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不畏虎》前言

朝代:宋代诗人:苏轼文言文:小儿不畏虎更新时间:2017-03-24

《小儿不畏虎》出自北宋文学家苏轼《东坡全集》,主要讲有个妇人白天将两个小孩留在沙滩上,自己去河边洗衣服。老虎从山上跑来,妇人慌忙潜入水里躲避老虎,两个小孩仍然在沙滩上自在嬉戏。老虎盯着他们看了很久,甚至用头顶触碰他们,想让其中一个(感到)害怕,可是小孩很天真,竟然不知道害怕,老虎一会儿也就离开了。

词义
1、 浣衣:洗衣服。
2、自若:神情不紧张。
3 、庶几:差不多,有那么一点。在这里是“希望”的意思。
4 、意虎之食人 意:估计。
5 、虎熟视久之 熟: 仔细。
6 、至以首抵触 首: 头。
7 、虎亦寻卒去 卒: 最终。寻:副词,随即,不久。去:离开
8 、仓皇:匆忙而慌张。
9 、惧:害怕 。
10 、被:施加,给......加上。
11 、意:估计,推断。
12、置:安放。
14、驰:向往。这里指:老虎从山上(往沙滩)跑下来。
15、避:躲避
16、痴:此指无知识。
17、昼日:白天
翻译重点句子
①意虎之食人,先被之以威;而不惧之人,威亦无所施欤!
译文: 估计老虎吃人,总是先用其威风施加在别人身上;可是对于不害怕的人,它的威风也就没有施展的地方了!
②虎熟视久之,至以首抵触,庶几其一惧。
译文: 老虎仔细地盯着他们看了很久,甚至用头来触碰他们,希望其中一个能够感到害怕。

诗人苏轼资料

前言作者苏轼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仙。汉族,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 查看详情>>

诗人苏轼作品: 《西新桥·昔桥本千柱》 《书晁补之所藏与可画竹》 《赠孙莘老七绝》 《追饯正辅表兄至博罗赋诗为别》 《水调歌头·公旧序云:欧阳文忠公尝问余:琴诗何者最善?答以退之听颖师琴诗。公曰:此诗固奇丽然非听琴乃听琵琶诗也。余深然之。建安章质夫家善琵琶者乞为歌词。余久不作特取退之词稍加檃括使就声律以遗之》 《南歌子·湖景》 《和陶归园田居·坐倚朱藤杖》 《南溪之南竹林中新构一茅堂予以其所处最为深》 《夜饮·短衫压手气横秋》 《读开元天宝遗事

《小儿不畏虎》相关文言文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