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隽不疑之母》注释译文

朝代:唐代诗人:无名氏文言文:隽不疑之母更新时间:2020-01-09
注释
隽(juan)不疑:人名。
行县:巡视下属各县。
录囚徒:审查囚犯有无冤情。
辄:总是。
活:使……活。
即:如果。
或:有的人。
亡:通“无”,没有。
残:残酷。
他时:平时。
故:所以。
文中三个为依次解释为:给,与;让;做
译文
隽不疑巡视下属各县,审查囚犯有无冤情,回来后,他的妈妈总是问他:“有没有被平反的人?让几个人因平反而活命?”如果隽不疑说平反的人多,母亲就很高兴,笑着给他夹菜吃饭,说话与平时不一样。有时没有平反的人出狱,母亲就生气,因此吃不下饭,所以隽不疑做官,严厉却不残酷。
注释
①宋濂:字景濂,号潜溪,元末明初人,著有《宋文宪公全集》。
②建业:南京的古称。
③鬐鬣(qí liè):鱼的脊鳍。“鬐”同“鳍”。
④具:具备,具有。
⑤五采:即五彩
⑥腮:同“鳃”
⑦黛:青黑色的颜料。
⑧缶:瓦器,小口大腹,有盖。这里泛指缸
⑨秋隼:(sǔn)秋天高飞的鹰隼。隼,一种类似鹰的猛禽。
⑩欤(yú):语气词,表示疑问、反诘、推测等语气。
⑾抑:副词,表示推断,相当于现在的“还是”被物质所抑制。
⑿冥顽不灵:糊涂顽固不开窍。
(13)逐:驱逐
(14)畜:养
译文
我旅居南京,见有养波斯鱼的人,这鱼就是俗话叫做师婆鱼的鱼。它大小和手指头差不多,腹鳍和背鳍有五彩的颜色,两腮之上有如眉笔点上的小黑点,它们的性格骄傲凶悍善于打斗。人们分别用缶单独养着它们,折藕叶盖在水面上,喂蚯蚓或者苍蝇,鱼在荷叶侧畔悠闲地吐着泡沫。人们知道它的勇猛可以为人所用,就将大缶装满水,将波斯鱼合放在里面。它们各自竖起鳍鼓起眼睛对视,因为怒气的原因,身体拳曲得像弓一样,鳞变成了黑色。对恃很久,猛然如同秋天的鹰隼一样出击,水砰然有声,水珠溅到人们的衣服上。接连几个回合,又分开。当要分开时,如同弦上发出的箭,根本无法阻挡。后来互相纠缠,盘旋在一起难分难解。其中有一只败了,胜利者发威驱逐它。败了的鱼害怕,自己将自己抛出缶外,看它的身体已是纯白的。
我听说有血气的人必定有争斗的性格。然而这鱼,它也是有争斗的性格吗?又或者是愚蠢不开窍而至于这样吗?悲哀啊!让我悲哀的又难道只是鱼吗?

诗人无名氏资料

注释译文作者无名氏

佚名,亦称无名氏,指身份不明或者尚未了解姓名的人。源于古代或民间、不知由谁创作的文学、音乐作品会以佚名为作者名称。在汉语中,常用张三、李四、某君、某某、某甲、子虚乌有等暂时用作为无名氏的..... 查看详情>>

诗人无名氏作品: 《吴王射狙》 《初过汉江》 《忆秦娥·瑶台月》 《满江红·雪共梅花》 《子夜四时歌·夏歌》 《引声歌·天地之道》 《蓦山溪·青春三月》 《无名氏·白伫舞歌诗》 《企喻歌·男儿可怜虫》 《南岳夫人授太上宫中歌

《隽不疑之母》相关文言文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