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遇·旭日照寒野》注释译文

朝代:唐代诗人:柳宗元古诗:感遇·旭日照寒野更新时间:2020-04-02
注释
1、鸒(yù)斯:寒鸦。《诗·小雅·小弁》:“弁彼鸒斯,归飞提提。”蒿(hāo)莱:杂草。
2、啁啾(zhōujiū):象声词,鸟鸣声。馀(yū)
3、隈(wēi):山、水等弯曲的地方。
4、回风:即旋风。
5、荄(gāi):草根。
6、隼(sǔn):一种凶猛的鸟,类鹰,也叫鹊。恃(shì)
白话译文
清晨的阳光照耀野寒,乌鸦从草丛中跃起,
发出欢快的叫声,在西山脚下飞来飞去。
突然之间,回风呼啸着飒然而至,天地万物为之变色,黄叶四散飘零,落在已经干枯了的草根上。
气候的骤变,对寒鸦有着巨大的威胁,这不仅意味着严寒的侵袭,更重要的是他们在已经叶落根枯的荒原上,再没有了可以隐身的处所,他们将成为凶禽任意攻击的对象。
开篇前四句先写乐:清晨的阳光照耀野寒,乌鸦从草丛中跃起,发出欢快的叫声,在西山脚下飞来飞去。这是气候剧变前的景象,鸟儿还意识不到就要袭来的严寒,它们仍沉浸在“旭日”带来的一丝温暖中,享受着飞舞的“馀乐”。
后四句继些忧:突然之间,回风呼啸着飒然而至,天地万物为之变色,黄叶四散飘零,落在已经干枯了的草根上。气候的骤变,对寒鸦有着巨大的威胁,这不仅意味着严寒的侵袭,更重要的是他们在已经叶落根枯的荒原上,再没有了可以隐身的处所,他们将成为凶禽任意攻击的对象。“所栖不足恃,鹰隼纵横来。”寥寥十个字,写尽了寒鸦的忧恐,也写尽了诗人被贬后失去依托、担心政敌迫害的忧恐。
诗题《感遇》,顾名思义,即有感于遭遇,有感于所遇,是一种借物自寓、有所寄托的的创作。此类诗作早期多以“杂诗”和“咏怀”为题,如曹植即有《杂诗》多首,抒写志不得伸的悲怨;阮籍则作有《咏怀》八十二首,“言在耳目之内,情寄八荒之表”(《诗品》卷上)、“常恐罹谤遇祸,因兹发咏,故每有忧生之嗟”《文选》卷二十三李善注引。到了唐代,陈子昂作有《感遇》三十八首,多借比兴手法,感慨身世。柳宗元这首《感遇》,正是继承了此一传统,而在艺术表现上更为简洁老到,气象浑成。通篇写物,而人的境遇、心绪已跃然于楮墨之间。

诗人柳宗元资料

注释译文作者柳宗元

柳宗元(公元773年-公元819年11月28日),字子厚,汉族,河东人,唐宋八大家之一,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世称柳河东,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柳宗元与韩愈并称为韩柳,与刘禹锡并称刘柳,与王维、..... 查看详情>>

诗人柳宗元作品: 《商山临路有孤松往来斫以为明好事者怜之编竹成楥遂其生植感而赋诗》 《种白蘘荷》 《闻黄鹂》 《赠江华长老》 《浩初上人见贻绝句欲登仙人山因以酬之》 《入黄溪闻猿·溪路千里曲》 《饮酒·今夕少愉乐》 《泾水黄·泾水黄》 《柳州二月榕叶落尽偶题》 《戏题石门长老东轩

古诗《感遇·旭日照寒野》的名句翻译赏析

《感遇·旭日照寒野》相关古诗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