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清代诗人 > 董敬舆的诗 > 陈伯潜太史宅喜晤宝竹坡学士原文及翻译赏析

陈伯潜太史宅喜晤宝竹坡学士

朝代:清代诗人:董敬舆时间:2023-04-05
深丛蹲孤罴,冷面寒于铁。
百寮仰丰采,重臣亦心折。
谏牍心写藏,钦公有施设。
延陵吾故人,捐躯事何烈。
廷议悯孤忠,公为表其节。
抔土傍惠陵,千秋埋碧血。
言念平生欢,五哀为郁结。
贱子田间来,颇亦耻干谒。
华筵获良觏,形神为愉悦。
杯酒话名山,神往水云壑。
冻鼓起岩城,惜此仓皇别。

诗人董敬舆资料

陈伯潜太史宅喜晤宝竹坡学士作者董敬舆

董敬舆,字临之,闽县人。官常熟典史。有《钟陵剩草》。 查看详情>>

董敬舆古诗词作品: 《陈伯潜太史宅喜晤宝竹坡学士》 《十刹海观荷用苏文忠公金山诗韵》 《出峡·霜威扑面欲生棱》 《重至关中·陵墓累累古道旁

陈伯潜太史宅喜晤宝竹坡学士原文及翻译赏析

陈伯潜太史宅喜晤宝竹坡学士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停霭楼即事·朝霭夕岚曾著句》 - - 弘历 - - 朝霭夕岚曾著句,然而总不离乎山。观晨却鲜观暮景,停彼即为停此间。拈句无非出想像,倚楼偶尔趁几閒。促成七字肩舆去,愧未陈言一例删。
  • 古诗《谒汤文正公祠》 - - 全祖望 - - 经术原经世,如公旷代希。百泉承学统,中岳有光辉。建节甫数载,移风已庶几。伯淳施未竟,吾道岂终非。
  • 古诗《玄潭古剑歌·扁舟昔向玄潭过》 - - 苏伯衡 - - 扁舟昔向玄潭过,闻有古剑留岩阿。欲一观之踌躇复不敢,只恐开匣踊跃入沧波。此时解后都城里,玉质珠辉那得比。玄灵外护朱草茎,赤日中涌鉴湖水。想当旌阳初铸成,橐籥元气驱六丁。星象失光彩,白藏储精灵。不然长镵尺又半,如何照室影凌乱。神光兔脱飞雪霜,宝气龙腾贯霄汉。自从斩蛟江...
  • 古诗《神鸡枕·枕绘鸳鸯久与栖》 - - 史凤 - - 枕绘鸳鸯久与栖,新裁雾縠斗神鸡。与郎酣梦浑忘晓,鸡亦留连不肯啼。
  • 古诗《浪淘沙令·夜泊庐山》 - - 徐似道 - - 风紧浪淘生。蛟吼鼍鸣。家人睡著怕人惊。只有一翁扪虱坐,依约三更。雪又打残灯。欲暗还明。有谁知我此时情。独对梅花倾一盏,还又诗成。
  • 古诗《寄刘员外长卿》 - - 皇甫曾 - - 南忆新安郡,千山带夕阳。断猿知夜久,秋草助江长。疏发应成素,青松独耐霜。爱才称汉主,题柱待回乡。
  • 古诗《临江仙·从旅馆至冉园示理鸣》 - - 章士钊 - - 隔夜西风未散,对山宿雾争霏。晨朝无事出门时。墙头双燕在,溪岸一竿垂。记得年前初到,曾随仙女逶迤。云英嫁去再来迟。意中明月在,还是饮当归。
  • 古诗《杂兴·侧观阴阳秘》 - - 邱云霄 - - 侧观阴阳秘,屈信理相干。绵绵递灵化,感应固无端。日燠继以阴,急流生回澜。时至拙为巧,数穷贤亦难。达人贵顺动,直当生死关。
  • 古诗《道中有作·鹧鸪相唤白花潭》 - - 屈大均 - - 鹧鸪相唤白花潭,多事雌雄祗向南。越鸟亦知怜久客,空闺应枉种宜男。帆樯拂尽千峰翠,衣带拖残一水蓝。井畔未留庐橘树,高堂无养望苏耽。
  • 古诗《题武关·碧溪留我武关东》 - - 杜牧 - - 碧溪留我武关东,一笑怀王迹自穷。郑袖娇娆酣似醉,屈原憔悴去如蓬。山墙谷堑依然在,弱吐强吞尽已空。今日圣神家四海,戍旗长卷夕阳中。
  • 古诗《樱林席上步石川先生韵》 - - 张海鸥 - - 羊年将去又迎猴,赖有三光是处周。诗会从来尊耆宿,岳堂长健不言休。
  • 古诗《新岁偶书·一身行远塞》 - - 王讴 - - 一身行远塞,万事付闲愁。独坐看新岁,长歌感旧游。云生故国树,角起夕阳楼。踪迹怜方朔,乾坤世总浮。
  • 古诗《游千佛寺悬空洞》 - - 邓琛 - - 边城愁雨雪,丈室爱烟霞。春水几时至,寒梅何处花。中原犹带甲,汉使自浮槎。岁序伤催促,山深景易斜。
  • 古诗《秋山·气势不可犯》 - - 徐积 - - 气势不可犯,秋从何处通。新岚滴欲尽,旧翠洗将空。徙履寒云里,倚楼残照中。快吟吟不畅,长啸入松风。
  • 古诗《克复岳州·城隅高耸岳阳楼》 - - 彭玉麟 - - 城隅高耸岳阳楼,电扫雷轰浊雾收。满地赤巾抛髑
  • 古诗《鹧鸪天·凭遍危阑一角红》 - - 赵尊岳 - - 凭遍危阑一角红。便愁风雨葬吴宫。三生花草蓬山外,满地江湖落照中。藁馆启,苇航通。金缯乞与护珍丛。云笺纵抵关山近,不信瑶珰系断鸿。
  • 古诗《前韵集句·相思一夜梅花发》 - - 赵必象 - - 相思一夜梅花发,吟破离心句不成。 横玉叫云清似水,夜钟残月雁归声。
  • 古诗《池阳清泉旧名鲍公泉又名赵水泉真西山易为清》 - - 李曾伯 - - 泉流岩窦本来清,易以清名亦狥名。 却笑两公徒蚌鹬,如今赢得坦斋声。
  • 古诗《夏日田园杂兴·秋来只怕雨垂垂》 - - 范成大 - - 秋来只怕雨垂垂,甲子无云万事宜。 获稻毕工随晒谷,直须晴到入仓时。
  • 古诗《漫成·四十已过五十来》 - - 杨维桢 - - 四十已过五十来,白日一半夜相催。 劝君秉烛须秉烛,七十光阴能几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