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中书省诗》鉴赏

朝代:南北朝诗人:谢朓古诗:直中书省诗更新时间:2020-09-26
《直中书省》之题的“直”:就是“值”,当值,值班的意思。这说明,这是诗人在中书省当值感受的一首诗。
中书省,古代皇帝直属的中枢官署之名。封建政权执政中枢部门,汉朝始设中书令,魏国建秘书监,有监、令,魏曹丕改称中书监、令。晋朝以后称中书省,为秉承君主意旨,掌管机要、发布皇帝诏书、中央政令的最高机构。
本诗按内容,可以分为两段:
第一段:中枢要地。从首句到“鸣佩多清响”。
“紫殿肃阴阴,彤庭赫弘敞。”中书省这个地方的殿宇宫庭既深沉静穆、又广阔明亮。
首句是写中书省的重要地位。
风动万年枝,日华承露掌。“”(从宫庭向外望去),可以看到风在吹动着万年树,太阳也正照耀着承露盘,一片风和日暖的景色。
先往外看,风景也美。
“玲珑结绮钱,深沈映朱网。”精巧玲珑的结缔窗上垂着网状的帘子。
视线收回,精致装饰。
“红药当阶翻,苍苔依砌上。”阶前的芍药枝叶正茂,层层的台阶上面长满了青苔,环境十分幽雅安静。
换个视角,要地环境。
“兹言翔凤池,鸣佩多清响。”在这号称“鸣凤池”的中书省中,可以听到官员们的玉珮发出的清脆声响。
这是朝廷要地,也暗示,这是炙手可热,众官员向往的地方。
第二段:渴望自由。
“信美非吾室,中园思偃仰。”这里诚然美好,但却不是适合我住的地方,我还是想到园林里去休息。
第一大段,看似褒扬,可是到此诗句,忽然一转折。中书省再好,也不是适合“我”的地方呢?
那哪里是适合诗人的地方?当然是“中园思偃仰”。诗人向往退隐的园林生活。
“朋情以郁陶,春物方骀荡。”自己既想念着怡人的友情,也向往那动人的春天的景物。
这句诗句更加直接说出了自己的心声:诗人向往与友人一起游山玩水。
“安得凌风翰,聊恣山泉赏。”我怎么能得到凌风而飞的羽毛、随心所欲地去欣赏山林泉水呢?
这是诗人的向往,也是诗人的苦衷。
诗人在激烈的政治斗争漩涡中,一方面想为国效力,一方面却又像明哲保身,退隐山林。而正是诗人这种矛盾的心情和性格,一定程度上也是害了他,最终还是被漩涡说吞噬。
《直中书省》,用先扬后抑的写法,表达了诗人对于在中书省仕途的感受,抒发了诗人向往山林,仕途逃避政治漩涡的渴望。
《和江丞北戍琅邪城》是南朝齐诗人谢朓创作的五言诗。这首诗首联写女主公在丽日明媚的春城中,登阁跨楼,远望从戎的亲人。二联写女主人公高楼远望,只看到苍茫江水渺渺远去,想象中自己的亲人越去越远了。三联写京城洛阳尘雾迷漫,喻指政治昏暗。四联写女主人公对在远方的丈夫的思。末联写女主人公无奈之下只好对亲人发出衷心的祝愿。这首诗诗句清新流利,内容层层推进,委宛曲折。
谢朓的同僚江孝嗣带兵驻守在北方的琅邪城,因苦于驻地生活,思念故乡亲人,写了一首《北戍琅邪城》诗赠谢朓。于是谢眺写了这首诗来和江孝嗣。

诗人谢朓资料

鉴赏作者谢朓

谢朓(464-499),字玄晖,汉族,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县)人。南朝齐杰出的山水诗人,出身高门士族,与谢灵运同族,世称小谢。19岁解褐豫章王太尉行参军。永明五年(487),与竟陵王萧子良西邸之游,初任其功曹、文学,为竟陵..... 查看详情>>

诗人谢朓作品: 《迎神·清明畅》 《和伏武昌登孙权故城诗》 《出藩曲·云枝紫微内》 《迎神·雩有讽》 《游东田》 《永明乐·出车长洲苑》 《夜听妓诗·琼闺钏响闻》 《宣城郡内登望诗》 《临溪送别诗》 《至寻阳诗

古诗《直中书省诗》的名句翻译赏析

《直中书省诗》相关古诗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