·必须立志猛进》原文翻译 - - 《曾国藩家书》劝学篇 - - 四位老弟足下,自七月发信后,未接诸弟信,乡间寄信,较省城寄信百倍之难,故余亦不望。然九弟前信,有意与刘霞仙同伴读书,此意甚佳,霞仙近来读朱子书,大有所见,不知其言话容止,规模气象如何...
  • 勿轻后学》原文翻译 - - 《论语别裁》子罕 - - 因此孔子又对学生们讲到对年轻人的观感:子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这句“后生可畏”是孔子的名言,切不要轻视后一代的年轻...
  • 解脱生死》原文翻译 - - 《论语别裁》子罕 - - 回头说到正题,孔子说“吾谁欺?欺天乎?”用土话来说,就是“你为什么替我摆这个臭架子?反而替我丢了人!”的意思。从这些地方,可以看出孔子的态度,子路对他恭敬,而...
  • 鸟语》原文翻译 - - 《聊斋志异》400篇 - - 中州境有道士,募食乡村。食已闻鹂鸣,因告主人使慎火。问故,答曰:“鸟云:‘大火难救,可怕!’”众笑之,竟不备。明日果火,延烧数家,始惊其神。好事者追及之,称为仙。...
  • 鹰虎神》原文翻译 - - 《聊斋志异》100篇 - - 郡城东岳庙在南郭。大门左右,神高丈余,俗名“鹰虎神”,狰狞可畏。庙中道士任姓,每鸡鸣辄起焚诵。有偷儿预匿廊间,伺道士起,潜入寝室,搜括财物。奈室无长物,惟于荐底得钱三...
  • 寓言》原文翻译 - - 《庄子》杂篇 - - 寓言十九,重言十七,卮言日出,和以天倪。寓言十九,藉外论之 。亲父不为其子媒。亲父誉之,不若非其父者也。非吾罪也,人之罪 也。与己同则应,不与己同则反。同于己为是之,异于己为非之...
  • 第四品 妙行无住分》原文翻译 - - 《金刚经》金刚经全文译文 - - “复次,须菩提!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须菩提!菩萨 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何以故?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须菩提!于意云何...
  • 游稚仙、李团湖、黄诚之的诗词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宋词》800章 - - 游稚仙 浣溪沙(贸人女晬) 晬日先联瑞日红。寿星明照寿筵中。庆门乐事正重重。 明日贾逵添戏彩,异时李汉看乘龙。鱼轩玉轴定荣封。 李团湖 沁园春 六桂传家,三槐植庭,箕裘大儒。...
  • 昭公·昭公五年》原文翻译 - - 《左传》200章 - - 【经】五年春王正月,舍中军。楚杀其大夫屈申。公如晋。夏,莒牟夷以牟娄及防、兹来奔。秋七月,公至自晋。戊辰,叔弓帅师败莒师于蚡泉。秦伯卒。冬,楚子、蔡侯、陈侯、许男、顿子...
  • 宣公·宣公六年》原文翻译 - - 《左传》150章 - - 【经】六年春,晋赵盾、卫孙免侵陈。夏四月。秋八月,螽。冬十月。   【传】六年春,晋、卫侵陈,陈即楚故也。   夏,定王使子服求后于齐。   秋,赤狄伐晋。围怀,及邢丘。...
  • 唐纪六十四唐武宗会昌四年(甲子,公元844年)》原文翻译 - - 《资治通鉴》300章 - - [1]闰月,壬戌,以中书侍郎、同平章事李绅同平章事,充淮南节度使。   [1]闰七月,壬戌(初十),唐武宗任命中书侍郎、同平章事李绅挂同平章事衔,出任淮南节度使。   [2]李德裕奏:&...
  • 晋纪二十 孝宗穆皇帝上之下永和四年(戊申、348)》原文翻译 - - 《资治通鉴》150章 - - 晋纪二十晋穆帝永和四年(戊申,公元348年)   [1]夏,四月,林邑寇九真,杀士民什八九。   [1]夏季,四月,林邑国的军队进犯九真郡,当地的士兵百姓十之八九被杀。   [2]赵秦公...
  • 王安礼传》原文翻译 - - 《宋史》200章 - - 王安礼字和甫,是王安石的弟弟。很年轻的时候即中进士,受到河东唐介的征召。熙宁年间,..延路修筑口罗兀城,河东路派四万民工运粮饷,宣抚使韩绛要求让这些人去助战,将领吕公弼也准备...
  • 王博文传》原文翻译 - - 《宋史》150章 - - 王博文,字仲明,曹州济阴县人。祖父王谏,曾在宋太宗没即位前的王府任职,做过西京作坊副使。王博文十六岁时,会写文章,在开封府考进士时,用一百篇回文诗作为考卷,人称他为“王回...
  • 列传第一百二十八 文艺下》原文翻译 - - 《新唐书》250章 - - 李华,字遐叔,赵州赞皇人。曾祖太冲,名冠宗族间,乡人语曰:“太冲无兄。”太宗时,擢祠部郎中。 华少旷达,外若坦荡,内谨重,尚然许,每慕汲黯为人。累中进士、宏辞科。天宝十...
  • 梁睿传》原文翻译 - - 《隋书》50章 - - 梁睿,字恃德,安定乌氏人。 父亲梁御,西魏太尉。 梁睿年少时,深沉敏锐,有德行。 周太祖时,因为是功臣之子,他被养在宫中几年。 其后周太祖让诸子与梁睿一起生活,一起从师受业...
  • 公输般为楚设机》原文翻译 - - 《战国策》25至33卷 - - 《战国策》卷三十二 宋卫(公输般为楚设机) 【提要】墨家在战国政治舞台上也时有露面,墨家主张“兼爱”“非攻”,主张人生的辛苦和职责,为当时的和平事业作...
  • 安邑之御史死章》原文翻译 - - 《战国策》25至33卷 - - 《战国策》卷二十八 韩策三(安邑之御史死章) 【提要】无论在公司还是在机关里,晋职升官都是人人乐意的事。但这种事自己又不便直接向上级提出,应该如何办且看古人的作法。 【...
  • 田忌亡齐而楚》原文翻译 - - 《战国策》1至8卷 - - 《战国策》卷八 齐策一(田忌亡齐而楚) 【提要】同样一件事,有些人很轻松地就可以打开局面,而有些人始终愁眉不展。事在人为,人的高低取决于他的头脑。看似很困难的事,只要善于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