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创作背景

朝代:唐代诗人:章孝标古诗:八月更新时间:2017-05-03

《八月》是唐代诗人章孝标的七言绝句,凄凉哀婉,以八月的安静宁谧勾起诗人对神仙居处的向往,再以宫漏之声打破向往,突显宫女愁怨之情的浓厚。

注释
徙倚:犹徘徊;逡巡。《楚辞·远游》:“步徙倚而遥思兮,怊惝怳而乖怀。”王逸注:“彷徨东西,意愁愤也。”三国魏曹植《洛神赋》:“於是洛灵感焉,徙倚傍徨,神光离合,乍阴乍阳。”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忿狷》:“王令诣谢公,值习凿齿已在坐,当与并榻,王徙倚不坐。”宋朱熹《石马斜川之集分韵赋诗得灯字》:“徙倚绿树荫,摩挲苍石稜。”清蒲松龄《聊斋志异·江城》:“生被逐,徙倚无所归,母恐其折挫行死,令独居而给之食。”郭沫若《海涛集·南昌之一夜》:“我们走在江边上往复徙倚着,足足有一个钟头。”[2] 
仙居:借指歌妓居处。宋孙光宪《浣溪沙》词:“静街偷步访仙居,隔墙应认打门初。”
宫漏:古代宫中计时器。用铜壶滴漏,故称宫漏。唐白居易《同钱员外禁中夜直》诗:“宫漏三声知半夜,好风凉月满松筠。”五代冯延巳《鹊踏枝》词:“粉映墙头寒欲尽。宫漏长时,酒醒人犹困。”宋欧阳修《内直奉寄圣俞博士》诗:“独直偏知宫漏永,稍寒尤觉玉堂清。”明谢肇淛《五杂俎·人部一》:“元顺帝自制宫漏,藏壶匮中,运水上下。”曹禺《王昭君》第一幕:“夜半的宫漏,一点一滴,象扯不断的丝那样长。”
笙歌:合笙之歌。亦谓吹笙唱歌。《礼记·檀弓上》:“孔子既祥,五日弹琴而不成声,十日而成笙歌。”唐王维《奉和圣制十五夜然灯继以酬客应制》:“上路笙歌满,春城漏刻长。”宋张子野《南歌子》词:“相逢休惜醉颜酡,赖有西园明月照笙歌。”明梁辰鱼《浣纱记·投吴》:“千门花月笑相迎,香风满路笙歌引。”
作品翻译
八月秋天安静宁谧,我站立在宫檐下仿佛处于神仙居所,耳中传来宫漏之声才让我回到现实,如此长安如此月,却不知几家歌舞几家愁!

诗人章孝标资料

创作背景作者章孝标

章孝标(791-873年),唐代诗人,字道正,章八元之子,诗人章碣之父。和十四年(819年)中进士,由长安南归,先寄友人一书,其中有:马头渐入扬州郭,为报时人洗眼看。踌躇满志之状跃然纸上。太和年间曾为山南道从事,试大..... 查看详情>>

诗人章孝标作品: 《初及第归酬孟元翊见赠》 《日者·十指中央了五行》 《贻美人·诸侯帐下惯新妆》 《题碧山寺塔·六时佛火明珠缀》 《柘枝·柘枝初出鼓声招》 《八月·徙倚仙居绕翠楼》 《织绫词·去年蚕恶绫帛贵》 《题东林寺寄江州李员外》 《句·钱塘去国三千里》 《日者·十指中央了五行

《八月》相关古诗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