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唐代诗人 > 李白的诗 > 送范山人归泰山·鲁客抱白鹤原文及翻译赏析

送范山人归泰山·鲁客抱白鹤

朝代:唐代诗人:李白时间:2017-03-17
鲁客抱白鹤,别余往泰山。初行若片云,杳在青崖间。
高高至天门,日观近可攀。云山望不及,此去何时还。

诗人李白资料

送范山人归泰山作者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 查看详情>>

李白古诗词作品: 《赠常侍御》 《拟古·运速天地闭》 《送通禅师还南陵隐静寺》 《古风·西岳莲花山》 《赠从弟南平太守之遥》 《咏槿·园花笑芳年》 《赠韦侍御黄裳》 《寄上吴王三首》 《赠徐安宜》 《江上秋怀

送范山人归泰山·鲁客抱白鹤原文及翻译赏析

“鲁客抱白鹤,别余往泰山”,范山人自身的色彩本不鲜明,但诗人让他“抱”上一只“白鹤”,这样就引人注目了。于是,李白的目光随着这片白色的行进向泰山移去。“初行若片雪”,了然在目;“杳在青崖间”,距离远了,看上去更小,但因为...

查看详情>>

注释 鲁客:指范山人。 鲁客抱白鹤:据《抱朴子》载:“欲求仙革,入名山,带灵宝符,牵白犬,抱白鸡,以白盐一斗及开山符檄著大石上。”《续博物志》又载:“学道之士,居山宜养白鸡、白犬”。这里说“鲁客抱白鹤”,既寓有求仙学道之意,在形象上又比“白...

查看详情>>

《送范山人归泰山》是诗人李白的五言古诗,是《全唐诗》的第176卷第37首。[1] 此诗前两句运用铺叙手法着重突出范山人抱白鹤回泰山的景致,既寓有求仙学道之意,在形象上又比“白鸡”、“白犬”更美。第三四句描绘范山人抱白鹤与诗人的距离渐渐拉远,由近在...

查看详情>>

送范山人归泰山·鲁客抱白鹤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同刘中丞蓼生赴思皇吏部招集秦淮小阁感赋》 - - 阮大铖 - - 白石牛歌枉用长,时情只合憺衔觞。豆花篱畔听秋雨,荷芰声中递晚香。新论欲从中垒授,咏怀不讳步兵狂。与君小筑长干圃,无力能营八百桑。
  • 古诗《杏花·坊开裴野锦》 - - 申时行 - - 坊开裴野锦,花发董林株。望欲迷琼苑,栽宜近白榆。微风舒露脸,小雨湿烟须。春意枝头闹,从教醉玉壶。
  • 古诗《走笔·触目方多事》 - - 孔平仲 - - 触目方多事,栖身独此堂。窗迎先得日,檐送晓留霜。散漫皆书帙,逍遥或道装。墙东虽可隐,林下未能忘。
  • 古诗《送魏进士懋明司理荆州》 - - 欧大任 - - 客来大魏识风流,法署江陵似爽鸠。三尺好持欧氏剑,九花新跃郭家虬。橘林洲上千村雨,茅屋城西几树秋。一出禁垣名逾重,玺书行已召君侯。
  • 古诗《三和·曾课山间种艺诗》 - - 刘克庄 - - 曾课山间种艺诗,自犹不记更谁知。岂无鼠盗食新笋,曾有凤来栖老枝。未敢名为真福地,便应唤做小仇池。篮舆祇合村夫举,儿子门生负笈随。
  • 古诗《渡台湾·君问台湾路》 - - 吴廷华 - - 君问台湾路,沧溟地欲浮。十更约千里。
  • 古诗《便面小景·青青溪畔山》 - - 杨士奇 - - 青青溪畔山,湛湛溪中渌。窈窕亭上人,听歌采莲曲。
  • 古诗《颂古·枯木岩前烟嶂昏》 - - 释慧晖 - - 枯木岩前烟嶂昏,羚羊挂角觅无门。玉梭暗掷千峰外,一线虚通晓色分。孤迥迥,绝瘢痕,万古寒潭搅不浑。正坐当堂金殿冷,回头尽是我儿孙。
  • 古诗《鼓山八咏·海门清泬寥》 - - 卓肇昌 - - 海门清泬寥,轻棹欲杭之。月映鳌头落,流分燕尾支。回帆挝听鼓,潜壑客探骊。宵静波心迥,舟摇嶂势驰。村光遥望渺,归思度湾迟。唱罢金鸡晓,伊人水一涯。
  • 古诗《因是庵·妙谛悟真空》 - - 戴亨 - - 妙谛悟真空,清净丘园里。明月照檐端,还照前江水。
  • 古诗《送化士·袖里深藏大吉山》 - - 释慧空 - - 袖里深藏大吉山,逢人拈出好生观。不嫌贫富僧兼俗,价数高低试著看。
  • 古诗《燕归梁·题作甫息茶庵图卷》 - - 杨玉衔 - - 蝉噪庭槐绿已浓。归燕帘栊。蜗庐息影四山中。茶烟漾,藕花风。缣缃插架签标帙,城环拥,拟侯封。别饶心事问残红。寒衾梦,一声钟。 
  • 古诗《望江南·临湘好,双埠傍梨江》 - - 刘鹏年 - - 临湘好,双埠傍梨江。红日浴波衔殿宇,青山飞影过船窗。渔笛谱新腔。
  • 古诗《买陂塘·题小村仲弟松阴把卷图》 - - 袁绶 - - 锁苍烟一丛凉翠,夕阳叶底红闪。虬枝耸作拿云势,望里浓阴如幔。闲展卷。听仙籁泠泠似和书声缓。云根坐暖。早枫冷烧霞,林疏罩雾,暝色起天半。披图认恰是翠微西畔。当时此景游倦。十年雁影分南北,知否花愁月怨。离思远。剩三径苔痕软衬松花满。流光电转。盼绿野堂开,青云路稳,衣锦...
  • 古诗《逸韵·庭荫惭桃李》 - - 于齐庆 - - 庭荫惭桃李,家风足黍黎。新愁哀雁语,旧恨夜乌啼。禄薄难言养,巢危尚忍栖。长安桥上柱,留与长卿题。
  • 古诗《和邢和叔学士见别》 - - 邵雍 - - 世路如何若大东,相逢不待语言通, 观君自比诸葛亮,顾我殊非黄石公。 讲道污隆无巨细,语时兴替有初终。 出人才业尤须惜,慎勿轻为四晋风。
  • 古诗《和铁厓·湖中女儿不解愁》 - - 杨玉香 - - 湖中女儿不解愁,二三荡桨百花洲。 贪看花间双蛱蝶,蜻蜓飞上玉搔头。
  • 古诗《看刈禾》 - - 高启 - - 农工亦云劳,此日始告成。 往获安可后,相催及秋晴。 父子俱在田,札札镰有声。 黄云渐收尽,旷望空郊平。 日入负担归,讴歌道中行。 鸟雀亦群喜,下啄飞且鸣。 今年幸稍丰,私廪各已盈。 如何有贫妇,拾穗犹惸惸。...
  • 古诗《汾州祭吴炎潘柽章二节士》 - - 顾炎武 - - 露下空林百草残,临风有恸奠椒兰。 韭溪血化幽泉碧,蒿里魂归白日寒。 一代文章亡左马,千秋仁义在吴潘。 巫招虞殡俱零落,欲访遗书远道难。
  • 古诗《栖霞寺云居室》 - - 权德舆 - - 一径萦纡至此穷,山僧盥漱白云中。 闲吟定后更何事,石上松枝常有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