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里相送至方山》创作背景

朝代:南北朝诗人:谢灵运古诗:邻里相送至方山更新时间:2017-06-12
《邻里相送至方山》此诗为晋宋间诗人诗人谢灵运所作。谢灵运在永初三年(四二二)七月,离开建业赴永嘉太守任。他的邻里们相送到方山,诗人写了这首诗留别。诗中表现了成行时的依依惜别之情和对朋友的劝勉,并流露了对于自己政治处境的不满。诗人通过对衰林、秋月的描写衬托离情别绪的浓重,情与景结合得较紧密、自然。临行时解缆而不发,结尾处对朋友的叮嘱,都写得感情诚挚真切,不象其他诗那么多玄言味道和雕琢痕迹。
谢灵运是晋代世家大族名将谢玄的孙子。在当时门阀制度下,他作为豪门世族的后裔,不仅拥有大量财产,而且政治上影响也很大。尽管宋武帝刘裕出身不够高贵,倚仗兵权在握才篡夺了晋室天下,做了皇帝,但他对当时的豪门世族还是要拉拢敷衍的。所以在刘宋开国以后,谢灵运虽未身居显要,却依然在朝任闲散官职,名气还是很大的。等刘裕一死,少帝即位,由于各派政治势力互相倾轧,谢灵运终于受到排挤,于公元422年(永初三年)农历七月出任永嘉(治所在今浙江温州)太守。这首《邻里相送至方山》,便是写他离开帝都建康(今江苏南京),于京城东面大约五十里的方山码头上船,与送行的亲友告别时的具体情景和思想活动的。方山,又名天印山,以山形如方印而得名。
注释
①抵役:敬奉朝命赴外地任职。只,敬也。皇邑:京城,指刘宋都城建业(今南京市)。憩(qì气):休息。瓯越:指水嘉郡。永嘉一带在汉代地属东瓯,东越王摇曾在那里建都,故称瓯越。
②解缆:解开系船的缆绳,指开船。及:乘。怀旧:留恋老朋友。
③析析:风吹树木的声响。就:靠近。皎皎(jiǎo狡):光洁的样子。
④含情:这里指怀旧之情。盈:满。遇物:指一路上遇到的衰林、秋月。
⑤积疴(ē):多年患病。疴,病。谢:绝。虑:思虑、谋求。
⑥寡欲:少欲。阙:同“缺”。
⑦资:借。此:指永嘉郡。幽栖:隐退屏居。岂伊:岂惟。
⑧日新:一天比一天进步。音尘:音信,消息。寂蔑:寂寞。
译文
自己奉王命离开京城去永嘉赴任,希望到那里后能安适地居住下来。
当船要趁着潮水解缆出发的时候,我却因留恋故人而不忍离去。
船在行驶中靠近了析析作响的凋败的树林,又看到秋月在放射着皎洁的光芒。
本来就因有怀旧之情,容易感到心中充满哀伤,现在又看到衰林、秋月,内心的悲愁就更加难以遏制了。
自己因久病而断绝了对于生活方面的追求。自己本来个人欲望就很少,所以现在并不觉得有什么不足。
我是想借永嘉郡永远隐居下去,哪里是只离开你们一年半载去做官呢!
希望你们努力做到天天进步,并经常来信以安慰我的寂寥。

诗人谢灵运资料

创作背景作者谢灵运

谢灵运(385年-433年),原名公义,字灵运,以字行于世,小名客儿,世称谢客。南北朝时期杰出的诗人、文学家、旅行家。祖籍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县),生于会稽始宁(今绍兴市嵊州市三界镇)。谢灵运出身陈郡谢氏,为东晋..... 查看详情>>

诗人谢灵运作品: 《苦寒行·樵苏无夙饮》 《石壁立招提精舍诗》 《入彭蠡湖口诗》 《登庐山绝顶望诸峤诗》 《答中书诗·中予备列》 《入彭蠡湖口》 《初去郡诗·彭薛裁知耻》 《拟魏太子邺中集诗平原侯植》 《九日从宋公戏马台集送孔令诗》 《邻里相送至方山

《邻里相送至方山》相关古诗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