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齿·去年落一牙》创作背景

朝代:唐代诗人:韩愈古诗:落齿·去年落一牙更新时间:2020-03-31
《落齿》是唐代诗人韩愈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这首诗讲述掉牙过程中韩愈的思想变化,从紧张到旷达,从恐惧死亡到乐天知命。最后与妻子玩笑,颇为风趣。这首诗既曲折有致,也明白如话,物情俱真,自得其妙。
贞元十八年(802年)韩愈《与崔群书》云:“近者尤衰惫,左车第二牙无故动摇脱去。”令据此诗曰:“去年落一牙,今年落一齿。”推断诗当写于贞元十九年(803年),公三十九岁。
注释
1.齿:《六书故》:“齿当唇,牙当车。”口中两颊生的齿叫牙,俗称大牙。前近唇者称齿。诗中牙齿互文,无别。
2.俄然:突然间,形容时间短。
3.落势:牙齿脱落的势头。
4.殊未已:还没有停止。
5.尽落:落尽,掉完。
6.始止:才停止。
7.落一时:掉第一颗牙时。
8.但念豁(huō)可耻:只觉得豁牙难看。韩愈《送侯参谋赴河中幕》诗云:“我齿豁可鄙。”意同。
9.始忧衰即死:才担心因衰老快要死了。
10.懔懔(lǐn):畏惧的样子。
11.恒在己:自己经常处于这种畏惧状态。
12.叉牙:与“权桠”义同。即参差不齐。
13.颠倒:横竖,即横竖都不舒服。
14.怯(qiè)漱水:怕用水漱口。
15.终焉舍我落,意与崩山比:最后牙齿离开我脱落寸,像山崩一样快。形容牙掉的突然。
16.熟:习以为常。
17.次第:一个接着一个。
18.倘(tǎng):假如。
19.两纪:一纪十二载,两纪二十四年。
20.指:同惰,当意向或意思差不多讲。
21.恃:维持、凭借。
22.生有涯:《庄子·养生主》:“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23.长短俱死:王羲之《兰亭集序》云:“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24.左右:左右的人。
25.谛(dì)视:仔细看。
26.庄周:名周,人称庄子,战国时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人,曾为漆国吏。所传《庄子》三十三篇,其中《内篇》七篇,历来认为是庄周自己作的。《外篇》十五篇,《杂篇》十一篇,历来认为出于后世道家假托。
27.木雁:《庄子·山木》云:“庄子行于山中,见大木,枝叶盛茂。伐木者止其旁而不取也。问其故,曰:无所可用。庄子曰:此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夫子出于山,舍于故人之家。故人喜,命竖子杀雁而烹之。竖子请曰:其一能鸣,其一不能鸣,请奚杀?主人曰:杀不能鸣者。明日,弟子问于庄子曰:昨日山中之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今主人之雁,以不材死。先生将何处?庄子笑曰:周将处乎材与不材之间。材与不材之间,似之而非也,故未免乎累。”
28.各有喜:指主人对木与雁的态度,大木、鸣雁等各得其所,比喻有牙无牙各有各的好处。
29.语讹(é):语音不清。
30.嚼:能嚼食的牙齿。
31.软:柔软的舌。
32.诧:夸耀。
白话译文
从去年开始落一个牙齿,今年又落了一个。
不久便连续落了六七个,看来落势还不会停止。
留存着的牙齿都在动摇了,看来总要到落尽才完结。
想当初落下第一个牙齿时,只觉得口中有了缺缝,怪羞人的。
及至后来又落下两三个,才耽忧年寿衰老,恐怕快死了。
因此,每一颗牙齿将落的时候,常觉得中心懔懔。
歪斜颠倒,既妨碍咬嚼,又不敢用水漱口。
可是它终究还是舍弃我而落下了,这时我的情绪好比崩塌了一座山似的。
近来已经对于落掉牙齿习熟了,落一个,也不过和上一个差不多。
现在还留馀二十多个,也有了思想准备,知道它们会得一个一个地落掉。
如果经常是每年落一个,那么还可以支持二十年。
如果一下子全部落光,那么,和慢慢地落光也是一样。
有人说,牙齿在掉了,看来生命也靠不住了。
我说人生总有一个尽头,寿长寿短,同样得死。
有人说,牙齿落空了,左右的人看了也会吃惊。
我说庄子有山木和鸣雁的比喻,我的牙齿落光了,说不定也是喜事。
说话多误,那么就经常缄默也好,不能咬嚼,那么就专吃软的东西,也同样味美。
因为歌咏落齿,就写成了这首诗,常常用它来给老妻和孩子们读读,让他们惊笑。

诗人韩愈资料

创作背景作者韩愈

韩愈(768年-824年12月25日),字退之,河南河阳人,自称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贞元八年,韩愈登进士第,两任节度推官,累官监察御史。后因论事而被贬阳山,历..... 查看详情>>

诗人韩愈作品: 《双鸟诗·双鸟海外来》 《琴操·别鹄操》 《赠河阳李大夫》 《琴操·岐山操》 《郴口又赠·山作剑攒江写镜》 《入关咏马·岁老岂能充上驷》 《郴口又赠·山作剑攒江写镜》 《昼月·玉碗不磨着泥土》 《花岛·蜂蝶去纷纷》 《同李二十八夜次襄城

古诗《落齿·去年落一牙》的名句翻译赏析

《落齿·去年落一牙》相关古诗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