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岳·南岳配朱鸟》赏析

朝代:唐代诗人:杜甫古诗:望岳·南岳配朱鸟更新时间:2017-03-30
这首诗深刻描写了山岳之势和神异,并且对祭祀天地之礼加以议论,加入了诗人对世事的哀叹和忧郁。
“南岳配朱鸟”,表面上看只是起兴,因为朱雀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南方之神,唐代统治者认定的南岳真形图也是朱雀,并因此而作为南岳衡山的山徽。而南岳风景“南岳独如飞,朱鸟展翅垂云大。四旁各展百十里,环侍主峰如辅佐”,第一句就不只是起兴而已,同时也是写实。同样,“鸿洞半炎方”也是虚中有实。鸿洞,弥漫无际之谓。历来,南岳有七十二峰、周遭八百余里之说。说它弥漫了半个南方,固然属于夸张,但这种连延不断的景象却只有站在最高峰顶上才能看到。实际上,这句话与说东岳“齐鲁青未了”,是用同一种手法,表达相同的意思。“巡狩何寂寥,有虞今则亡”,则通过自有虞氏以来历代帝王制定的巡狩南岳的礼仪也久不施行的曲笔,反映了国家处在多事之秋,皇帝无暇顾及。这两句还照应着上文。“祝融五峰尊,峰峰次低昂。”寥寥十字,把衡岳七十二峰尊卑次第,远近高低,囊括无遗。境界何其阔大、雄奇。此等手笔,非大家不能为之。次低昂”,真是把众峰朝祝融给写活了,使人感觉如在目前。“紫盖独不朝,争长山业相望。”一个“独”字,将紫盖峰昂首不屈的气概表现得淋漓尽致。从写作手法上讲,更收倒绾前文之功,意谓上文之“峰峰”都是朝向祝融。炼字炼到此种程度,何只一字千金,不知省却了庸俗辈多少笔墨。“有时五峰气,散风如飞霜。”这两句表现的是一种小范围的灵动、秀美,给人一种身临其境之感。尤其“有时”二字,更给人一种细分时间段的感觉,只有当人处在一个较长时间内观看某一事物时才能产生此种感觉。“三叹问府主,何以赞我皇”。叹国无仁政,叹世无仁君,叹空有忧国忧民的志士仁人,南岳神灵啊,怎样才能使我皇成为尧舜一样的人?牲玉之荐只是沿袭旧俗,决不能换来国家的祥瑞。因为,“皇天无亲,惟德是辅”,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神灵只临有德之邦,神灵只近勤政爱民之君。
此诗写得雍容肃穆,情思婉约,与之前的望岳诗有很多相异的地方。诗作起于祀典,结于祀典,但旨归不在祀典。作者在这首诗中主要想表达的宗旨和思想,是效仿尧舜时代施行仁政。诗中无不处处反映出时世的凋敝、国家的衰颓。无奈之下,杜甫也只能向岳神发出“神其思降祥”的祈求了。“诗史”之誉于此可见一斑。
《望岳》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是一首失意之作。作者饱历忧患方得重返朝廷,一朝不慎获罪被贬,因此诗中流露出失意徬徨之感。
这首诗首联点明仰望华山之意,写出了华山的崇高和尊严;颔联写诗人极想攀登华山,营造了神话境界;颈联写华山险峻难登;尾联以景抒情,写欲到华山绝顶求仙问道,以排遣内心苦闷,发出心灵深处的深沉感慨。这首诗想象奇特,融入神话,创造了一种神奇的艺术境界。全诗语言朴实,笔力老成,风格自然。
这首诗作于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六月。自天宝乱来,作者饱历忧患方得重返朝廷,而今因宰相房琯败绩丧师于陈涛斜被罚,抗疏救之而获罪被贬为华州(今陕西华县)司功参军。人至中年,除了官拜左拾遗一年境遇较佳,一直极备艰辛。政治上的失意,使杜甫心情十分郁闷,他经常眺望西岳华山,不禁浮想联翩,写下了这首七言律诗,诗中流露出失意徬徨之感。

诗人杜甫资料

赏析作者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 查看详情>>

诗人杜甫作品: 《丁香·丁香体柔弱》 《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十首其一》 《送李功曹之荆州充郑侍御判官重赠》 《远游·贱子何人记》 《观薛稷少保书画壁》 《阙题·三月雪连夜》 《过故斛斯校书庄二首》 《别蔡十四著作》 《阌乡姜七少府设脍戏赠长歌》 《院中晚晴怀西郭茅舍

古诗《望岳·南岳配朱鸟》的名句翻译赏析

《望岳·南岳配朱鸟》相关古诗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