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李材叔知柳州序》创作背景

朝代:宋代诗人:曾巩文言文:送李材叔知柳州序更新时间:2018-03-12
《送李材叔知柳州序》是北宋文学家曾巩所作的一篇送别赠序。作者以议论的形式,指出某些官吏只图个人安逸、名利,到偏远的越地作官不愿久居,因而导致那里越加落后的原因,并列举事实对辩护这种陋习的错误论调作了有力的批驳,最后满怀深情地鼓励和希望友人李材叔以其超群出众的才干治理柳州,做出政绩,改变那里的落后面貌,为偏远的越民带来实惠和利益。全文描叙议论均能生动活泼,清新可诵,感情充沛。
《送李材叔知柳州序》具体创作时间待考。作者好友李材叔与其兄李公翊同年登第,后又同入秘书省任著作佐郎,又同时外放广西。李材叔知柳州,李公翊知象州。作者遂写了这篇赠序,以为赴任的慰勉之词。
注释
李材叔:名献卿,曾知阆州,作者的友人。
南越:古国名,在今广西一带地区。
中州:中原地区。
逆:有预先猜度之意。
倾摇解驰:意指心志动摇不定,政令松驰懈怠。
尔:这样。
中国:指建立在中原地区的汉族政权。
抚循:同“拊循”,抚慰。
闽(mǐn):建立在福建地区的古国名。
蜀:建立在四川盆地的古国名。
夷:古代用以泛指四方的少数民族。
陋:粗鄙野蛮。
治教:实行仁政措施,进行礼乐教化。
安行:安全便利。
闽溪、峡江、蜀栈:泛指道路险阻难行之地。
不测:不可揣度、探测的,意为不安全。
谙(ān):熟悉。
累岁:多年。
绝于天下:天下少有。
熏蒸渐泽:比喻经过较长时问的礼仪教化和潜移默化的影响,仁义道德思想逐渐深入人心。
专:单独掌握,文中指任一州的宫长,掌一州的大权。
令:假使。
涤(dí):清除。
颖然:聪颖不凡、出类拔萃的样子。
迈:超过。
象州:地名,在今广西中部地区。
致其政:推行政令教化。
施之速:施行政令迅速快捷。
势之便:形势局面方便有利。
也夫:表感叹的语气助词。
白话译文
谈论世事的人纷纷说南越地区偏僻又遥远,那里的风俗习惯与中原大不一样。所以派去做官的人都不打算长期在那里供职,总是车船还没上路,就已经扳着手指头在计算应该返回的日期了。又都把那个地方的官职看成低一等,认为不值得认真干一回。他们预先自作筹划竟像这样,因而到任后,全都偏斜动摇,懈怠松弛,没有忧劳和勤勉的心思。这种官场习气自古以来就这样。否则的话,为什么从越地同中原建立起密切联系已经一千多年了,但是号称确能安抚那里百姓的官员,只有那么几个人呢?以前的越地同闽地、蜀地一样,最初都属于蛮夷聚居区。闽地、蜀地现在都已经改变了,而越地偏偏还保留着一些陋习,难道是越地习俗根本就改变不了吗?原因是来这里做官的人没有谁尽到他治理教化的责任啊!唉,这也是越地百姓的不幸啊。
到越地做官的那些人,不明白由京师开封抵达越地,水上陆上的道路行走都很安全,不像闽地的溪流、通过三峡险段的长江、蜀地的栈道会出什么意外。如此看来,被朝廷权衡委任的官员选分到远方地区,这里不是唯独最好吗?这里的风俗习惯,我对它很熟悉,同中原也不是差别很大。日常生活,照样不违反一般常规,未曾会生什么别的病。如果违反一般常规就算在中原难道能不生病吗?越地物产丰饶,果木有荔枝、龙眼、香蕉、柑橘、橄榄,花种有素馨花、山丹花、含笑花等种类,食品有海产各种物品,有多年的老酒陈醋,都在全天下独一无二。百姓中打官司的很少,喜好嬉戏娱乐。在这里做官的人只因他没有长期供职的心思,因此就说这地方不能干。如果他具备长期供职的心思,如何就不能干呢?
古时候的人掌管一个乡或一个县,他那道德、仁义、恩惠、慈爱还足够用来对乡民或县民熏陶升发,浸润洒布。现在统辖范围大的独掌一个州,怎么能把那官职看成低一等而不认真干一回呢?让这些人获知我的主张而思索一番,人人都树立起长期供职的思想,又不把那官职看成低一等,替越地百姓洗刷掉他们的粗鄙习俗而把他们驱使到大治上来,处于闽地、蜀地之上,没有百姓真不幸的慨叹。这番事业在一千多年以外干出来,那么它本身所得到赞誉的大小,就可想而知了。但是,不是他那才干锋芒崭露、远远超过众人的人士,却做不到这一步。在南方做官的人太多了,我深深明白他那才干锋芒崭露、远远超过众人,而且能行用我的主张的人士,只有李材叔罢了。
李材叔早年就与他的兄长李公翊在同一年做官,一起通过推荐人出任县令,升入秘书省,担当著作佐郎。现在李材叔出任柳州知州,李公翊出任象州知州又都在同一时间,才干也差不多。这样看来,二州交相使州致达到极点,它那施布的迅速,形势的近捷,能够讲得过来吗!恐怕真是越地百姓的幸运啊!恐怕太值得庆贺啊!

诗人曾巩资料

创作背景作者曾巩

曾巩(1019年9月30日-1083年4月30日),字子固,汉族,建昌军南丰(今江西省南丰县)人,后居临川,北宋散文家、史学家、政治家。曾巩出身儒学世家,祖父曾致尧、父亲曾易占皆为北宋名臣。曾巩天资聪慧,记忆力超群,幼..... 查看详情>>

诗人曾巩作品: 《和酬赵宫保致政言怀》 《郡斋即事·画戟森门宠误蒙》 《甘露寺多景楼》 《秋怀·流水寒更澹》 《谷隐寺·岘南众峰外》 《诗一首·食肉遗马肝》 《汉阳泊舟·暂泊汉阳岸》 《郡楼·满眼青山更上楼》 《秋日·阴气先赢纵秋热》 《二月八日北城闲步

《送李材叔知柳州序》相关文言文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