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唐代诗人 > 柳宗元的诗 > 石涧记 > 交络之流,触激之音,皆在床下;翠羽之水,龙鳞之石,均荫其上的意思

交络之流,触激之音,皆在床下;翠羽之水,龙鳞之石,均荫其上

朝代:唐代诗人:柳宗元出自:石涧记时间:2017-06-19
石渠之事既穷,上由桥西北下土山之阴,民又桥焉。其水之大,倍石渠三之一,亘石为底,达于两涯。若床若堂,若陈筳席,若限阃奥。水平布其上,流若织文,响若操琴。揭跣而往,折竹扫陈叶,排腐木,可罗胡床十八九居之。交络之流,触激之音,皆在床下;翠羽之水,龙鳞之石,均荫其上。古之人其有乐乎此耶?后之来者有能追予之践履耶?得之日,与石渠同。
由渴而来者,先石渠,后石涧;由百家濑上而来者,先石涧,后石渠。涧之可穷者,皆出石城村东南,其间可乐者数焉。其上深山幽林逾峭险,道狭不可穷也。

诗人柳宗元资料

交络之流,触激之音,皆在床下;翠羽之水,龙鳞之石,均荫其上作者柳宗元

柳宗元(公元773年-公元819年11月28日),字子厚,汉族,河东人,唐宋八大家之一,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世称柳河东,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柳宗元与韩愈并称为韩柳,与刘禹锡并称刘柳,与王维、..... 查看详情>>

柳宗元代表作品: 《商山临路有孤松往来斫以为明好事者怜之编竹成楥遂其生植感而赋诗》 《种白蘘荷》 《闻黄鹂》 《赠江华长老》 《浩初上人见贻绝句欲登仙人山因以酬之》 《入黄溪闻猿·溪路千里曲》 《饮酒·今夕少愉乐》 《泾水黄·泾水黄》 《柳州二月榕叶落尽偶题》 《戏题石门长老东轩

交络之流,触激之音,皆在床下;翠羽之水,龙鳞之石,均荫其上的意思

这篇游记的最大特色,就是景由情生,于常景中写出奇景。其实,作者笔下的石润,只不过是一条乱石纵横、流水交加的普通山涧,它既无险壑奇石之趣,也无激流飞瀑之观,甚至说不上有一点点异于其他任何一条山涧的特别之处,在一般游人看来绝不起眼。但正因为作者感情倾注,慧眼独到,故小小石涧无不成景,每一景致无不奇妙。作者是这样描写石涧的:&ldq...

查看详情>>

此文紧承《石渠记》,是《永州八记》的第七篇。先交代石涧的方位:游览、整修石渠的事已经完毕,从石渠的桥上向西北下去到土山的北坡,老百姓又架了一座桥。接着描绘石涧的风光,作者用较多的笔墨写石:石涧的泉水比石渠大三倍,横着的石头构成石涧的底,连接两岸。那些石头有的像床,有的像堂屋的基石,有的像筵席上摆满菜肴的碗盏杯碟,有的像用...

查看详情>>

注释 ⑴穷:毕,完成。 ⑵土山之阴:土山的北坡。古称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 ⑶桥:架桥。 ⑷亘(gèn)石:接连不断的石头。亘,横贯。 ⑸两涯:两岸,涯,水边。 ⑹限:门槛,这里作动词用,用门槛把正屋与内室隔开。 ⑺阃(kǔn)奥:也写作“壶奥”,指内室深处。阃,内室,闺门。 ⑻文:同“纹”,纹彩、花纹。 ⑼揭(qì):把衣服...

查看详情>>

《石涧记》为唐代文学家柳宗元创作的一篇散文,为《永州八记》的第七篇。文章着重写石态水容,写涧中石和树的特色,描绘了石涧溪石的千姿百态,清流激湍,翠羽成荫,景色美丽宜人,表达了作者热爱自然,钟情山水的情怀,同时又书写了胸中愤郁,对自己的遭遇表示叹息和苦闷。 柳宗元因参加王叔文革新运动,于唐宪宗元和元年(806年)被贬到永州担任司马...

查看详情>>

交络之流,触激之音,皆在床下;翠羽之水,龙鳞之石,均荫其上的相关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