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清代 > 沈复 > 童趣原文及翻译赏析

童趣

朝代:清代作者:沈复更新时间:2017-03-24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蛤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沈复资料

童趣作者沈复

沈复 (1763年-1832年),字三白,号梅逸,长洲,清代杰出的文学家。清乾隆二十八年出生于姑苏城南沧浪亭畔士族文人之家。没有参加过科举考试,曾以卖画维持生计,十九岁入幕,此后四十余年流转于全国各地。后到苏..... 查看详情>>

沈复古诗代表作品: 《浪游快记·乙丑孟春》 《京口薄暮渡江》 《采莲曲·凉风吹雨过横塘》 《浮生六记·名句》 《幼时记趣》 《浪游记快》 《舟行即日·斜日漾轻舟》 《古意·仙人不可遇》 《童趣》 《筹笔驿·驻车荒役笔能筹

童趣原文及翻译赏析

作者追忆了自己的童年生活,反映了儿童丰富的想象力和天真烂漫的童趣。全文可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总写童年视觉敏锐,喜欢细致地观察事物,常有意想不到的乐趣。 “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既反映小孩子视觉敏锐,又表现出孩子的稚气、天真。“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说明作者小时候善于细致地观察细小事...'

查看详情>>

注释 1.余:我。 2.忆:回忆,回想。 3.稚:幼小,形容年龄小。 4.张目:张大眼睛。 5.对:面向,对着,朝。 6.明察秋毫:形容视力好。秋毫,指鸟类到了秋天,重新生出来非常纤细的羽毛。后来用来比喻最细微的事物。 7.藐小之物:微小的东西。 8.细:仔细。 9.纹理:花纹和条理。 10.故:所以。 11.物外:这里指超出事物本身。 12.成:像。 13.私拟:我(把蚊子)比作...'

查看详情>>

《童趣》节选自清代文学家沈复作品《浮生六记·闲情记趣》。文章通过描写儿时观察蚊飞,观察花台草木,驱打蛤蟆表现了作者天真活泼,好奇心强的物外之趣。 《童趣》节选自《浮生六记》,是沈复的一部自传体散文作品,是一篇带有抒情性的回忆录和记叙性的散文,写作此文时作者已46岁。...'

查看详情>>

文言文《童趣》相关文章翻译赏析

  • 文言文《王冕故事》 - - 无名氏 - - 王冕者,诸暨人。七八岁时,父命牧(1)牛陇上,窃(2)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3)默记。暮归,忘其牛,或牵牛来责蹊田,父怒,挞(4)之。已而复如初。母曰:“儿痴如此,曷(5)不听其所为?&rdq...
  • 文言文《天对》 - - 柳宗元 - - 问曰: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冥昭瞢暗,谁能极之?冯翼惟像,何以识之?明明暗暗,惟时何为?对曰:本始之茫,诞者传焉。鸿灵幽纷,曷可言焉!曶黑晰眇,往来屯屯,庞昧革化,惟元...
  • 文言文《鸦学鹊鸣》 - - 无名氏 - - 南方有鸦,方乳雏。羽毛既具,将教之鸣,曰:“吾音恶劣,为世所嫉,身不能易,请易其子。”于是,引雏往见乾鹊曰:“吾子,鸦也;而欲习君之声。毋惜为吾子师。异日变...
  • 文言文《刘惇传》 - - 陈寿 - - 刘惇字子仁,平原人也。遭乱避地,客游庐陵,事孙辅。以明天官达占数显于南土。每有水旱寇贼,皆先时处期,无不中者。辅异焉,以为军师,军中咸敬事之,号曰神明。建安中,孙权在豫...
  • 文言文《田间先生墓表》 - - 方苞 - - 先生姓钱氏,讳澄之,字饮光,苞大父行也。苞未冠,先君子携持应试于皖,反,过枞阳,宿家仆草舍中。晨光始通,先生扶杖叩门而入。先君子惊。问曰:“闻君二子皆吾辈人,欲一观...
  • 文言文《荀攸传》 - - 陈寿 - - 荀攸字公达,彧从子也。祖父昙,广陵太守。攸少孤。及昙卒,故吏张权求守昙墓。攸年十三,疑之,谓叔父衢曰:“此吏有非常之色,殆将有?奸?!”衢寐,乃推问,果杀人亡命。由...
  • 文言文《王浚传》 - - 房玄龄 - - 王浚,字士治,弘农湖人也。家世二千石。浚博涉坟典,美姿貌,不修名行,不为乡曲所称。晚乃变节,疏通亮达,恢廓有大志。尝起宅,开门前路广数十步。人或谓之何太过,浚曰:“...
  • 文言文《胡海传》 - - 朱由检 - - 胡海,字海洋,定远人。尝入土豪赤塘王总管营,自拔来归,授百户。从败元将贾鲁兵,克泗、滁,进万户,从渡江,拔蛮子海牙水寨,破陈埜先兵,从取集庆、镇江,败元将谢国玺于宁国,选充先...
  • 文言文《刘蕡传》 - - 欧阳修 - - 刘蕡,字去华,幽州昌平人。明《春秋》,能言古兴亡事,沉健于谋,浩然有救世意。擢进士第。元和后,权纲驰迁,神策中尉王守澄负弑逆罪,更二帝不能讨,天下愤之。文宗即位,思洗元和...
  • 文言文《虞世南传》 - - 欧阳修 - - 虞世南,越州余姚人。性沉静寡欲与兄世基同受学于吴顾野王十余年精思不懈至累旬不盥栉文章婉缛慕仆射徐陵陵自以类己由是有名。陈天嘉中,父荔卒,世南毁不胜丧。文帝高...
  • 文言文《孔僖传》 - - 范晔 - - 孔僖字仲和,鲁国鲁人也。曾祖父子健,少游长安,与崔篆友善。及篆仕王莽为建新大尹,尝劝子健仕,对曰:“吾有布衣之心,子有衮冕之志,各从所好,不亦善乎!道既乖矣,请从此辞...
  • 文言文《景公好弋》 - - 晏婴 - - 景公好弋,使烛邹主鸟而亡之。公怒,召吏欲杀之。晏子曰: “烛邹有罪三,请数之以其罪而杀之。”公曰:“可。”于是召而数之公前,曰:“烛邹!汝为吾...
  • 文言文《汲郑列传》 - - 司马迁 - - 汲黯字长孺,濮阳人也。其先有宠於古之卫君。至黯七世,世为卿大夫。黯以父任,孝景时为太子洗马,以庄见惮。孝景帝崩,太子即位,黯为谒者。东越相攻,上使黯往视之。不至,至吴...
  • 文言文《曹彬仁爱》 - - 无名氏 - - 曹武惠王,国朝名将,勋业之盛,无与为比。尝曰:“自吾为将,杀人多矣,然未尝以私喜怒辄戮一人。”其所居堂屋敝,子弟请加修葺,公曰:“时方大冬,墙壁瓦石之间,百...
  • 文言文《副使失物》 - - 沈括 - - 李士衡为馆职,使高丽,一武人为副,与之俱使高丽。高丽礼币赠遗之物,士衡皆不关意,一切委于副使。时船底疏漏,副使者以士衡所得缣帛藉船底,然后实己物以避漏湿。至海中,遇大...
  • 文言文《砚眼》 - - 冯梦龙 - - 明有陆庐峰者,于京城待用。尝于市遇一佳砚,议价未定。既还邸,使仆往,以一金易归。仆持砚归,公讶其不类。门人坚称其是。公曰:“前观砚有鸲鹆眼,今何无之?”答曰...
  • 文言文《黠鼠赋》 - - 苏轼 - - 苏子夜坐,有鼠方啮⑵。拊⑶床而止⑷之,既止复作。使童子烛之,有橐⑸中空。嘐嘐聱聱⑹,声在橐中。曰:“噫!此鼠之见闭⑺而不得去者也。”发⑻而视之,寂无所有,举...
  • 文言文《南方多没人》 - - 苏轼 - - 南方多没人,日与水居也,七岁而能涉,十岁而能浮,十五而能没矣。夫没者岂苟然哉?必将有得于水之道者。日与水居,则十五而得其道;生不识水,则虽壮,见舟而畏之。故北方之勇者,问...
  • 文言文《虎与刺猬》 - - 无名氏 - - 有一大虫,欲向野中觅食,见一刺猬仰卧,谓是肉脔,欲衔之。忽被猬卷着鼻,惊走,不知休息,直至山中,困乏,不觉昏睡,刺猬乃放鼻而走。大虫忽起欢喜,走至橡树下,低头见橡斗,乃侧身语云...
  • 文言文《抛砖引玉》 - - 无名氏 - - 类以诱之,击蒙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