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崔二十六立之》注释译文

朝代:唐代诗人:韩愈古诗:寄崔二十六立之更新时间:2020-03-31
注释
1。崔立之:名斯立,字立之,唐代博陵(今河北省安平县)人,在兄弟中排行二十六,贞元四年(788年)中进士第,贞元七年(791年)中博学宏词科,任秘书省校书郎,转大理评事,言事罢官。时任金州西城县丞。
2。西城:唐代金州西城县(今陕西省安康市)。员外丞:全称为县丞员外置。县丞,县令佐僚,次于县令,协理公务。心迹:思想和行事。屈奇:通假为“崛奇”,奇异,奇特。
3。往岁:指唐德宗贞元四年(788年),崔立之参加礼部考试。战词赋:较量诗赋才艺。古代科举考试称文战,因称“战词赋”。势力:达官贵人。唐代应科举者得到显贵推荐,容易录取。
4。下驴:唐代进士骑驴。省门:尚书省门。礼部为尚书省六部之一。纷披:慌乱的样子。
5。傲兀:高傲的样子。罴(pí):熊的一种,也叫马熊。
6。翻水:从杯中倒出水,比喻学问丰富,落笔成章,十分容易。初不:本来不曾。
7。捩(liè):转动。
8。侍郎:当时主持考试的礼部侍郎刘太真。欹(qī):倾斜。
9。喧:文士们争相传诵,声音很高。瑕疵:用为动词,指责。
10。科第:进土登榜称为中第,博学宏词科中选称为登科。髭(zī):口上称髭,颔下称须,这里用为泛称。
11。回首:比喻时间短暂。歧:岔路。
12。校书郎:官名,掌管校勘典籍。崔立之登科后任秘书省校书郎。袍笏(hù):官袍和手板。参差:不齐的样子。
13。童稚:儿童。祝:祝愿,祈望。身:自己。
14。侪(chái)辈:同辈。侪,同类的人。热:急躁。竹筒:古代用竹筒吹火,促进燃烧。
15。约:答应,承诺。赀:同“资”。
16。分:天分,天资。笞(chī):用鞭子、棍子打。
17。搅搅:乱哄哄的。角:争斗,比试。雄雌:比喻胜负,高低。
18。由来:向来。翻覆:变化。
19。鷇(kòu):需要母鸟晡育的幼雏。陲:边陲。:
20。麛(mí):同“麂”,幼鹿。著:安上。
21。缰:缰绳。縻(mí):缚,拴。
22。禀:接受。撝(huī):指挥。
23。脱吏部选:又称出选门,由吏部选调新职。偶:遇合,得到赏识任用。奇:不遇合,不被赏识任用。
24。得非:难道不是。
25。营:求得。炊:做饭。
26。巴蛮:古代巴郡(今重庆市一带),地处西南蛮夷地区。崔立之可能起初贬往巴郡一带,后改西城县丞。
27。昨:过去,不久之前。汉水头:汉水源头,指西城县。完:结束,终止。孤羁:独自在外。
28。桁(háng):衣架。盎(àng):瓦盆,肚大口小。糜(mí):粥。
29。苟:连词,表示假设,如果。那:奈何,怎么。
30。怜:爱。险纤(xī):道路艰难。
31。遗(wèi):给予。书:书信。竟岁:整年。差池:差错。
32。篇:篇什,指诗作。风幡:比喻构思曲折如同风吹旗幡。
33。诸毛:指毛笔。蛟螭(chī):蛟龙。螭,传说中无角的龙。
34。睒睗:怒视的样子。角鬣(liè):指蛟龙的角和颈上的长毛。撑披:抵拒分开。撑,撑持;披,劈开。
35。属:正当,适遇。穷景:困难的境况。抱华:怀抱才华。摛(chī):展开。
36。倡:同“唱”,指赠诗。和:按别人的诗韵作诗相应酬。这里指答诗。疵:毛病,小病,这里比喻痛苦。
37。彩(cǎi):彩绸。绯:赤色,大红。盛衰:深浅,浓淡。
38。抽:拉。
39。方:将。涕:眼泪。匙:古代舀汤的长柄器物,类似现在的汤匙。
40。凋谢:草木衰败,比喻人死亡。存者:在世的朋友。
41。缀缀(zhuì):追随身后,不肯离去。弥:满。
42。豁:开朗,即叶子掉光,没有遮蔽。飙(biāo):暴风。曦(xī):日色,阳光。
43。迢递:遥远的样子。埙篪(xūnchí):埙,古代一种陶制的卵形吹奏乐器;篪,古代一种管制的吹奏乐器。两种乐器声音相应和。后用埙篪比喻兄弟亲近和睦。
44。就:接近。騧(guā):黄身黑嘴的马。骊(lí):黑马。
45。事:指女儿出嫁。帨(shuì):古代的佩巾。缡(lí):古代妇女的佩巾。古代女子出嫁,母亲为她系上佩巾,称“结缡”、“结悦”。
46。秀朗:优秀聪慧。
47。文字:指诗歌作品。锐气:不可阻挡的气势。
48。戚(qī):悲哀。卮(zhī):古代酒器。
49。耋(dié):年老,七十岁。羸(léi):瘦弱。
50。飘摇:摇动。韩愈《祭十二郎文》说:“吾年未四十,而视茫茫,而发苍苍,而齿牙动摇。”可见他的身体过早衰老。
51。玄花:黑花,黑点,即今天所说飞蚊症,眼前有黑点晃来晃去。褷褵(shīlí):一作离枞,幼雏毛羽初生的样子。
52。燕:通假为“宴”。诣(yì):到。
53。敦敦:一作孜孜,勤勉不息的样子。黐(chi):细叶冬青树皮制成的木胶,可以黏鸟。
54。物:物质条件,财物。隳(huī):毁坏。
55。孤豚:出生不久、离开母猪的猪崽儿。太庙牺:在太庙中做祭品的大牛。
56。时:同时。几辈:几个人。腾驰:飞黄腾达,登上高位。
57。黑头:中青年时。阴虫:这里指蚂蚁、蝼枯之类。骴(cī):残骨。
58。欢华:欢乐和荣华。不满眼:没有看够,没有多少。咎责:罪过和谴责。两仪:天地之间。
59。讵([jù):副词,表示反诘,岂,怎么。陪裨:增补。陪,增益;裨。补充。
60。贪冒:贪图财利。冒,贪求。
61。国惠:国恩,国家的优待。异:与…。。。同。哀:怜惜。癃(lóng)罢:年老衰弱多病的人。瘾,年老衰弱多病;罢,今字作“疲",又老又瘦。一作“罢癃”。
62。睢睢(huī):仰目观看的样子,惊奇的神态。
63。婴:患,染(疾病)。疹(zhěn):热病,泛指疾病。不赀(zī):不可计算,无数,形容长寿。赀,计量。
64。死罢:死去或罢官。神只(zhǐ):天神和地神。
65。东都:指洛阳。韩愈原籍孟州河阳(今河南省孟县)。枳(zhǐ)棘:两种多刺的灌木。枳,通称枸橘;棘,通称酸枣树。
66。指:规划,这里指准备动身的时间。灞渭:二水名,位于唐代长安万年县附近。澌(sī):随水流动的冰块。
67。兮:语气助词,啊。疆:田边。泛指田地。陂(bēi):山坡。
68。文书:文章和书籍。史笔:史官的笔墨,史官的记述。
69。夫子:古代男子的尊称,先生。吾党:同类,同道。新恩:新的恩典。从下句看,是说准于辞官。衔羁:马的嚼子和马笼头。比喻束缚。
70。伊:伊水,又名伊河,源出河南省卢氏县东南,东北流经嵩县、伊川、洛阳,至偃师,人洛水。洛:洛水,又名洛河,源出陕西省洛南县西北,东人河南,流经卢氏、洛宁、宜阳、洛阳,至偃师纳伊水后,至洛口人黄河。罛(gū):大鱼网。箄(bēi):捕鱼的小竹笼。
71。饮盏:酒杯。朱提(shí):山名,出产名银,位于曲州朱提县(今云南省昭通县)。
72。雕镌(juān):雕刻。工倕(chuí):尧、舜时的共工(执掌工程建设),名缍chuí,借指能工巧匠。
73。千里鲸:大鲸鱼。鲸鱼生活在海洋中,是现在世界上最大的动物,体长可达30多米,古人传说夸大其词。幺麼(mó):微小。螽(zhōng)斯:一种绿色或褐色的蝗虫,危害作物。
74。摆掉:摇摆。掉,摇。渺泓:水势旷远的样子。
75。薋(zī):蒺藜。菉(lù):一种恶草,又名王刍。葹(shī):卷葹,草名,即苍耳。
76。陴(pí):城垛子,又称女墙。
77。芙蓉树:即木芙蓉,也叫木莲,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开白色、红色花结蒴果。擢艳:枝上的鲜花。擢,耸起。猗猗(y):美盛的样子。
78。兴:比喻。身:自己。百罹(lí):许多苦难。罹,忧患。
79。黾勉:努力。
80。覆载:天覆地载,养育包容。
81。恒:经常。御:佩带。杂:放在…。。。中间。燧觿(xī):取火的火镜、火石和解绳结的骨锥,古人经常随身携带。
82。合分支:把分开两半的东西合起来。《魏书·卢同传》记述北魏尚书左丞卢同为了防止有人假冒军功,决定由行台向有功者发证券,券分成两半,一支给本人,一支送京城保存。必要时两支相合验证。
白话译文
西城县丞崔立之员外,他的心性和踪迹是那样的不相统一。
往年他参加词赋考试,并不依靠任何势力。
下驴跨人尚书省的大门,左右有之人都震惊于他的仪表而两边倾倒。
他的文词雄奇而在试席上一坐就象是树木深处见到了一只孤独的熊黑。
文章象水花翻滚一样写成,好象丝毫也不要特别用心。
四周坐着的人个个都低首而不敢抬头正眼看他。
他走上台阶拜别知贡举的刘太真侍郎,考毕回到客舍时太阳还没有偏西。
他试文中的佳句在众人的口中传诵,主考官也不敢对他的文章随意指摘。
接连几年他连连中举,就好象摘取颔下的髭须一样容易。
回首看一下卿相的高位,就好象一条通衢大道铺在面前而没有任何歧路。
更不用说校书郎那样的官职带给他参差的袍笏光彩了。
那些童稚小儿见了他也都纷纷称说,祈祷自己以后也能象他那样有出息。
同辈的人对他又妒忌又眼热,气喘吁吁象吹竹筒一般。
那些年老的妇人希望把女儿嫁给他,而且不提聘礼的多少。
那些老儿也自不量力,累月鞭笞自家的儿子向他学习。
大家都纷纷吵闹着依俯于他,没有人敢与他一决雌雄。
但是从古以来人间之事反反覆覆实在令人难以预知。
哪里有尚在巢中待哺的彀儿可以插翅飞到天边去的呢?
小小的驹儿长了爪牙之后,也许会长出猛虎般的皮毛。
但在你的头上会有鞭绳系拴,在你的脚上会有索线羁縻。
如果你陷进了泥沟当中,谁会再听你的指挥呢?
你始终难以摆脱吏部的铨选,可见你命运的偶与奇。
后来又以朝廷之士而遭贬官,难道不是命中注定?
你寄居在京城之中,往往十天才能做上一顿饭。
后来被逼无奈,还到巴中盔夷地谋生,使得互相的恩爱因之而分离。
昨天你终于来到汉水源头处的西城做官,才算结束了你孤独羁旅的行程。
从此后衣架上也有了新衣服,米瓮中也可以不吃那残剩的旧米。
如果没有这一番饥寒之苦,怎么能够分出高贵和卑贱的区别来?
你赏识我有爱好古道的热情,又同样与你在仕途上历经艰难。
所以每十天就给我写封信,整整一年都没有断绝。
你所写的篇章构思真好就象风中的旗幡一样逶迤有致。
说起你文笔的俊健来,也象劈开水浪可以看到潜在水中的蛟龙一样。
闪烁的雷电中,它们的角鬣互相纷披撑拄。
近来我正有感于岁暮的冬景,怀抱花儿未能抒情。
你有诗来我就相和以报答,但很惭愧又有了献丑的机会。
你又寄来百尺长的彩绸,绯红的色泽与诗句相齐。
你的巧妙言辞很善于表达内心的思想,深深浅浅都抽人肝脾。
我将它展开悬挂在身边,经常是正要吃饭时,忍不住眼泪掉进了匙中。
我的朋友已越来越少,纷纷谢世,即使活着的也都追名逐利改变了感情。
你为什么还是这样地执迷不悟,与我不相乖离,反而情意更深呢?
抬头看那庭院中的大树豁处,狂风正席卷着寒日的太阳。
我们相隔迢递的山水,怎么才能埙篪相应呢?
我们相别已近十年,我还记得你骑着是那匹黄黑的马。
你的长女应该到了结婚的年龄,不知是谁让相助她婚嫁的悦缡?
几个儿子都很秀气朗练吧,大概都能恪守家规。
你的文字仍有英风豪气存在,辉煌仍见旌磨招展。
经过挫折后的愁肠和感容,不知你是否还能持酒畅饮?
我虽然还没有到耋老的年纪,但已是头发秃顶而骨力赢弱的时候了。
剩下的十九颗牙齿,摇摇晃晃全都处在飘浮危险之中。
两眼昏花糊涂,看东西就象隔着毛一般,宴会聚集也者谢绝不去。
出游用的马鞍也悬挂墙头而不骑乘,孤独地扶着书桌就象鸟儿被粘住了一样。
而且我由先师那儿听到道理,人不应该为物欲所蔽而自甘堕落。
孤独的猪豚卧在粪壤之中,是没有必要去美慕太庙的牺牲的。
你看这一世的人们,有多少人在那里飞腾奔驰?
有超过半数的人黑发时便死去了,那些阴暗处的虫子蛀食着他们的尸骨。
美丽的鲜花并非满眼皆是,而人生的罪祸却充塞在天地之间。
看他们所得的虚名与所得的实利相较,是毫不相称的。
真正的仁者是以贪心假冒为可耻的,所以接受俸禄总是量力而为。
如果没有能力食用国家给予的恩惠,心情与哀伤自身有腰曲背驼之疾没有两样。
我很久以来就想辞谢自已的官职而去,不想再让众人对我虎视耽耽。
更何况最近又得了病,更想保全自己的贵重身躯了。
不能早点死去,内心实在有愧于神彻的庇护。
我的户籍在东都洛阳,茅屋周围是枳棘的篱笆围绕。
回到故乡的日子并非没有时间,当灞水、渭水春天到来河冰解冻时我就将回去。
活着的时候我要在自己的土地上耕种,死了以后也要埋在自家的山坡上。
如果能写出不朽的文章,就自然能传达我的大道,没有必要依靠史书来使我名垂后世。
你是我的同路人,最近又得到皇帝的恩宠而释放了羁绊。
希望能到伊川、洛川上来走走,我会安放鱼篓而等你来游。
我有两只饮酒的爵杯,是用上好的朱提白银铸就。
它用黄金镂刻成各种物象,雕镌的工巧比五帝三皇时的工匠睡还要绝妙。
它让那千里的鲸鱼,缩小成了螽斯一样的渺小。
还能刻出明月来,遥远而高深。
所刻的野花、野草,花叶都很细小,分不清香花与毒草。
它们绵延纠缠,就象城墙一样相互环绕。
四角都刻有芙蓉树,鲜艳的色彩都非常美丽。
那条鲸鱼可以用来比作是你,正处于各种各样的灾难当中而失去了自己的位子。
那个月亮可比作大道,鼓励你促勉努力不要懈怠。
草木的形象使我们知道天地之间,妍丑好坏都是同荣同枯的。
希望你能经常佩戴它,无论是行是止都挂在触燧之间。
等到有那么一天,希望我们有对举共饮的时刻,就象将分开的支叉合在一起一样。
全诗分四部分:
开头五十六句,叙述崔立之仕途经历。崔君才艺非凡,连中科第,轰动一时;后因进言得罪当道被罢官,穷困潦倒。飞黄腾达时,众人依附;贬黜失势后,交游稀少,乃至衣食无着。可见封建时代人情冷暖, 世态炎凉。
此下三十八句,回忆二人交谊。以赠诗答诗为主线,赞美崔君的诗艺,感谢崔君的赠礼,感叹自己身处困境,心中抑郁,不但不能写出精彩的答诗,连饮酒也提不起精神来。他们二人友谊的基础, 则是志趣相投,遭遇相同。
此下四十六句,表明自已的人生态度,以便取得共识。韩愈认为,人生短促, 转眼衰老,富贵不足美慕,名位不足留恋,应当著文章传后世,约崔君一同归隐。
最后二十四句,要用一对银杯之一赠给崔君,一则作为答礼,一则预期二人归隐后举杯对饮,畅叙友情。
这首长诗共一百六十四句,可以称为长篇巨制。在表现方法上,首先是叙述中夹杂抒情、议论,表达人生感触,挖掘生活意蕴。如“由来人间事,翻覆不可知”、“陷身泥沟间,谁复禀指伪”、“无能食国惠,岂异哀癃罢”等等生发议论,如“倡来和相报,愧叹俾我疵”,"摧肠与感容,能复持酒卮”、“不能前死罢,内实惭神只”等等抒发感情。其次,诗中善于使用比喻,有的比喻奇特,想象奇妙,有的比喻取自日常生活,一入诗境,妙趣无穷。前者如“傲兀坐试席,深丛见孤罴”、“又论诸毛功,劈水看蛟螭”;后者如“文如翻水成,初不用意为”、“连年收科第,若摘颔底须”。最后一点,诗中学习民间歌谣,从中汲取艺术营养。“童稚见称说,祝身得如斯。侪辈炻且热,喘如竹筒吹。老妇愿嫁女,约不论财赀。老翁不量分,累月笞其儿。”“刻画精妙,波澜顿挫”,借助众人的反应凸现崔君的才艺超群,可见韩愈也很重视学习民歌民谣的表现手法。

诗人韩愈资料

注释译文作者韩愈

韩愈(768年-824年12月25日),字退之,河南河阳人,自称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贞元八年,韩愈登进士第,两任节度推官,累官监察御史。后因论事而被贬阳山,历..... 查看详情>>

诗人韩愈作品: 《双鸟诗·双鸟海外来》 《琴操·别鹄操》 《赠河阳李大夫》 《琴操·岐山操》 《郴口又赠·山作剑攒江写镜》 《入关咏马·岁老岂能充上驷》 《郴口又赠·山作剑攒江写镜》 《昼月·玉碗不磨着泥土》 《花岛·蜂蝶去纷纷》 《同李二十八夜次襄城

古诗《寄崔二十六立之》的名句翻译赏析

《寄崔二十六立之》相关古诗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