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清代诗人 > 宋衡的诗 > 杜陵草堂·放逸拾遗众所叹原文及翻译赏析

杜陵草堂·放逸拾遗众所叹

朝代:清代诗人:宋衡时间:2023-04-07
放逸拾遗众所叹,遭逢大礼振骚坛。
只今信史诗千卷,望古清风竹万竿。
坎坷孤形留石照,殷勤明主寄毫端。
三唐孰是真儒者,用拙独存吾道难。

诗人宋衡资料

杜陵草堂·放逸拾遗众所叹作者宋衡

宋衡,字伊平,号嵩南,庐江人,康熙乙丑进士,授编修,官至侍读学士,丙戌督学四川,著《啸梅斋集》。 查看详情>>

宋衡古诗词作品: 《途次雨中口占》 《杜陵草堂·放逸拾遗众所叹

杜陵草堂·放逸拾遗众所叹原文及翻译赏析

杜陵草堂·放逸拾遗众所叹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珠禅者求铭石钟》 - - 李穑 - - 斲却云根作大钟,深藏舍利示无穷。未知劫火随风起,更有何人拜懒翁。
  • 古诗《题四皓图·共入商山里》 - - 元天锡 - - 共入商山里,霜须岁月深。松阴棋一局,挥断世途心。
  • 古诗《用谈笑青油幕为韵贺吴叔永制机》 - - 李曾伯 - - 唐边重秦陇,蜀鉴在江油。不易九鼎重,方兼四履忧。其间不容发,自此可前筹。局面西风异,从容夜观谋。
  • 古诗《春日睡起偶书》 - - 孙承恩 - - 柳摇东风绿芽吐,百舌调声日当午。鸟飞不尽碧天长,青山缺处云来补。
  • 古诗《赠张孟甫先生》 - - 华岭 - - 数年聚首挹清华,咏月吟风未敢夸。兴到浑忘频刻烛,黄庭课罢学□鸦。
  • 古诗《悲秋·残年孤寂不禁秋》 - - 陆游 - - 残年孤寂不禁秋,醉自凄凉醒更愁。富贵空成守钱虏,吾今何止百宜休。
  • 古诗《落花诗叠旧作落叶诗韵》 - - 乾隆 - - 脂冷香残火迫秋,罗家诗里为花愁。萧骚情绪随风箨,烂漫生涯逝水舟。曲埭寻芳惊拉瑟,小窗读易验毗刘。曩来赓和晨星在,即景频叹幻海沤。
  • 古诗《绿竹亭为李前渠赋》 - - 杨慎 - - 高人爱竹真成癖,万竹亭前竹万竿。风伯倚声添飒爽,月娥分影映檀栾。扫天绿粉晴犹湿,拂地清霜暑亦寒。莫遣儿童摧锦箨,成巢结实待栖鸾。
  • 古诗《次韵蔡瞻明江楼秋晚》 - - 洪适 - - 斜照穿林迥,归云敛岫迟。蜗文寒壁篆,蛛巧暮檐丝。待月是愁处,对山无倦时。掀髯阻谈绮,细读寄来诗。
  • 古诗《游岘山次韵·转路山突兀》 - - 陈与义 - - 转路山突兀,众山之所望。懒融不下山,揖山会虚堂。大空出盘嬉,小空时侍傍。我游瞻铁凤,力尽随木羊。石窗非人世,意欲淩风翔。巉巉窗中人,出定发有霜。过眼几浮烟,关身一禅床。教我安心法,入鸟不乱行。似知使君尊,起炷柏子香。陇云亦堪寄,分作我归装。好在窗前竹,伴师老苍苍。...
  • 古诗《逸句·木末上明星》 - - 云容 - - 木末上明星。
  • 古诗《江南弄·江南百花百般香》 - - 王世贞 - - 江南百花百般香。江南少娃百样妆。百端撩人百念狂。百念狂,殊未已。千欢尽,万恨起。
  • 古诗《游华严寺·身近鲁门家近齐》 - - 边贡 - - 身近鲁门家近齐,散心随处酒堪携。端居颇觉閒于鸟,痛饮何妨醉似泥。禅坐老僧窥牖觑,宦游行子入林迷。迂夫欲别还三笑,错认西河是虎溪。
  • 古诗《一缘居士枉过失迓》 - - 聂绀弩 - - 主人出卖青梅酒,居士来颁白雪篇。暮夜携瓶回庑下,琳琅满目落杯前。君逢长老占三偈,我恨名贤失一缘。何与剡溪戴安道,子猷兴尽自归船。
  • 古诗《时间的迷雾》 - - 郑单衣 - - 一 时间的迷雾“我为你预定了一个座位,在明年春季,那个剧场又为你预定了一句话,在后年夏天……以及,一场风暴,两朵鲜花,和三个星空……”星空装进大脑,大脑装进颅骨颅骨埋在腰间,腰埋进手心,手捂住脸用腰上的脂肪分泌泪水而脸──尚未成形在胚...
  • 古诗《绝句·禽喧梦觉起》 - - 伯昏子 - - 禽喧梦觉起,烟阙藏海市。皇居荡以没,浮根安所系。
  • 古诗《登莒子台·莒国丘垅在》 - - 穆修 - - 莒国丘垅在,莒台荆棘深。 凭高一极目,怀古重伤心。 平楚苍烟暝,遇风白日沉。 谁论客怀抱,灌木自悲吟。
  • 古诗《为建平詹使君赋山泉》 - - 程公许 - - 秋风慄憀宋玉宅,湍波磕涌三闾祠。 行人莫蚩我邦陋,离骚千古芳菲菲。 使君玉立笋班上,得州如斗不薄之。 冠峨切云佩陆离,欲与二了论襟期。 官居仿佛蓬岛似,翠雾白云山四围。 向来专怀须岩壑,爱此線溜来逶迤。 搜岩剔薮作幽事,便有一派银河垂。 酿泉为酒旨且冽,环滁之乐同一时。 有...
  • 古诗《木瓜园·驱马下高岗》 - - 文同 - - 驱马下高岗,吟鞭只自扬。 溪山过新霁,草木发清香。 浩荡来江阔,索纡去栈长。 春风去欲尽,樽酒叹何尝。
  • 古诗《题天竺珪老复庵》 - - 楼钥 - - 路从天竺更微南,衲子邀余过复庵。 八法照人瞻睿藻,一峰当户拥晴岚。 奇爻初动玩羲画,万物竝观师老聃。 六用不成均此理,楞严容我为同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