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唐代 > 无名氏 > 楚人隐形原文及翻译赏析

楚人隐形

朝代:唐代作者:无名氏更新时间:2018-08-09
楚人贫居(2),读《淮南子》(3),得“螳螂伺(4)蝉自障叶(5)可以(6)隐形”,遂⑦于树下仰取叶——螳螂执叶伺蝉,以摘之。叶落树下,树下先有落叶,不能复分别(8)。扫取数斗归,一一以叶自障(9),问其妻曰:“汝见我不(10)?”妻始时恒(11)答言“见”,经日(12),乃厌倦不堪(13),绐(14)云“不见”。嘿(15)然(16)大喜,赍(17)叶入市,对面取人物(18)。吏(19)遂(20)缚诣(21)县。县官受辞,自说本末。官大笑,放而不治。

无名氏资料

楚人隐形作者无名氏

佚名,亦称无名氏,指身份不明或者尚未了解姓名的人。源于古代或民间、不知由谁创作的文学、音乐作品会以佚名为作者名称。在汉语中,常用张三、李四、某君、某某、某甲、子虚乌有等暂时用作为无名氏的..... 查看详情>>

无名氏古诗代表作品: 《吴王射狙》 《初过汉江》 《忆秦娥·瑶台月》 《满江红·雪共梅花》 《子夜四时歌·夏歌》 《引声歌·天地之道》 《蓦山溪·青春三月》 《无名氏·白伫舞歌诗》 《企喻歌·男儿可怜虫》 《南岳夫人授太上宫中歌

楚人隐形原文及翻译赏析

注释(1)选自《笑林》。邯郸淳,姓邯郸,名淳,三国时人。(2)贫居:生活贫困。居:处于。(3)《淮南子》:一种讲医学的书(4)伺:等待,侦候。(5)自鄣叶:遮蔽自己的树叶。鄣,同“障”,遮蔽。(6)可以:可以用来。(7)遂:于是,就。(8)分别:分辨。(9)障:遮蔽。(10)不:同“否”。(11)恒:经常,常常。(12)经日:经过一整天(表示时间很长)。(13)不...'

查看详情>>

文言文《楚人隐形》相关文章翻译赏析

  • 文言文《童区寄传》 - - 柳宗元 - - 柳先生曰:越人少恩2,生男女,必货视之3。自毁齿以上4,父兄鬻卖以觊其利5。不足,则取他室6,束缚钳梏之7,至有须鬣者8,力不胜9,皆屈为僮10。当道相贼杀以为俗11。幸得壮大12,则...
  • 文言文《革幼而聪敏》 - - 姚思廉 - - 革幼而聪敏,早有才思,六岁便解属文。柔之深加赏器,曰:“此儿必兴吾门。”九岁丁父艰,与弟观同生,少孤贫,傍无师友,兄弟自相训勖,读书精力不倦。十六丧母,以孝闻。...
  • 文言文《东食西宿》 - - 无名氏 - - 俗说:齐人有女,二人求见。东家子丑而富,西家子好而贫。父母疑不能决,问其女,定所欲适,难指斥言者,偏袒,令我知之。女便两袒。怪问其故。曰:“欲东家食,而西家宿。&rdq...
  • 文言文《杨洪传》 - - 陈寿 - - 杨洪字季休,犍为武阳人也。刘璋时历部诸郡。先主定蜀,太守李严命为功曹。严欲徒郡治舍,洪固谏不听,遂辞功曹,请退。严(欲)荐洪于州,为(蜀部从事)[部蜀从事].先主争汉中,急书...
  • 文言文《郁离子·子侨包藏祸心》 - - 刘基 - - 西郭子侨与公孙诡随、涉虚,俱为微行。昏夜逾其邻人之垣,邻人恶之,坎其往来之涂。而置溷焉。一夕又往,子侨先堕于溷,弗言,而招诡随;诡随从之堕,欲呼,子侨掩其口曰:“勿...
  • 文言文《林聪传》 - - 朱由检 - - 林聪,字季聪,宁德人。正统四年进士。景泰元年进都给事中。时方多故,聪慷慨论事,无所讳。中官单增督京营有宠,朝士稍忤者辄遭辱。家奴白昼杀人,夺民产,侵商税。聪发其奸,下...
  • 文言文《苏缄传》 - - 脱脱 - - 苏缄,字宣甫,泉州晋江人。举进士,调广州南海主簿。州领蕃舶,每商至,则择官阅实其赀,商皆豪家大姓,习以客礼见主者,缄以选往,商樊氏辄升阶就席,缄诘而杖之。樊诉于州,州召责缄...
  • 文言文《王沛传》 - - 欧阳修 - - 王沛,许州许昌人。少勇决,为节度使上官涚所器,妻以女,署牙门将。涚卒,他婿田偁胁涚子袭领其军,谋杀监军。沛知其计,密告之,支党悉禽。德宗嘉美,即拜行军司马。而刘昌裔领节...
  • 文言文《张率传》 - - 姚思廉 - - 张率,字士简,吴郡吴人。祖永,宋右光禄大夫。父环,齐世显贵,归老乡邑,天监初,授右光禄,加给事中。率年十二,能属文,常日限为诗一篇,稍进作赋颂,至年十六,向二千许首。齐始安王萧...
  • 文言文《幽王击鼓》 - - 吕不韦 - - 周宅酆、镐,近戎人。幽王与诸侯约,为高葆于王路,置鼓其上,远近相闻。即戎寇至,传鼓相告,诸侯之兵皆至救天子。戎寇尝至,幽王击鼓,诸侯之兵皆至,人喧马嘶,褒姒视之大说,喜之。...
  • 文言文《烟艇记》 - - 陆游 - - 陆子寓居,得屋二楹,甚隘而深,若小舟然,名之曰烟艇”,客曰:“弄哉!屋之非舟,犹舟之非屋也,以为似欤?舟固有高明奥丽,逾于宫室者矣。遂谓之屋,可不可耶?”陆子曰:&...
  • 文言文《顾炎武治学》 - - 全祖望 - - 凡先生之游,以二马三骡载书自随。所至厄塞,即呼老兵退卒询其曲折;或与平日所闻不合,则即坊肆中发书而对勘之。或径行平原大野,无足留意,则于鞍上默诵诸经注疏;偶有遗忘,则...
  • 文言文《偷梁换柱》 - - 无名氏 - - 频更其阵,抽其劲旅,待其自败,而后乘之,曳其轮也。
  • 文言文《潮州韩文公庙碑》 - - 苏轼 - - 匹夫而为百世师,一言而为天下法。是皆有以参天地之化,关盛衰之运,其生也有自来,其逝也有所为。故申、吕自岳降,傅说为列星,古今所传,不可诬也。孟子曰:“我善养吾浩...
  • 文言文《辨奸论》 - - 苏洵 - - 事有必至,理有固然。惟天下之静者,乃能见微而知著。月晕而风,础润而雨,人人知之。人事之推移,理势之相因,其疏阔而难知,变化而不可测者,孰与天地阴阳之事。而贤者有不知,其...
  • 文言文《滑稽列传》 - - 司马迁 - - 孔子曰:“六艺于治一也。《礼》以节人,《乐》以发和,《书》以道事,《诗》以达意,《易》以神化,《春秋》以义。”太史公曰:“天道恢恢,岂不大哉!谈言微中,亦...
  • 文言文《酷吏列传序》 - - 司马迁 - - 孔子曰:“导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导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老氏称:“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法令滋章,盗贼...
  • 文言文《司马错论伐蜀》 - - 刘向 - - 司马错与张仪争论于秦惠王前,司马错欲伐蜀,张仪曰:“不如伐韩。”王曰:“请闻其说。” 对曰:“亲魏善楚,下兵三川,塞轘辕、缑氏之口,当屯留之道...
  • 文言文《桃花源记》 - - 陶渊明 - -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 文言文《人有负盐负薪者》 - - 李延寿 - - 人有负盐与负薪者,二人同释重担,息树阴下。少时,且行,二人争一羊皮,各言为己藉肩之物。久未果,遂讼于官。时雍州刺史李惠,谓其群下曰:“拷此羊皮可知主乎?”群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