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籍 > 全唐诗 > 600章 > 朱庆余的诗全集

全唐诗

《全唐诗》600章朱庆余的诗全集

《全唐诗》是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彭定求、沈三曾、杨中讷、汪士鋐、汪绎、俞梅、徐树本、车鼎晋、潘从律、查嗣瑮10人奉敕编校,“得诗四万八千九百余首,凡二千二百余人”,共计900卷,目录12卷。 曹寅奉旨刊刻《全唐诗》,康熙四十四年(1705)三月始编,次年十月,全书即编成奏上。全书架构在明代胡震亨《唐音统签》和清代季振宜《唐诗》的基础上,旁采残碑、断碣、稗史、杂书,拾遗补缺,巨细靡遗。全书以〈帝王〉、〈后妃〉作品列首,〈乐章〉、〈乐府〉次之,又以年代为限﹐列出唐代诗人,附以作者小传。

《全唐诗》章节目录: 《100章》 《200章》 《300章》 《400章》 《500章》 《600章》 《700章》 《800章》 《900章

朱庆余的诗全集

书籍:全唐诗章节:600章更新时间:2017-02-28
卷五百一十四
卷514_1《泛溪》朱庆余
曲渚回花舫,生衣卧向风。鸟飞溪色里,人语棹声中。
余卉才分影,新蒲自作丛。前湾更幽绝,虽浅去犹通。
卷514_2《宿陈处士书斋》朱庆余
结茅当此地,下马见高情。菰叶寒塘晚,杉阴白石明。
向炉新茗色,隔雪远钟声。闲得相逢少,吟多寐不成。
卷514_3《上宣州沈大夫》朱庆余
科名继世古来稀,高步何年下紫微。帝命几曾移重镇,
时清犹望领春闱。登朝旧友常思见,开幕贤人并望归。
今日得游风化地,却回沧海有光辉。
卷514_4《杭州送萧宝校书》朱庆余
马识青山路,人随白浪船。别君犹有泪,学道谩经年。
卷514_5《送盛长史(盛随军)》朱庆余
莫辞东路远,此别岂闲行。职处中军要,官兼上佐荣。
野亭枫叶暗,秋水藕花明。拜省期将近,孤舟促去程。
卷514_6《宿道士观》朱庆余
堂闭仙人影,空坛月露初。闲听道家子,盥漱读灵书。
卷514_7《湖州韩使君置宴(一作陪韩中丞宴不饮酒)》朱庆余
老大成名仍足病,纵听丝竹也无欢。
高情太守容闲坐,借与青山尽日看。
卷514_8《题仙游寺》朱庆余
石抱龙堂藓石干,山遮白日寺门寒。
长松瀑布饶奇状,曾有仙人驻鹤看。
卷514_9《宫词》朱庆余
寂寂花时闭院门,美人相并立琼轩。
含情欲说宫中事,鹦鹉前头不敢言。
卷514_10《公子行》朱庆余
闲从结客冶游时,忘却红楼薄暮期。
醉上黄金堤上去,马鞭捎断绿杨丝。
卷514_11《送陈摽》朱庆余
满酌劝童仆,好随郎马蹄。春风慎行李,莫上白铜鞮。
卷514_12《寻古观》朱庆余
仙观曾过知不远,花藏石室杳难寻。
泉边白鹿闻人语,看过天坛渐入深。
卷514_13《南岭路》朱庆余
越岭向南风景异,人人传说到京城。
经冬来往不踏雪,尽在刺桐花下行。
卷514_14《陪江州李使君重阳宴百花亭》朱庆余
闲携九日酒,共到百花亭。醉里求诗境,回看岛屿青。
卷514_15《上张水部》朱庆余
出入门阑久,儿童亦有情。不忘将姓字,常说向公卿。
每许连床坐,仍容并马行。恩深转无语,怀抱甚分明。
卷514_16《凤翔西池与贾岛纳凉》朱庆余
四面无炎气,清池阔复深。蝶飞逢草住,鱼戏见人沉。
拂石安茶器,移床选树阴。几回同到此,尽日得闲吟。
卷514_17《上汴州令狐相公》朱庆余
罢相恩犹在,那容处静司。政严初领节,名重更因诗。
公事巡营外,戎装拜敕时。恭闻长与善,应念出身迟。
卷514_18《送于中丞入蕃册立》朱庆余
上马生边思,戎装别众僚。双旌衔命重,空碛去程遥。
迥没沙中树,孤飞雪外雕。蕃庭过册礼,几日却回朝。
卷514_19《送淮阴丁明府》朱庆余
之官未入境,已有爱人心。遣吏回中路,停舟对远林。
岛声淮浪静,雨色稻苗深。暇日公门掩,唯应伴客吟。
卷514_20《送韦校书佐灵州幕》朱庆余
共知行处乐,犹惜此时分。职已为书记,官曾校典坟。
寒城初落叶,高戍远生云。边事何须问,深谋只在君。
卷514_21《上江州李史君》朱庆余
起家声望重,自古更谁过。得在朝廷少,还因谏诤多。
经年愁瘴疠,几处遇恩波。入境无余事,唯闻父老歌。
卷514_22《发凤翔后涂中怀田少府》朱庆余
识君春未半,意欲住经秋。见酒连诗句,逢花跋马头。
别来唯独宿,梦里尚同游。所在求飧过,无因离得愁。
卷514_23《雪夜与真上人宿韩协律宅》朱庆余
斜雪微沾砌,空堂夜语清。逆风听漏短,回烛向楼明。
盥漱随禅伴,讴吟得野情。此欢那敢忘,世贵丈夫名。
卷514_24《与贾岛、顾非熊、无可上人宿万年姚少府宅》朱庆余
莫厌通宵坐,贫中会聚难。堂虚雪气入,灯在漏声残。
役思因生病,当禅岂觉寒。开门各有事,非不惜余欢。
卷514_25《震为苍筤竹》朱庆余
为擢东方秀,修然异众筠。青苍才映粉,蒙密正含春。
嫩箨沾微雨,幽根绝细尘。乍怜分径小,偏觉带烟新。
结实皆留凤,垂阴似庇人。顾唯竿在手,深水挂赪鳞。
卷514_26《题青龙寺》朱庆余
寺好因岗势,登临值夕阳。青山当佛阁,红叶满僧廊。
竹色连平地,虫声在上方。最怜东面静,为近楚城墙。
卷514_27《送滕庶子致仕归江南》朱庆余
常怀独往意,此日去朝簪。丹诏荣归骑,清风满故林。
诸侯新起敬,遗老重相寻。在处饶山水,堪行慰所心。
卷514_28《夏日题武功姚主簿》朱庆余
亭午无公事,垂帘树色间。僧来茶灶动,吏去印床闲。
傍竹行寻巷,当门立看山。吟诗老不倦,未省话官班。
卷514_29《送张景宣下第东归(归扬州觐省)》朱庆余
归省值花时,闲吟落第诗。高情怜道在,公论觉才遗。
春雨连淮暗,私船过马迟。离心可惆怅,为有入城期。
卷514_30《送顾非熊下第归》朱庆余
但取诗名远,宁论下第频。惜为今日别,共受几年贫。
听雨宿吴寺,过江逢越人。知从本府荐,秋晚又辞亲。
卷514_31《送韦繇校书赴浙东幕》朱庆余
丞相辟书新,秋关独去人。官离芸阁早,名占甲科频。
水驿迎船火,山城候骑尘。湖边寄家久,到日喜荣亲。
卷514_32《寻贾岛所居》朱庆余
求闲身未得,此日到京东。独在钟声外,相逢树色中。
谁言人渐老,所向意皆同。月上因留宿,移床对药丛。
卷514_33《题毗陵上人院》朱庆余
院深终日静,落叶覆秋虫。盥漱新斋后,修行未老中。
映松山色远,隔水磬声通。此处宜清夜,高吟永与同。
卷514_34《送李侍御入蕃》朱庆余
远使随双节,新官属外台。戎装非好武,书记本多才。
移帐依泉宿,迎人带雪来。心知玉关道,稀见一花开。
卷514_35《望萧关》朱庆余
渐见风沙暗,萧关欲到时。儿童能探火,妇女解缝旗。
川绝衔鱼鹭,林多带箭麋。暂来戎马地,不敢苦吟诗。
卷514_36《送韩校书赴江西幕》朱庆余
从军五湖外,终是称诗人。酒后愁将别,涂中过却春。
山桥槲叶暗,水馆燕巢新。驿舫迎应远,京书寄自频。
野情随到处,公务日关身。久共趋名利,龙钟独滞秦。
卷514_37《题寄王秘书》朱庆余
唯求买药价,此外更无机。扶病看红叶,辞官着白衣。
断篱通野径,高树荫邻扉。时馥留僧宿,余人得见稀。
卷514_38《山居》朱庆余
归来青壁下,又见满篱霜。转觉琴斋静,闲从菊地荒。
山泉共鹿饮,林果让僧尝。时复收新药,随云过石梁。
卷514_39《重过惟贞上人院》朱庆余
老去唯求静,都忘外学名。扫床秋叶满,对客远云生。
香合闲留宿,晴阶暖共行。窗西暮山色,依旧入诗情。
卷514_40《与石昼秀才过普照寺》朱庆余
问人知寺路,松竹暗春山。潭黑龙应在,巢空鹤未还。
经年为客倦,半日与僧闲。更共尝新茗,闻钟笑语间。
卷514_41《题任处士幽居》朱庆余
惜与幽人别,停舟对草堂。湖云侵卧位,杉露滴茶床。
山月吟时在,池花觉后香。生涯无一物,谁与读书粮。
卷514_42《送僧往太原谒李司空》朱庆余
已共邻房别,应无更住心。中时过野店,后夜宿寒林。
寺去人烟远,城连塞雪深。禅余得新句,堪对上公吟。
卷514_43《将之上京别淮南书记李侍御》朱庆余
心地偶相见,语多为别难。诗成公府晚,路入翠微寒。
逢石自应坐,有花谁共看。身为当去雁,云尽到长安。
卷514_44《韩协律相送精舍读书四韵奉寄呈陆补阙》朱庆余
白鹤西山别,更看上去船。遥知寻寺路,应念宿江烟。
到处无闲日,回期已来年。何因陪夜坐,清论谏臣边。
卷514_45《过苏州晓上人院》朱庆余
夏满律当清,无中景自生。移松不避远,取石亦亲行。
经案离时少,绳床着处平。若将林下比,应只欠泉声。
卷514_46《送僧游缙云》朱庆余
但望青山去,何山不是缘。寺幽堪讲律,月冷称当禅。
水落无风夜,猿吟欲雨天。寻师若有路,终作缓归年。
卷514_47《赠道者》朱庆余
自识来清瘦,寻常语论真。药成休伏火,符验不传人。
独有年过鹤,曾无病到身。潜教问弟子,居处与谁邻。
卷514_48《杭州卢录事山亭》朱庆余
山色满公署,到来诗景饶。解衣临曲榭,隔竹见红蕉。
清漏焚香夕,轻岚视事朝。静中看锁印,高处见迎潮。
曳履庭芜近,当身树叶飘。傍城余菊在,步入一仙瓢。
卷514_49《送品上人入秦》朱庆余
独去何人见,林塘共寂寥。生缘闻磬早,觉路出尘遥。
江雪沾新草,秦园发故条。心知禅定处,石室对芭蕉。
卷514_50《题蔷薇花》朱庆余
四面垂条密,浮阴入夏清。绿攒伤手刺,红堕断肠英。
粉着蜂须腻,光凝蝶翅明。雨中看亦好,况复值初晴。
卷514_51《题胡氏溪亭》朱庆余
亭与溪相近,无时不有风。涧松生便黑,野藓看多红。
雨足秋声后,山沉夜色中。主人能守静,略与客心同。
卷514_52《看涛》朱庆余
不知来远近,但见白峨峨。风雨驱寒玉,鱼龙迸上波。
声长势未尽,晓去夕还过。要路横天堑,其如造化何。
卷514_53《和刘补阙秋园寓兴之什十首》朱庆余
闲园清气满,新兴日堪追。隔水蝉鸣后,当檐雁过时。
雨余槐穟重,霜近药苗衰。不以朝簪贵,多将野客期。
谁言高静意,不异在衡茅。竹冷人离洞,天晴鹤出巢。
深篱藏白菌,荒蔓露青匏。几见中宵月,清光坠树梢。
逍遥人事外,杖屦入杉萝。草色寒犹在,虫声晚渐多。
静逢山鸟下,幽称野僧过。几许新开菊,闲从落叶和。
留情清景宴,朝罢有余闲。蝶散红兰外,萤飞白露间。
墙高微见寺,林静远分山。吟足期相访,残阳自掩关。
深斋尝独处,讵肯厌秋声。翠筱寒愈静,孤花晚更明。
每因逢石坐,多见抱书行。入夜听疏杵,遥知耿此情。
苍翠经宵在,园庐景自深。风凄欲去燕,月思向来砧。
碧石当莎径,寒烟冒竹林。杯瓢闲寄咏,清绝是知音。
门巷唯苔藓,谁言不称贫。台闲人下晚,果熟鸟来频。
石脉潜通井,松枝静离尘。残蔬得晴后,又见一番新。
卷帘天色静,近濑觉衣单。蕉叶犹停翠,桐阴已爽寒。
云从高处望,琴爱静时弹。正去重阳近,吟秋意未阑。
竹径通邻圃,清深称独游。虫丝交影细,藤子坠声幽。
积润苔纹厚,迎寒荠叶稠。闲来寻古画,未废执茶瓯。
风物已萧飒,晚烟生霁容。斜分紫陌树,远隔翠微钟。
宿客论文静,闲灯落烬重。无穷林下意,真得古人风。
卷514_54《上翰林蒋防舍人》朱庆余
清重可过知内制,从前礼绝外庭人。看花在处多随驾,
召宴无时不及旬。马自赐来骑觉稳,诗缘得后意长新。
应怜独在文场久,十有余年浪过春。
卷514_55《上翰林李舍人》朱庆余
记得早年曾拜识,便怜孤进赏文章。免令汩没惭时辈,
与作声名彻举场。一自凤池承密旨,今因世路接余光。
云泥虽隔思长在,纵使无成也不忘。
卷514_56《题章正字道正新居(孝标)》朱庆余
独在御楼南畔住,生涯还似旧时贫。全无竹可侵行径,
一半花犹属别人。吟处不妨嫌鼓闹,眼前唯称与僧邻。
近来渐觉青莎巷,车马过从已有尘。
卷514_57《送李余及第归蜀》朱庆余
从得高科名转盛,亦言归去满城知。发时谁不开筵送,
到处人争与马骑。剑路红蕉明栈阁,巴村绿树荫神祠。
乡中后辈游门馆,半是来求近日诗。
卷514_58《送唐中丞开淘西湖夏日游泛因书示郡人》朱庆余
萍岸新淘见碧霄,中流相去忽成遥。空余孤屿来诗景,
无复横槎碍柳条。红旆路幽山翠湿,锦帆风起浪花飘。
共知浸润同雷泽,何虑川源有旱苗。
卷514_59《过旧宅(一作题王侯废宅)》朱庆余
古巷戟门谁旧宅,早曾闻说属官家。更无新燕来巢屋,
唯有闲人去看花。空廄欲摧尘满枥,小池初涸草侵沙。
荣华事歇皆如此,立马踟蹰到日斜。
卷514_60《鄂渚送白舍人赴杭州》朱庆余
岂知鹦鹉洲边路,得见凤凰池上人。
从此不同诸客礼,故乡西与郡城邻。
卷514_61《题崔驸马林亭》朱庆余
选居幽近御街东,易得诗人聚会同。白练鸟飞深竹里,
朱弦琴在乱书中。亭开山色当高枕,楼静箫声落远风。
何事宦涂犹寂寞,都缘清苦道难通。
卷514_62《赠韩协律》朱庆余
永日微吟在竹前,骨清唯爱漱寒泉。门闲多有投文客,
身病长无买药钱。岭寺听猿频独宿,湖亭避宴动经年。
亲知尽怪疏荣禄,的是将心暗学禅。
卷514_63《自萧关望临洮》朱庆余
玉关西路出临洮,风卷边沙入马毛。寺寺院中无竹树,
家家壁上有弓刀。惟怜战士垂金甲,不尚游人着白袍。
日暮独吟秋色里,平原一望戍楼高。
卷514_64《送崔约下第归淮南觐省》朱庆余
远忆拜亲留不住,出门行计与谁同。程涂半是依船上,
请谒多愁值雨中。堰水静连堤树绿,村桥时映野花红。
回期须及来春事,莫便江边逐钓翁。
卷514_65《羽林郎》朱庆余
紫髯年少奉恩初,直阁将军尽不如。酒后引兵围百草,
风前驻旆领边书。宅将公主同时赐,官与中郎共日除。
大笑鲁儒年四十,腰间犹未识金鱼。
卷514_66《归故园》朱庆余
桑柘骈阗数亩间,门前五柳正堪攀。尊中美酒长须满,
身外浮名总是闲。竹径有时风为扫,柴门无事日常关。
于焉已是忘机地,何用将金别买山。
卷514_67《同友人看花》朱庆余
寻花不问春深浅,纵是残红也入诗。
每个树边行一匝,谁家园里最多时。
卷514_68《种花》朱庆余
忆昔两京官道上,可怜桃李昼阴垂。
不知谁作巡花使,空记玄宗遣种时。
卷514_69《早发庐江涂中遇雪寄李侍御》朱庆余
芦苇声多雁满陂,湿云连野见山稀。
遥知将吏相逢处,半是春城贺雪归。
卷514_70《登望云亭招友》朱庆余
日日恐无云可望,不辞逐静望来频。
共知亭下眠云远,解到上头能几人。
卷514_71《刘补阙西亭晚宴》朱庆余
虫声已尽菊花干,共立松阴向晚寒。
对酒看山俱惜去,不知斜月下栏干。
卷514_72《送长安罗少府》朱庆余
科名再得年犹少,今日休官更觉贤。去国已辞趋府伴,
向家还入渡江船。雪晴新雁斜行出,潮落残云远色鲜。
在处若逢山水住,到时应不及秋前。
卷514_73《林下招胡长官(一作寄招胡明府)》朱庆余
语低清貌似休粮,称著朱衣入草堂。
销暑近来无别物,桂阴当午满绳床。
卷514_74《与真上人一二禅师题玢寺主院》朱庆余
杖屦相随任处便,不唯空寄上方眠。
归时亦取湖边路,晚映枫林共上船。
卷514_75《寻僧》朱庆余
吟背春城出草迟,天晴紫阁赴僧期。
山边树下行人少,一派新泉日午时。
卷514_76《题王丘长史宅》朱庆余
更无人吏在门前,不似居官似学仙。药气暗侵朝服上,
花阴晚到簿书边。玉琴闲把看山坐,筒簟长铺与客眠。
时见街中骑瘦马,低头只是为诗篇。
卷514_77《寄刘少府》朱庆余
唯爱图书兼古器,在官犹自未离贫。
更闻县去青山近,称与诗人作主人。
卷514_78《哭胡遇》朱庆余
寻僧昨日尚相随,忽见绯幡意可知。题处旧诗休更读,
买来新马忆曾骑。不应随分空营奠,终拟求人与立碑。
每向宣阳里中过,遥闻哭临泪先垂。
卷514_79《自述》朱庆余
诗人甘寂寞,居处遍苍苔。后夜蟾光满,邻家树影来。
岂知莲帐好,自爱草堂开。愿答相思意,援毫愧不才。

朱庆余的诗全集相关文章

  • 费姓氏起源》原文翻译 - - 《百家姓》200章 - - 姓氏:费姓氏祖宗:季友姓氏起源:古代春秋时,鲁桓公的儿子季友为大夫,被封为费邑的首领,其子孙便以封地为姓,相传姓费。姓氏郡望:汉置江夏郡,现在湖北省云梦县。《姓纂》记载:系出拟姓,禹...
  • 小婢玉儿》原文翻译 - - 《阅微草堂笔记》卷九如是我闻(三) - - 戊子夏,小婢玉儿病瘵死,俄复苏曰:冥役遣我归索钱。市冥镪焚之,乃死。俄又复苏曰:银色不足,冥役不受也。更市金银箔折锭焚之,则死不复苏矣。因忆雍正壬子,亡弟映谷濒危时,亦复类是,然作...
  • 梁上狐语》原文翻译 - - 《阅微草堂笔记》卷三滦阳消夏录(三) - - 张明经晴岚言,一寺藏经阁上有狐居,诸僧多栖止阁下。一日天酷暑,有打包僧厌其嚣杂,径移坐具往阁上。诸僧忽闻梁上狐语曰:大众且各归房,我眷属不少,将移住阁下。僧问:久居阁上,何忽又欲...
  • 制作》原文翻译 - - 《幼学琼林》卷四 - - 上古结绳记事,苍颉制字代绳。龙马负图,伏羲因画八卦;洛龟呈瑞,大禹因别九畴。历日是神农所为,甲子乃大挠所作。算数作于隶首,律吕造自伶伦。甲胄舟车,系轩辕之创造;权量衡度,亦轩辕之...
  • 第四十三回 智宁俞假鸩复卫 老烛武缒城说秦》原文翻译 - - 《东周列国志》上卷 - - 话说周襄王受朝已毕,欲返洛阳。众诸侯送襄王出河阳之境,就命先蔑押送卫侯于京师。时卫成公有微疾,晋文公使随行医衍,与卫侯同行,假以视疾为名,实使之鸩杀卫侯,以泄胸中之忿:“...
  • 防有鹊巢》原文翻译 - - 《诗经》风 - - 防有鹊巢,邛有旨苕。谁侜予美?心焉忉忉。中唐有甓,邛有旨鷊。谁侜予美?心焉惕惕。
  • 父多一次》原文翻译 - - 《笑林广记》世讳部 - - 父多一次 子好游妓馆,父责之曰:“不成器的畜生,我到娼家十次,倒有九次见你。”子曰:“这等说来,你还多我一次,反来骂我?” 龟渡 有一士欲过河,苦无渡船。...
  • 孙惔、如晦的诗词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宋词》300章 - - 孙惔 点绛唇 烟洗风梳,司花先放江梅吐。竹村沙路。脉脉摇寒雨。醉魄吟魂,无着清香处。愁如缕。系春不住。又折冰枝去。 如晦 卜算子(送春) 有意送春归,无计留春住。毕竟年年...
  • 李久善、苏仲及的诗词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宋词》300章 - - 李久善 念奴娇 东君试手,向南枝着意,争先时节。纵有丹青谁便忍,轻点肌肤冰雪。色借琼瑰,香分兰麝,元自标孤洁。冲寒独秀,误他多少蜂蝶。 缟练不染淄尘,算来□合是,广寒宫阙。未问阳...
  • 鉴堂的诗词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宋词》300章 - - 鉴堂 菩萨蛮(答伯山四时四首·春) 落花丛外风惊鹊。鹊惊风外丛花落。乡梦困时长。长时困梦乡。 暮天江口渡。渡口江天暮。林远度栖禽。禽栖度远林。 菩萨蛮(夏) 竹枝高映...
  • 李坦然的诗词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宋词》300章 - - 李坦然 风流子 东君虽不语,年华事、今岁恰如期。向寒雨望中,晓霜清处,领些春意,开两三枝。又不是、山桃红锦烂,溪柳绿摇丝。别是一般,孤高风韵,绛裁纤萼,冰剪芳蕤。 清香还有意,轻飘...
  • 黎廷瑞的诗词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宋词》200章 - - 黎廷瑞 大江东去(题项羽庙) 鲍鱼腥断,楚将军、鞭虎驱龙而起。空费咸阳三月火,铸就金刀神器。垓下兵稀,阴陵道隘,月黑云如垒。楚歌B278发,山川都姓刘矣。 悲泣呼醒虞姬,和伊死别,雪刃...
  • 列传第二百二十·西域四》原文翻译 - - 《明史》350章 - - 撒马儿罕,即汉罽宾地,隋曰漕国,唐复名罽宾,皆通中国。元太祖荡平西域,尽以诸王、驸马为之君长,易前代国名以蒙古语,始有撒马儿罕之名。去嘉峪关九千六百里。元末为之王者,驸马帖木儿...
  • 卷二百七十七·列传第一百六十五》原文翻译 - - 《明史》300章 - - 袁继咸,字季通,宜春人。天启五年进士。授行人。崇祯三年冬,擢御史,监临会试,坐纵怀挟举子,谪南京行人司副,迁主客员外郎。七年春,擢山西提学佥事。未行,总理户、工二部中官张彝宪有朝...
  • 卷二百二十·列传第一百八》原文翻译 - - 《明史》250章 - - 万士和,字思节,宜兴人。父吉,桐庐训导,有学术。士和成嘉靖二十年进士,改庶吉士,授礼部主事。父丧除,乞便养母,改南京兵部。累迁江西佥事,岁裁上供瓷器千计。迁贵州提学副使,进湖广参政...
  • 志第三十五·礼十三》原文翻译 - - 《明史》100章 - - 皇后陵寝 兴宗帝后陵寝 睿宗帝后陵寝 皇妃等丧葬 皇太子及妃丧葬诸王及妃公主丧葬   皇后陵寝   洪武十五年,皇后马氏崩。礼部引宋制为请。于是命在京文武官及听除官...
  • 列传第三十四》原文翻译 - - 《北史》50章 - - 孙绍 张普惠 成淹 范绍 刘桃符 鹿悆 张耀 刘道斌 董绍 冯元兴 孙绍,字世庆,昌黎人也。少好学,通涉经史。初为校书郎,稍迁给事中,后为门下录事。好言得失,与常景共修律令。延昌中...
  • 是仪胡综传》原文翻译 - - 《三国志》100章 - - (三国志是仪传、三国志胡 综传) 是仪传,是仪,字子羽,北海营陵人。他本姓“氏”,起初作过县吏,后在郡里做官,郡相孔融嘲弄他,说“氏”字是“民”无上,可...
  • 赵且伐燕》原文翻译 - - 《战国策》25至33卷 - - 《战国策》卷三十 燕策二(赵且伐燕) 【提要】“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成语就出自这里。苏代只用这样一个小寓言故事,就免除了燕国的一场兵祸。 【原文】赵且伐燕...
  • 宋齐丘、韩熙载、李昉的诗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唐诗》800章 - - 卷七百三十八 卷738_1 《陪游凤凰台献诗》宋齐丘 嵯峨压洪泉,岝峉撑碧落。 宜哉秦始皇,不驱亦不凿。 上有布政台,八顾背城郭。 山蹙龙虎健,水黑螭蜃作。 白虹欲吞人,赤骥相煿z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