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鹊踏枝·几日行云何处去》鉴赏

朝代:五代诗人:冯延巳古诗:鹊踏枝·几日行云何处去更新时间:2018-03-22
这首词从字面看,是描写一女子对她游荡在外的丈夫久久不归既埋怨又难以割舍的缠绵感情。从一开头的“行云何处去”到最后的“梦里无寻处”,女主人公的情感始终在怨嗟与期待、苦闷与寻觅的交织中徘徊。作为一首优秀的闺情词,由于抒情的深刻与典型,往往容易唤起人们更广泛的联想,因而这首词中所抒发的“忠厚缠绵”之情,似乎也概括了更广泛的人生体验。
词写闺怨。上片以飘荡不归的行云,比作浪子。
“几日行云何处去?忘却归来,不道春将暮。”这三句是闺中少妇的幽怨之词,表现出她对情郎的惦念。这里以“行云”比喻在外四处游荡的情郎,非常形象贴切。“忘却归来,不道春将暮。”,“春将暮”字面上是指春光将尽,亦指女子的美好年华将逝,这两句为女子的自问自答之词,充满无穷悲叹:美好的春光将要逝去了,而情郎却仍不见归来。
“百草千花寒食路,香车系在谁家树?”“百草千花”,用辞也典丽双关,暗中包括那些招蜂引蝶的女人,颇带鄙薄意识。“香车”,代丈夫的行踪。车子停在谁家树下,意指丈夫在谁处冶游。这样写,既切合女主人公倚楼眺望的情景,又形象鲜明,情思宛转,耐人反复寻味。
下片则写闺中少妇的孤独与凄苦,她眼含泪水,倚立楼头,不免如痴如呆,独自念念叨叨。
“泪眼倚楼频独语。双燕来时,陌上相逢否?”她想到自己的丈夫在外纵行放荡,心中是多么的悲伤呀。“泪眼”写其忧伤;“倚楼”写她对丈夫的盼望;“频独语”三字,把女主人公那种伤心欲狂的精神状态清晰地刻画出来。“双燕”两句是她的询问,她频频问那归来的双燕是否见到自己的夫君。燕子无情,怎听得懂她的言语,这一问极写女主人公之痴。
“撩乱春愁如柳絮,依依梦里无寻处。”问燕燕无语,这令她多么惆怅,多么悲痛,心中那春愁顿时如柳絮一般,凌乱无序。这里词人以柳絮喻愁,将无形之愁具体化,极写其纷乱。“悠悠梦里无寻处”,既然他不归,她又那般惦念着他,那么便到梦里将他寻觅吧,但梦却那般悠长,令她茫然而不得寻觅。这最后两句写得千回百转,情意缠绵,形象地表达了女主人公的哀怨与痴情。
这首词连用了三个问句:“几日行云何处去?”“香车系在谁家树?”“双燕飞来,陌上相逢否?”一次比一次问得更迫切,从而描绘出女主人公越到后来越濒近绝望的心情。这是一种层层加码式的手法。双燕尚懂得归来而人却不知,离愁被春光撩拨得像悠悠扬扬的柳絮,漫天飞舞,使你在梦里也觅不到踪迹。作者以轻灵缥缈之笔写朦胧梦境,怨而不怒,蕴藉深婉,可谓别开新境。
《鹊踏枝·梅落繁枝千万片》是南唐词人冯延巳所作的一首词。这是一首写思妇闺怨的艳词。上阕开头三句写眼前之景,构成凄艳惊人的意境。写景实写离情也。“昨夜笙歌容易散”写忆中饯行宴会的草草结束,正写人之“帐饮无绪”,愁闷有加。下阕写登楼翘望盼归,然而春寒袭人。四周山围,归雁过尽,暮蔼沉沉,写历时之久,寓离恨之深。最后“思量遍”三字,含蕴不尽,情自深远。词人借这名女子抒发了一种情场失意的伤感之情,同时又表达了对“盛宴终散”、“人生无常”的感慨。写作手法上虽没有附会什么比兴,多是直抒其情,愈是别后“思量遍”,愈惜当时的“容易散’’,这种心理转换在这首词中表现得巧妙而酣畅。风格上具有较浓郁的感伤气息,形成一种哀愁之美。
这首词的具体创作年代已不详。冯延巳作为两朝元老,从四十四岁开始作宰相到五十六岁最后一次罢相,十二年中间四次罢相。他作为宋齐丘的亲密党友,有心建树,却因为特定时代文化差异等原因,时常受到同僚的弹劾、讥讽。如江文蔚上表请求斩杀以他为首的“四凶”,孙晟讥刺他“可惜金盏玉杯盛狗屎”。他一生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内心深处原本郁积着悲凉的生命意识,全都反映在词作中了。冯延巳借这首词来抒发自己“忧生念乱”之情,他词作中的主人公往往是代他自己而发言的。

诗人冯延巳资料

鉴赏作者冯延巳

冯延巳(903年-960年),又作冯延己、冯延嗣,字正中,五代江都府人。五代十国时南唐著名词人、大臣,仕于南唐烈祖、中主二朝,三度入相,官终太子太傅,卒谥忠肃。他的词多写闲情逸致,文人的气息很浓,对北宋初期的..... 查看详情>>

诗人冯延巳作品: 《采桑子·小堂深静无人到》 《南乡子·细雨泣秋风》 《醉花间·林雀归栖撩乱语》 《采桑子·洞房深夜笙歌散》 《鹊踏枝·六曲阑干偎碧树》 《南乡子·细雨泣秋风》 《句·卐字回廊旋看月》 《酒泉子·庭树霜凋》 《莫思归·花满名园酒满觞》 《三台令·南浦

《鹊踏枝·几日行云何处去》相关古诗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