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令公少年行》简析

朝代:清代诗人:龚自珍古诗:能令公少年行更新时间:2018-10-26
龚自珍生平奇丽之作颇多,而最奇丽者莫过于这首诗。“奇丽”有二义:一层指形式。如题目为“行”,是拟乐府体,而独具心裁地采用“柏梁体”句法,一句一韵,一韵到底,密栗险峻;又如辞藻运使之异采纷披,或古澹,或兀奡,或窈窕,或浑茫,予人行于山阴道上,目不暇给、美不胜收之感;另一层则指其内容奇妙炫丽。
此诗作于1821年(道光元年)内阁中书任上。前一年秋,作者尝有“戒诗”之举,本年考授军机章京未果,“怒”而破戒,此后数年之作即名为《破戒草》以记之。面对个人的失志与末路,尤其出于对黯淡污浊的官场之强烈厌恶,作者驰骋奇情壮采,写下这首“隐逸”生涯的颂歌。
隐逸是中国古典诗歌创作的主题之一,所谓“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文化积淀与影响皆极厚重。自来佳篇横出,蔚为大宗。在如此坚厚的积累之上,龚自珍能更进一步,冲破窠臼,写出这篇集隐逸文化大成之作品,其魄力才情实值得钦羡。在这首诗中,作者将山林湖海之隐、金石书画之隐、茶烟口腹之隐、禅悦风情之隐……举凡文化传统中出现过的隐逸形态全部打叠一气,在笔底整合结构出一个“浩浩乎如冯虚驭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般的奇异炫丽的精神世界,透过字里行间的飞扬飘逸、雄放惬意,其底里乃是怅惘、绝望、黑暗中的一种变形自救,一种苍凉、灭寂之感栩栩然盈于纸上。他总结了那一时代知识群体所能梦想出的最为适情放逸的境界,同时又无异于宣布这一切都只能是镜中花、水中月,之所以还津津乐道不过是为了“怡魂而泽颜焉”。
《送钦差大臣侯官林公序》的作者是清朝的龚自珍,作品的体裁是散文。这篇文章是作者为了支持禁烟,在林则徐即将出发前送给他的,希望能为禁烟事业的胜利提出一点建议。

诗人龚自珍资料

简析作者龚自珍

龚自珍(1792年8月22日-1841年9月26日),字璱人,号定庵。汉族,仁和(今浙江杭州)人。晚年居住昆山羽琌山馆,又号羽琌山民。清代思想家、诗人、文学家和改良主义的先驱者。龚自珍曾任内阁中书、宗人府主事和..... 查看详情>>

诗人龚自珍作品: 《已亥杂诗·半生中外小迴翔》 《长相思·海棠丝》 《高阳台·南国伤谗》 《自写寒月吟卷成续书其尾》 《己亥杂诗·瑰癖消沉结习虚》 《己亥杂诗·此身已作在山泉》 《已亥杂诗·去时栀子压犀簪》 《退直诗·一翠扑人冷》 《桂殿秋·明月外》 《己亥杂诗·此去东山又北山

古诗《能令公少年行》的名句翻译赏析

《能令公少年行》相关古诗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