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画隼横江喜再游》注释译文

朝代:宋代诗人:苏轼古诗:浣溪沙·画隼横江喜再游更新时间:2017-11-01
注释
浣溪沙:唐代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分平仄两体,字数以四十二字居多,还有四十四字和四十六字两种。
画隼(sǔn):外型像隼一样的游船。隼:鸟类的一科,翅膀窄而尖,上嘴呈钩曲状,背青黑色,尾尖白色,腹部黄色。饲养驯熟后,可以帮助打猎。
清讴(ōu):清亮的歌声
流年:如水般流逝的光阴
东流:向东流去的水
怅望:失意地望着天空
白云乡:借指仙境
温柔:即温柔乡
霜鬓:发白的鬓发
译文
画船横在江中,欣然再次游江,看到老鱼跳上槛栏,听到清亮的歌声。美好的年华不肯让它像江水一样向东流逝。
在菊花盛开的篱边惆怅地望着天空,那白云起处是甜美的温柔乡。把白发挽将起来,莫让它停歇。
《浣溪沙·万顷风涛不记苏》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词。词的上片描写雪景和作者由此而想象的来年丰收景象,以及因人民有希望获丰收、饱暖而喜悦的心情,下片回叙前一日酒筵间的情景,抒发了词人对于民生疾苦的深刻忧思。全词境界鲜明,形象突出,情思深婉,作者以乐景表忧思,以艳丽衬愁情,巧妙地运用相反相成的艺术手法,极大地增强了艺术的形象性,深刻地揭示了主人公的内心世界。
这首词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十二月三日。太守徐君猷于二日访苏轼,两人在筵席上开怀畅饮,苏轼在第二天酒醒之后见大雪纷飞有感而作此词。
这是一篇在词史上值得重视的作品。在此之前的文人词作中,还未发现过用词这种艺术形式来表达关心人民疾苦的。苏轼本来一贯比较关心和同情人民的疾苦,对北宋王朝“取之无术,用之无度”的政策所造成的民穷役重的状况极为不满。他主张轻徭薄赋,认为民裕才能国富,食足而后兵强,反对以“国用不足”为由,而“求广利之门”。基于这种思想,他反对新法,言其于民不便,并因此屡遭排挤,终受陷害贬滴。他谪居黄州一年多后,因生活困难,躬耕东坡。垦辟之劳,使他进一步体会到“湿薪如桂米如珠”的民生疾苦,而写下这首小词。

诗人苏轼资料

注释译文作者苏轼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仙。汉族,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 查看详情>>

诗人苏轼作品: 《西新桥·昔桥本千柱》 《书晁补之所藏与可画竹》 《赠孙莘老七绝》 《追饯正辅表兄至博罗赋诗为别》 《水调歌头·公旧序云:欧阳文忠公尝问余:琴诗何者最善?答以退之听颖师琴诗。公曰:此诗固奇丽然非听琴乃听琵琶诗也。余深然之。建安章质夫家善琵琶者乞为歌词。余久不作特取退之词稍加檃括使就声律以遗之》 《南歌子·湖景》 《和陶归园田居·坐倚朱藤杖》 《南溪之南竹林中新构一茅堂予以其所处最为深》 《夜饮·短衫压手气横秋》 《读开元天宝遗事

《浣溪沙·画隼横江喜再游》相关古诗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