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宋代诗人 > 李定的诗 > 垂虹亭·一梦江湖三十年原文及翻译赏析

垂虹亭·一梦江湖三十年

朝代:宋代诗人:李定时间:2023-04-05
一梦江湖三十年,青山隐隐水漫漫。
当时把酒谁人在,回首重来独倚阑。

诗人李定资料

垂虹亭·一梦江湖三十年作者李定

生卒:1027-1087。介绍:宋扬州人,字资深。少受学于王安石。登进士第。为定远尉、秀州判官。对神宗问青苗,极言其便。熙宁八年,出知明州。元丰初,权御史中丞,论苏轼熙宁以来诗文攻击..... 查看详情>>

李定古诗词作品: 《海棠·青帝行春信自专》 《和石扬休海棠》 《琴溪·芳草茸茸衬马蹄》 《垂虹亭·一梦江湖三十年

垂虹亭·一梦江湖三十年原文及翻译赏析

垂虹亭·一梦江湖三十年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有感·天地悠悠寄此身》 - - 李穑 - - 天地悠悠寄此身,电光石火亦逡巡。谁知老牧心中苦,未报君恩白发新。
  • 古诗《广西巡抚陈用敷奏报早稻收成八分有馀诗以志慰》 - - 弘历 - - 粤西岁功报,汉土例殊申。各胜八分熟,同为一省民。况多读书辈,资益化风淳。更喜桂疆晏,详陈赐祭臣。
  • 古诗《蜃窗·山中朝暮顿增寒》 - - 弘历 - - 山中朝暮顿增寒,暖席坐来久益安。却喜蜃窗无障碍,烟霞变态尽人看。
  • 古诗《迎仙客·心肝浑似摘》 - - 杨景贤 - - 心肝浑似摘。我泪点卒难收。将这乳食儿再三滴入口。若流过蓼花滩。芦叶洲。休着当住石头天那。则愿得渔父每争相救。
  • 古诗《陜西巡抚秦承恩奏得透雨诗以志慰》 - - 弘历 - - 畿南山左及山西,豫省飞章先后齐。胥幸沾膏当廿五,又闻透雨被秦畦。含苞结实润资普,各府属州报更徯。宽广泽惟近京靳,伊谁过也自惭题。
  • 古诗《金奏·阴灵效祉》 - - 徐彦伯 - - 阴灵效祉,轩曜降精。祥符淑气,庆集柔明。瑶俎既列,雕桐发声。徽猷永远,比德皇英。
  • 古诗《忆王孙·不持斋戒不看经》 - - 王丹桂 - - 不持斋戒不看经。不论金丹共五行。玉瑟闲调月正明。韵轻清。响彻瑶台十二层。
  • 古诗《送任子严江西运干》 - - 王庭圭 - - 正坐惩羹吹冷齑,送君那复有新诗。明朝便恐隔千里,抱病何由把一卮。西蜀文章自家法,江南烟雨上楼时。东湖滕阁多佳兴,落笔端能寄所思。
  • 古诗《赠冯观察·识面冯君最少年》 - - 胡应麟 - - 识面冯君最少年,何来双翮并苍然。黔阳万壑褰帷后,潞水千家击筑前。大雪当杯停马首,清冰盈匣赠龙泉。慇勤遍踏吴山色,肯许文园卒岁眠。
  • 古诗《自西县趋南郑道中杂咏》 - - 李新 - - 茂林修竹平夷地,牧马藏兵战斗场。死节不知师李固,溺冠惟解法高皇。
  • 古诗《云隐李季可挽诗》 - - 曹彦约 - - 云卷云舒好静观,谓宜隐者似无端。谁知天上为霖用,竟作人间出岫看。万里功名当进步,诸昆时节合弹冠。只因自得无心趣,三度归来现宰官。
  • 古诗《别宣尉王中斋》 - - 王奕 - - 自笑灵龟久不灵,巧逢天地换清宁。典型顿觉空诸老,肝膈未能忘六经。朔雪渐深头转白,洛山虽远眼还青。杏坛寂寂遗音在,靠得汾亭有父兄。
  • 古诗《秋稼如云·肆目如云处》 - - 蒋防 - - 肆目如云处,三田大有秋。葱茏初蔽野,散漫正盈畴。稍混从龙势,宁同触石幽。紫芒分羃羃,青颖澹油油。始惬仓箱望,终无灭裂忧。西成知不远,雨露复何酬。
  • 古诗《浣溪沙·陌路风尘卷地飞》 - - 陈伟 - - 陌路风尘卷地飞,孤亭瘦柳点斜晖。天涯芳草绿迟迟。梨颊减妆怜晚镜,银针呵冻织寒衣。一帘新月要人归。
  • 古诗《偈颂·西峰结制不寻常》 - - 释原妙 - - 西峰结制不寻常,谷满仓兮僧满堂。既得遮些根蒂固,大家摇扇取风凉。
  • 古诗《寄和晏守·二年怀郡印》 - - 朱长文 - - 二年怀郡印,八度到柴扉。曾未陪珠履,频烦友布衣。水边孤鹤睡,天际片云归。拜德知何日,烟霞恋翠微。
  • 古诗《点绛唇·舟行荷荡侧,客有话故乡花事者》 - - 朱祖谋 - - 推枕逡巡,打篷几阵临明雨。雨丝才住。山响残鹃语。为惜江湖,催办鸱夷去。凌波妒。坐中无数。心在青墩路。
  • 古诗《南歌子·玉斝浮菖虎》 - - 王之道 - - 玉斝浮菖虎,金盘馈鰁鱼。研丹聊作厌兵符。何必城头一女当千夫。 雨过山如洗,风来草似梳。佳人不惯手谈输。却道如今重赌选官图。
  • 古诗《天青石雕》 - - 叶芝 - - 我听到歇斯底里的女人们声称, 她们已腻了调色板和提琴弓, 腻了那永远是欢乐的诗人; 因为每一个人都懂,至少也应该懂, 如果不采取严厉的行动, 飞船和飞机就会出现在天空, 像比利王那样投掷炸弹, 最后,城镇夷平,废墟重重。 大家都在扮演他们的悲剧, 哈姆雷特和李尔,大摇大摆...
  • 古诗《遣愁·抛掷泥中一听沉》 - - 雍陶 - - 抛掷泥中一听沉,不能三叹引愁深。 莫言客子无愁易,须识愁多暗损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