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两汉 > 刘向 > 文信侯欲攻赵原文及翻译赏析

文信侯欲攻赵

朝代:两汉作者:刘向更新时间:2018-07-30
文信侯欲攻赵,以广河间,使刚成君蔡泽事燕,三年而燕太子质于秦。文信侯因请张唐相燕,欲与燕共伐赵,以广河间之地。张唐辞曰:“燕者,必径于赵,赵人得唐者,受百里之地。”文信侯去而不快。少庶子甘罗曰:“君侯何不快甚也?”文信侯曰:“吾令刚成君蔡泽事燕,三年,而燕太子已入质矣。今吾请张卿相燕,而不肯行。”甘罗曰:“臣行之。”文信君叱去曰:“我自行之而不肯,汝安能行之也?”甘罗曰:“夫项橐生七岁为而为孔子师,今臣生十二岁于兹矣!君其试臣,奚以遽言叱也?”
甘罗见张唐曰:“卿之功,孰与武安君?”唐曰:“武安君战胜攻取,不知其数;攻城堕邑,不知其数。臣之功不如武安君也。”甘罗曰:“卿明知功之不如武安君与?”曰:“知之。”“应侯之用秦也,孰与文信侯专与?”曰:“应侯不如文信侯专。”曰:“卿明知为不如文信侯专欤?”曰:“知之。”甘罗曰:“应侯欲伐赵,武安君难之,去咸阳七里,绞而杀之。今文信侯自请卿相燕,而卿不肯行,臣不知卿所死之处矣?”唐曰:“请因孺子而行!”令库具车,厩具马,府具币,行有日矣。甘罗谓文信侯曰:“借臣车五乘,请为张唐先报赵。”
见赵王,赵王郊迎。谓赵王曰:“闻燕太子丹之入秦与?”曰:“闻之。”闻张唐之相燕与?”曰:“闻之。”“燕太子入秦者,燕不欺秦也;张唐相燕者,秦不欺燕也。秦、燕不相欺,则伐赵,危矣!燕秦所以不相欺者,无异故,欲攻赵而广河间也。今王赍臣五城以广河间,请归燕太子,与强赵攻弱燕。”赵王立割五城以广河间,归燕太子。赵攻燕,得上谷三十六县,与秦什一。

刘向资料

文信侯欲攻赵作者刘向

刘向(约公元前77年-公元前6年),原名更生,字子政,西汉楚国彭城人,祖籍秦泗水郡丰县,汉朝宗室,先祖为丰县刘邦异母弟刘交。刘向是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史学家,其散文主要是秦疏和校雠古书的叙录,较..... 查看详情>>

刘向古诗代表作品: 《虎求百兽》 《王子乔·妙哉五子》 《濮阳人吕不韦》 《杜赫欲重景翠于周》 《晏子治东阿》 《鲁连论逐客》 《九叹·怨思》 《王子乔·妙哉王子》 《季梁谏魏王》 《晋平公游于河

文信侯欲攻赵原文及翻译赏析

有志不在年高,中国传统社会对青少年的压抑是很严重的,比起宋以后的封建社会中后期,战国时代对晚辈的相当尊重。年轻人有胆识、少有传统的束缚,只要领悟传统的智慧,就可以干出一番大事来。所以作为年轻人,一定要自信,不要被年长者们吓倒,而作为年长者,一定要积极扶持年轻人,重用年轻人。甘罗悟透了人性的善恶和国家作为主体的利益所在,他...'

查看详情>>

文信侯吕不韦想攻打赵国以扩张他在河间的封地,他派刚成君蔡泽在燕国作大臣,经过三年努力,燕太子丹入秦为质。文信侯又请秦人张唐到燕国作相国,以联合燕国攻伐赵国、扩大他在河间的封地。张唐推辞说:“到燕国去必须取道于赵国,由于过去伐赵结下仇怨,赵国正悬赏百里之地抓我。”文信侯很不高兴地令他退下。少庶子甘罗问:&ldq...'

查看详情>>

《文信侯欲攻赵以广河间》出自《战国策》《战国策》是中国古代的一部历史学名著。它是一部国别体史书(《国语》是第一部)又称《国策》。是战国时期游说之士的著作。主要记载战国时期谋臣策士纵横捭阖(bǎi hé)的斗争。全书按东周、西周、秦国、齐国、楚国、赵国、魏国、韩国、燕国、宋国、卫国、中山国依次分国编写,分为12...'

查看详情>>

文言文《文信侯欲攻赵》相关文章翻译赏析

  • 文言文《三上》 - - 欧阳修 - - 钱思公虽生长富贵,而少所嗜好。在西洛时,尝语僚属言:“平生惟好读书,坐则读经史,卧则读小说,上厕则阅小辞,盖未尝顷刻释卷也。”谢希深亦言:“宋公垂同在...
  • 文言文《答茅鹿门知县书》 - - 唐顺之 - - 今有两人,其一人心地超然,所谓具千古只眼人也,即使未尝操纸笔呻吟,呻吟学为文章,但直抒胸臆,信手写出,如写家书,虽或疏卤,然绝无烟火酸馅习气,便是宇宙间一样绝好文字;其一人...
  • 文言文《新轩乐府引》 - - 元好问 - - 唐歌词多宫体,又皆极力为之。自东坡一出,“情性之外不知有文字”,真有“一洗万古凡马空”气象。虽时作宫体,亦岂可以宫体概之?人有言乐府本不难作...
  • 文言文《尹默传》 - - 陈寿 - - 尹默字思潜,梓潼涪人也。益部多贵今文而不祟章句,默知其不博。乃远游荆州,从司马德操、宋仲子等受古学。皆通诸经史,又专精于《左氏春秋》,自刘歆条例,郑众、贾逵父子、...
  • 文言文《送陈庭学记》 - - 宋濂 - - 西南山水,惟川蜀最奇。然去中川万里,陆有剑阁栈道之险,水有瞿唐滟滪之虞。跨马行篁竹间山高者累旬日不见其巅际临上而俯视绝壑万仞杳莫测其所穷肝胆为之掉栗水行则江...
  • 文言文《与李翱书》 - - 韩愈 - - 使至,辱足下书,欢愧来并,不容于心。嗟乎!子之言意皆是也。仆虽巧说,何能逃其责耶?然皆子之爱我多,重我厚,不酌时人待我之情,而以子之待我之意,使我望于时人也。仆之家本穷空...
  • 文言文《王公神道碑铭》 - - 欧阳修 - - 公讳旦,字子明,大名莘人也。公少好学,有文。太平兴国五年,进士及第,为大理评事。右谏议大夫赵昌言参知政事,公以婿避嫌,求解职。太宗嘉之,改礼部郎中。公为人严重,能任大事...
  • 文言文《范景仁墓志铭》 - - 苏轼 - - 公姓范氏,讳镇,字景仁。四岁而孤,从二兄为学。薛奎守蜀,公时年十八,奎与语奇之,还朝与公俱。举进士,为礼部第一,释褐为新安主簿。宰相庞籍言公有异材,恬于进取,特除直秘阁,擢...
  • 文言文《陈规传》 - - 脱脱 - - 陈规,字正叔,绛州稷山人。明昌五年词赋进士,南渡为监察御史。贞祐三年十一月,上章言:“警巡使冯祥进由刀笔,无他才能,第以惨刻督责为事。由是升职,恐长残虐之风,乞黜...
  • 文言文《汗不敢出》 - - 刘义庆 - - 钟毓、钟会少有令誉。年十三,魏文帝闻之,语其父繇曰:“可令二子来。”于是敕见。毓面有汗,帝曰:“卿面何以汗?”毓对曰:“战战惶惶,汗出如浆。&...
  • 文言文《沈纮传》 - - 朱由检 - - 沈纮,字铭缜,乌程人。父节甫,字以安。嘉靖三十八年进士。授礼部仪制主事,厉祠祭郎中。诏建祠禁内,令黄冠祝釐,节甫持不可。尚书高拱恚甚,遂移疾归。起光禄丞。会拱掌支部...
  • 文言文《王修传》 - - 陈寿 - - 王修字叔治,北海营陵人也。年七岁丧母。母以社日亡,来岁邻里社,修感念母,哀甚。邻里闻之,为之罢社。年二十,游学南阳,止张奉舍。奉举家得疾病,无相视者,修亲隐恤之,病愈乃去...
  • 文言文《卢渊传》 - - 魏收 - - 卢渊,性温雅寡欲,有祖父之风,敦尚学业,闺门和睦。袭侯爵,拜主客令,典属国。迁秘书令、始平王师。以例降爵为伯。给事黄门侍郎,迁兼散骑常侍、秘书监、本州大中正。是时,高...
  • 文言文《傅喜传》 - - 班固 - - 傅喜字稚游,河内温人也。少好学问,有志行。哀帝立为太子,成帝选喜为太子庶子。哀帝初即位,以喜为卫尉,迁右将军。是时,王莽为大司马,乞骸骨,避帝外家。上既听莽退,众庶归望...
  • 文言文《阴兴传》 - - 范晔 - - 阴兴,字君陵,光武皇后同母弟也。建武二年,为黄门侍郎,典将武骑,从征伐,平定郡国。兴每从出入,常操持小盖,障翳风雨,躬履涂泥,率先期门。光武所幸之处,辄先入清宫,甚见亲信。与...
  • 文言文《楚元王世家》 - - 司马迁 - - 受封楚元王刘交者,高祖之同母(此处有误,应为异母)少弟也,字游。高祖兄弟四人,长兄伯,伯蚤卒。始高祖微时,尝辟事,时时与宾客过巨嫂食。嫂厌叔,叔与客来,嫂详为羹尽,栎釜,宾客...
  • 文言文《与孙以宁书》 - - 方苞 - - 昔归震川尝自恨足迹不出里闬(1),所见闻无奇节伟行可记。承命为征君作传(2),此吾文托记以增重也,敢不竭其愚心。所示群贤论述(3),皆未得体要。盖其大致不越三端:或详讲学宗指...
  • 文言文《曹彬仁爱》 - - 无名氏 - - 曹武惠王,国朝名将,勋业之盛,无与为比。尝曰:“自吾为将,杀人多矣,然未尝以私喜怒辄戮一人。”其所居堂屋敝,子弟请加修葺,公曰:“时方大冬,墙壁瓦石之间,百...
  • 文言文《红毛毡》 - - 蒲松龄 - - 红毛国,旧许与中国相贸易。边帅见其众,不许登岸。红毛人固请赐一毡地足矣。边帅思一毡所容无几,许之。其人置毡岸上,但容二人,拉之容四五人。且拉且登,顷刻毡大亩许,已数...
  • 文言文《蜀都赋》 - - 左思 - - 有西蜀公子者,言于东吴王孙,曰:盖闻天以日月为纲,地以四海为纪。九土星分,万国错跱。崤函有帝皇之宅,河洛为王者之里。吾子岂亦曾闻蜀都之事欤?请为左右扬搉而陈之。 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