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绛都春·饯李太博赴括苍别驾》作品校注

朝代:宋代诗人:吴文英古诗:绛都春·饯李太博赴括苍别驾更新时间:2018-03-28
①羁云:一作“长亭”。
②傍邻:一作“可怜”。
③惜:一作“散”
④梅:一作“花”
⑤畔:一作“苑”。
⑥料:一作“只”。
《绛都春》,《梦窗词集》入“仙吕调”。双调,一百字,上下片各六仄韵。第二句第一字是领格,宜用去声字。此调《梦窗词集》共收六首,但因句逗上下片都不尽相同。所以各词句数有些差异。大致可分为,上下各九句,一格;上片十句,下片九句一格;上下片各十句一格共三个格。一般以上片十句,下片九句的为正格。
“括苍”,旧县名,隋时置,唐时改为丽水,宋为丽水府。在浙南。“别驾”,宋时称通判,由中央任命,与府州共管本府诸事的官员。
“羁云”两句,从说自己入手。言己游幕在外恰如浮云飘泊四处,又似孤雁独自远飞一般。如今年老体衰已经忍受不了这样四处奔波度日的生活,所以多么希望自己能像一只倦飞的大雁,回归故土找一处柳荫墙角栖宿下来,安度晚景啊!“问字”两句,述己与李的友情。“问字”句,用苏轼“闻道携壶问奇字”诗意,此引作向李从学之意。“刻烛”,据《南史·王僧儒传》:“梁竟陵王子良与萧文琰、丘令楷、江洪等夜集,刻烛为诗,四韵者则刻一寸,以此为率。文琰曰:‘顿烧一寸烛,而成四韵诗,何难之有?’”这里有两人相聚唱和诗词之意。此言自己曾携酒从李太博学习,有时还相聚在一块,互相竞赛,限时作诗填词。为要写得与众不同,就不肯轻易展开粉红色的书笺纸,匆匆动笔写作。“冰滩”两句,送行。言李太博因官命差遣,匆匆登舟急如箭矢地赶去赴任,在岸上送行的我,头载“乌帻”依依不舍地临风遥望。“傍邻”三句,点送行的时间、地点。在秋未冬初的一个早晨,词人在河畔倚着一棵带有微霜的柳树,折下枯柳枝,久久伫立,送友远行赴任。上片写为李太博送行的情景。
“吴苑”三句,追忆李名重“吴苑”。“吴苑”,指苏州。“文园”,语出《史记·司马相如传》:“相如拜为孝文园令”。后人因用文园借代相如,也借指诗(词)人,在这里即是指李太博。如杜牧诗“文园终病渴,休咏白头吟。”此言词人曾与李太博一起在苏州度过一段时候,那时大家对李的诗赋文章十分推重、赞赏,有人甚至不惜出“千金”之价,向李求一新赋。“流水”两句,述两人友谊。词人说:我俩曾同进同出,在高山流水之间纵情畅游,两个人亲密得甚至连天上的月色、新鲜的清风也希望共同分享。吴与李交谊之深,由此可见。“梅深”四句,复述分别。“万玉舞”,借喻雪飞。“软红”,即软红尘,指繁华闹市。词人说:当你(指李)离开这里的时候,驿路两旁的梅树,会散发着阵阵香气送你远行,在你将抵达“括苍”的东城外时,恐怕会有一场漫天大雪纷纷飞舞欢迎你入城。猜想你到了“括苍”,也会声名远播,同样生活在万花似锦的闹市区中受人敬重。

诗人吴文英资料

作品校注作者吴文英

吴文英(约1200-1260),字君特,号梦窗,晚年又号觉翁,四明人。原出翁姓,后出嗣吴氏。《宋史》无传。一生未第,游幕终身。于苏、杭、越三地居留最久。并以苏州为中心,北上到过淮安、镇江,苏杭道中又历经吴江垂..... 查看详情>>

诗人吴文英作品: 《探芳新·九街头》 《青玉案·新腔一唱双金斗》 《还京乐·黄钟商友人泛湖命乐工以筝、笙、琵琶、方响迭奏》 《一剪梅·赠友人》 《蝶恋花·九日和吴见山韵》 《花心动·郭清华新轩》 《扫花游/扫地游·春雪》 《喜迁莺·甲辰冬至寓越儿辈尚留瓜泾萧寺》 《祝英台近·上元》 《高阳台·风袅垂杨

《绛都春·饯李太博赴括苍别驾》相关古诗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