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鸳鸯湖棹歌·穆湖莲叶小于钱》赏析

朝代:清代诗人:朱彝尊古诗:鸳鸯湖棹歌·穆湖莲叶小于钱更新时间:2017-06-20
新生的莲叶小于铜钱,垂柳拂水不碍船行,让诗人倍感新奇;雨后的两岸新苗,夕阳映照下的潺潺沟水让诗人感受到无限生机。诗不仅摹写出一幅绝美的穆湖风景图,也透示出诗人对乡村美景的由衷喜爱。第二首描写苏州横塘地区风情。首句点时节并写天气,谷雨时节,斑鸠欢叫,雨霁天晴,令人心旷神怡。后三句写所见,“横塘游女荡船回”,情景悠闲而活泼,桃花飘落,浴蚕留种,竹笋拔节生长,春归燕子飞翔,既富乡村特色,又显勃勃生机。
朱彝尊所作《棹歌》熔地名、人物、出产、典故于一体,描写的虽然只是嘉兴地区的风情,但提供的社会生活领域却相当广阔,特别是反映了明末资本主义萌芽时期嘉禾平原的现实,历来被认为“可补方志所未备者”,在艺术上代表了朱氏清新自然的诗歌风格。
周作人在《关于竹枝词》一文中,称竹枝词在“元明之间所作亦不少,唯清初朱竹垞的《鸳鸯湖棹歌》出,乃更有名,竹枝词盛行于世,实始于此”。由于棹歌源出于民间,为船工行船时所唱的歌谣,因此《棹歌》在创作上很注意汲取、采纳形象生动的民间口语,并运用了"双关"、"谐音"等民歌创作手法,琅琅上口,易于记诵,雅俗共赏,是对刘禹锡革新民歌竹枝词的继承和发展,为当时的诗坛吹来了一缕清风。表达了当时他内心希望向往还有对当时社会无奈。
①雨花台:在南京聚宝门外聚宝山上。相传梁云光法师在这里讲经,感天雨花,故称雨花台。雨,降落。
②白门:本建康(南京)台城的外门,后来用为建康的别称。
③城:这里指古石头城,在今南京清凉山一带。
④小长干、大长干:古代里巷名,故址在今南京城南。

诗人朱彝尊资料

赏析作者朱彝尊

朱彝尊(1629年10月7日-1709年11月14日),清代词人、学者、藏书家。字锡鬯,号竹垞,又号醧舫,晚号小长芦钓鱼师,又号金风亭长。汉族,浙江秀水(今浙江嘉兴市)人。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科,除检讨。二十二年(16..... 查看详情>>

诗人朱彝尊作品: 《鸳鸯湖棹歌·蟹舍渔村两岸平》 《春浮阁·春浮本佛树》 《春江花月夜·今夜江中月》 《菩萨蛮·单情无计通兰约》 《木兰花慢·上元》 《曝书亭得孙学士都下札》 《泰安道中晓雾》 《忆王孙·题沈式功双溪草堂》 《蝶恋花·送惠砚溪归吴》 《云溪草堂图为徐进士题

《鸳鸯湖棹歌·穆湖莲叶小于钱》相关古诗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