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岭吊史阁部》赏析

朝代:清代诗人:舒位古诗:梅花岭吊史阁部更新时间:2019-01-15
此诗以吊史可法为核心,痛悼南明败亡的因缘与形势,多取历史上的人物事例与史可法及当时的情况对比,感情沉郁悲愤,遣辞刚决有力,是咏古诗的杰作。
首六句叙当时外有不听指挥的跋扈将军,内有残害忠良的昏君权相,天败南明,非史氏人力所能独挽危局,是全诗总纲。“豹皮”四句写史可法的风骨和志节。《明史》本传记史氏在扬州城破后自杀未死,即被清兵所执,抗节被害,未能遂马革裹尸之愿,而芳名永垂千古。本传又载:“可法素善饮,数斗不乱,在军中绝饮。”故四句所咏,均有事实可按。“一江”四句叹南明政权腐败,江上毫不设防,遂使扬州史可法的孤军如棋中被打劫提掉的死子,十里珠帘的扬州城因此被清军屠戮一空,史称“扬州十日”之屠,名城面目全非。“死即”以下六句赞史可法的大节与南明的下场,言史氏殉国而死,可在地下不愧对其师左光斗,而羞做叛降之臣洪承畴的遗臭万年,使扬州因此还能留得若干光彩。并以南宋奸佞贾似道喻南明权臣马士英、阮大铖辈,以南朝陈后主之亡国被俘喻弘光帝朱由崧的命运。比喻贴切生动,悼古之情遥深。最后四句以蔡邕的典型犹存喻后人对他的怀念,其部下传述其殉国事迹亦能载入青史;而结以“吹箫”两句,邀足题中“吊”字,“拂藓看碑”,无限遗恨,用羊祜堕泪碑典,熨帖而又情深。
全诗叙事抒情,交错成文,而结构严整,无懈可击。
《杨花诗》是清代诗人舒位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诗的前四句描述春天将尽,杨花飘落之景,后四句感叹杨花的飘零,同时抒发对杨花的同情。这首诗的巧妙之处在于,诗人写杨花,实际是描写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生活无着的歌伎以及她们不幸的命运,并写出了她们高洁的情怀。诗句用典融化无痕,描绘处幽秀隽美,比拟处双关巧妙,是咏物抒情中的传神佳构。
作者是直隶大兴(北京市)人,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作者侨居湖州。眼看柳絮纷飞,春光老去,作者很想念自己的故乡。所谓“江南虽好是他乡”,不由得让人有天南地北异乡之感,于是作下此诗遣怀。

诗人舒位资料

赏析作者舒位

舒位(1765-1816)清代诗人、戏曲家。字立人,号铁云,自号铁云山人,小字犀禅。直隶大兴(今属北京市)人,生长于吴县(今江苏苏州)。乾隆五十三年举人,屡试进士不第,贫困潦倒,游食四方,以馆幕为生。..... 查看详情>>

诗人舒位作品: 《黔苗竹枝词·蔡家苗》 《黔苗竹枝词·红苗》 《黔苗竹枝词·西苗》 《紫姜苗·洞门侧侧掩莱芜》 《黔苗竹枝词·阳洞罗汉苗》 《卧龙冈作·谈笑巾韝想定军》 《黔苗竹枝词·牂柯蛮》 《西南夷·嫁得槃瓠不自由》 《木老·放鬼才过七七期》 《暑甚偶然作·挥扇尚不足

古诗《梅花岭吊史阁部》的名句翻译赏析

《梅花岭吊史阁部》相关古诗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