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重胤传》注释译文

朝代:五代诗人:刘昫文言文:乌重胤传更新时间:2018-09-12
乌重胤,是潞州的牙将。元和年间,王承宗反叛朝廷,朝廷派军队加以讨伐。潞州节度使卢从史虽然已经出兵,但暗中与王承宗互通消息。当时神策军行营吐突承璀与卢从史的军队相近,他与乌重胤谋划到卢从史的营帐抓捕他。这天,乌重胤全军戒严,潞州军队没有敢轻举妄动的。唐宪宗嘉奖乌重胤的功劳,封他为潞州府左司马,升任怀州刺史,兼任河阳三城节度使。后来恰逢讨伐淮州、蔡州,朝廷命令乌重胤逼近叛军边境,又将汝州划归给河阳。自从朝廷军队征讨淮西开始的三年间,乌重胤与李光颜互为犄角,互相配合,经过大小一百多次战斗,最终吴元济被杀。乌重胤因功加封检校尚书右仆射,接着转任检校司空。蔡州将领有一个叫李端的,渡过溵河投降乌重胤。他的妻子被叛贼抓住绑到树上,将她的肉切成小块一块一块地吃掉,一直到死,在将要断气时,还高喊她丈夫道:“好好侍奉乌仆射!”乌重胤得人心就像这样。 
元和13年,乌重胤代替郑权任横海军节度使。他已经到节镇后上书给皇帝说:“我认为河朔能抗拒朝廷命令,其中原因大概可以知道,这就是刺史失掉职权,反使节度使掌管兵权。如果刺史各自守其职分,又有节镇的兵权,那么节帅即使有安禄山史思明之类的奸人,怎敢占据一州而叛乱呢?河朔60年来之所以抗拒朝廷命令,只是因为剥夺了刺史、县令的职权,而节帅自己作威作福的缘故。我所管辖的德、棣、景三周,已下发公文归还各刺史的职权,应当在各州的士卒,全部交给刺史收管。另外景州本来是弓高县,请废州为县。归化县本来是集镇,请废除归化县依旧隶属德州”。皇帝下诏全部听从。从此法律制度修缮建理,各自守着自己的名位和身份
等到驻军深州,乌重胤认为朝廷处置失当,由于贼军正在逼近,不敢轻易进取,所以观望了几个月。穆宗急于谋杀叛贼,于是用杜叔良代替乌重胤,让乌重胤任检校司徒,兼兴元尹,充任山南西道节度使。后来将他召到京城。又以本官任天平军节度使和郓、曹、濮等州观察等使。李同捷占据沧州,请求继承父亲职位。朝廷不允许。议论者认为李同杰抗拒王命,想要用重臣去代替。于是乌重胤被改任兗海,加授太子太师、平章事。并且兼任沧景节度使。依旧划分齐州隶属沧景。朝廷这样做大概是希望不劳驾官军而达到平定叛贼的目的。制诏发出的第十天,乌重胤去世了,追赠太尉。
乌重胤出身行伍,等到做了长官统率,又忠心侍奉皇上,能够和士兵同甘共苦,所到之处都立下战功,但不曾自我夸耀过。而且善待宾客僚属,礼节也一样周到,当时的名士都情愿依附他。他去世那天,有二十多名将士割下自己大腿上的肉来作为祭奠,即使是古代的名将,也没有超过他的。
裴胄,字胤叔,他的祖先是河东闻喜人,如今世代都葬在(定居)河南。裴胄考中明经,出仕填补太仆寺主簿。正值二京陷落,裴胄逃避到其他地方。叛乱平定后,授予秘书省正字,多次转任为秘书郎。陈少游任陈郑节度留后,奏请裴胄试任大理司直。陈少游被罢免后,陇右节度李抱玉奏请授予裴胄监察御史,他做得也不得意,于是就辞官回乡。陈少游任宣歙观察使,再次征召他入幕府,李抱玉很怒恼,上奏贬裴胄为桐庐县尉。浙西观察使李栖筠很有威望,虚心礼遇士人,幕府中广泛选用有才之士。观察判官许鸿谦有学识,李栖筠经常为他设专席,遇事常向他咨询;崔造等人都是出于他的推荐,许鸿谦一见到裴胄,十分器重他,就向李栖筠推荐,于是李栖筠奏请授予裴胄大理评事、观察支度使。代宗鉴于元载毁坏扰乱朝纲,征召李栖筠入朝,内定授予他为御史大夫,正准备重用,元载倚仗权势,让李栖筠担任顾问检举之职,二人相处不和。等到李栖筠去世,裴胄护送李栖筠的灵柩返回洛阳,众人认为他这样做很危险,裴胄坦然行事,无所顾忌。不久任行军司马,迁宣州刺史。杨炎刚当上宰相,坚决要为元载报仇,所有元载政敌的党羽无一幸免。适逢裴胄的一个部下将裴胄为官多年积攒的杂俸等钱贪污了,杨炎命酷吏员宇深查此事,裴胄被贬汀州司马。不久征召入朝担任少府少监,授予京兆少尹,因此官名犯父亲名讳而不就任,改任国子司业。升迁湖南观察都团练使,移任江南西道观察都团练使。先前江西观察使李兼裁减南昌军一千多人,收回部分资金粮食,作为月进献给朝廷,裴胄到任后,奏明事件的本末,取消了月进。适逢荆南节度樊泽移军镇守襄阳,宰相正商议替代人选,皇上首先提出由裴胄代替樊泽。裴胄一贯简俭,当时各道节度观察使竞相盘剥百姓增加赋税,以进奉为名,制作奇锦异绫。另外如有宦官前来宣读诏命,总是竭尽公家钱财来博取他们的欢心。裴胄对待他们很有分寸,都不过数金,除常规的赋税之外没有横征暴敛,设宴慰劳时也不过三爵酒,从不狂饮(纵情)作乐。当时的武将都蓄养了许多杂役宾客,这些宾客微有过失就奏请流放或处死。裴胄出身于书生,奏请将书记梁易从贬退,君子鄙视他招纳废退宾客不按礼法行事,众议也批评他。裴胄于贞元十九年十月去世,时年七十五岁,追赠右仆射,谥号为成。

诗人刘昫资料

注释译文作者刘昫

刘昫,五代时期政治家、史学家,字耀远,涿州归义人。后唐庄宗时,太常博士、翰林学士。明宗即位时,加兵部侍郎,迁端明殿学士。长兴三年,拜中书侍郎兼刑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后唐废帝入立,迁吏部尚书、..... 查看详情>>

诗人刘昫作品: 《程千里传》 《唐休璟传》 《王维传》 《刘德威传》 《冯立传》 《高力士传》 《柳宗元传》 《高适传》 《公权传》 《王义方传

《乌重胤传》相关文言文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