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栖曲·绣帐罗帷隐灯烛》注释

朝代:南北朝诗人:徐陵古诗:乌栖曲·绣帐罗帷隐灯烛更新时间:2020-10-03
(1)卓女:指汉卓文君。红粉:妇女化妆用的胭脂和铅粉。化妆。借指美女。期:期待。胡姬:原指胡人酒店中的卖酒女,后泛指酒店中卖酒的女子。沽酒:卖酒。从市上买来的酒;买酒。沽,买,卖。论价:议定价格。讨论价格。风流:洒脱放逸;风雅潇洒。杰出不凡。荀令:荀彧为尚书令,故称荀令。东汉末年著名政治家、战略家,曹操统一北方的首席谋臣和功臣。《襄阳记》:“刘季和性爱香,尝上厕还,过香炉上,主薄张坦曰:‘人名公作俗人,不虚也。’季和曰:‘荀令君至人家,坐处三日香,为我如何令君?而恶我爱好也。’”儿郎:青年,小伙子。偏:表示出乎意料或与意愿相反。很,最,特别。傅粉:搽粉。傅,使附着。复:又。再。薰香:熏蒸香气。
(2)绣帐:绣花的帷帐。罗帷:轻软有稀孔的丝织品制成的帷帐。灯烛:油灯和蜡烛。一夜千年:一夜胜似千年。犹不足:犹感觉不足。唯憎:唯有憎恨。无赖:无聊。谓多事而使人讨厌的。汝南鸡:古代汝南所产之鸡,善鸣。汝南郡周代属于蔡国和沈国的辖地。西汉高帝二年(前205年)始建汝南郡,郡治在上蔡。现今河南驻马店地区。天河:即银河。未落:没有落下。犹:就。仍然。争啼:竞争着啼叫。
这首歌的大意是:东边天际渐渐亮了起来,但夜空中星星依然明亮地闪烁着,汝南晨鸡站在高台上开始鸣叫。这时,汝南宫中专门设置的鸡鸣卫士们开始列队高唱《鸡鸣歌》。
一曲终了,记录时间的沙漏也漏完了,城里家家户户的女主人已经起床,把化妆用品从妆盒中拿出来。此时,月亮和星星都从天空中淡去。天已大亮,城里的家家户户传出钥匙开门的声音,而宫中城墙上面到处都是飞翔的乌鹊。
这首《鸡鸣歌》还有一段题注,十分详细地记载了此歌的出处:“乐府广题曰:汉有鸡鸣卫士。主鸡唱宫外,旧仪。宫中与台并不得畜鸡,昼漏尽,夜漏起。中黄门持五夜,甲夜毕传乙,乙夜毕传丙,丙夜毕传丁,丁夜毕传戊。戊夜为五更。末明三刻,鸡鸣卫士起唱。晋太康《地记》曰:后汉固始、鲖阳、公安、细阳四县卫士习此曲:于关下歌之,今鸡鸣歌是也。然则此歌盖汉歌也。”
这段文字翻译过来就是:乐府广题上说:汉朝汝南城专门设有鸡鸣卫士,每天早晨负责在宫墙外高唱《鸡鸣歌》,这是当时的礼仪,宫中与亭台则不能养鸡。当时,宫中记录时间都用沙漏。白天的沙漏漏完之后,夜间的沙漏开始工作。在宫城外的黄门有卫士值班专门管理沙漏,他们把夜分成五个时段,卫士甲值完班就传给乙,乙值完班就传给丙,丙再传丁,丁再传给戊。等戊值班时已到五更时分,此时鸡鸣卫士们开始列队起唱。
而有关这首歌的内容,晋太康《地记》专门做过注解,说后汉时,汝南郡所属的固始、鲖阳、公安、细阳四县卫士们都习此曲。当时刘邦与项羽在垓上决战,所唱楚歌就是这个《鸡鸣歌》,也正是这首楚歌盖住了汉歌。这便是四面楚歌的来历。

诗人徐陵资料

注释作者徐陵

徐陵(507-583年),字孝穆,东海郡郯县(今山东郯城县)人。南朝著名诗人和文学家,戎昭将军、太子左卫率徐摛之子。早年即以诗文闻名。八岁能撰文,十二岁通《庄子》、《老子》。长大后,博涉史籍,有口才。梁武帝..... 查看详情>>

诗人徐陵作品: 《陇头水·别涂耸千仞》 《奉和咏舞诗·十五属平阳》 《关山月·月出柳城东》 《奉和山池诗》 《奉和山池诗·罗浮无定所》 《玉台新咏序》 《咏雪诗·琼林玄圃叶》 《走笔戏书应令诗》 《关山月·关山三五月》 《山池应令诗

《乌栖曲·绣帐罗帷隐灯烛》相关古诗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