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清代诗人 > 汤鹏的诗 > 喜雨·端居想气数原文及翻译赏析

喜雨·端居想气数

朝代:清代诗人:汤鹏时间:2023-04-06
端居想气数,积久多繁忧。
岁岁火云举,村村儿女啾。
但闻井里空,不见禾黍稠。
年荒议论杂,心微涕泗流。
步出自西门,好雨从东畴。
菜甲行可摘,稻花靡不抽。
三辅多稼穑,此外吾无求。

诗人汤鹏资料

喜雨·端居想气数作者汤鹏

生卒:1801-1844。介绍:清湖南益阳人,字海秋。道光三年进士,授礼部主事,官至御史。勇于言事,以劾工部尚书宗室载铨,被黜。鸦片战争时,犹条上洋务三十事。在京师有狂名,所作诗文亦豪放..... 查看详情>>

汤鹏古诗词作品: 《挽何凌汉联·朝露洒遗笺》 《幽州九日·满把茱萸当采薇》 《喜雨·端居想气数》 《过方稼轩故居》 《南邻·莽莽天涯寄此身》 《喜陈登之别驾到都》 《今夕行·今夕何夕秋月白》 《今夕行·今夕何夕秋草凋》 《喜雨·云兴何山头》 《今夕行·今夕何夕秋风发

喜雨·端居想气数原文及翻译赏析

喜雨·端居想气数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中秋夜。忆达可丈》 - - 李崇仁 - - 独据胡床夜向深,好风吹月到天心。虾蟆有气殊如练,乌鹊无心可托林。大地山河三万里,骚人今古短长吟。广文何处悲摇落,强健明年拟共寻。
  • 古诗《送相公起程·先生微笑出江关》 - - 袁枚 - - 先生微笑出江关,先别苍生后摄山。真个精神似秋月,去时还照水云间。
  • 古诗《寄周伯衡南州》 - - 施闰章 - - 三年犹旅食,何日作归人。送老谁供酒,看花好及春。湖山宽客病,林壑笑官贫。北去如相问,芜江是近邻。
  • 古诗《贺圣朝影/添声杨柳枝》 - - 欧阳修 - - 白雪梨花红粉桃。露华高。垂杨慢舞绿丝绦。草如袍。风过小池轻浪起,似江皋。千金莫惜买香醪。且陶陶。
  • 古诗《双调望江南·西湖曲》 - - 董元恺 - - 湖上酒,日带杖头钱。竹叶杯浮桃叶伎,梨花春酿杏花天。一醉酒家眠。停觞处,珍重客中餐。底事沉吟又如笑,几回温却又重寒。愁绪忽漫漫。
  • 古诗《满江红·甲申寿蜀阃》 - - 李曾伯 - - 天顾坤维,烦紫气来从南斗。鞭才定,匆匆塞上,咏薇吟柳。少借日边霖雨望,教知天下风云手。听吾民争说近年无,前朝有。平安夜,舒长昼。笳鼓静,笙歌奏。记西湖五月,藕花时候。待把雁门冠带了,归来麟阁丹青旧。放蜀山万点入樽罍,为君寿。...
  • 古诗《雪晴·雪晴日脚下茅屋》 - - 张纲 - - 雪晴日脚下茅屋,深巷泥融频屐声。幽鸟唤春啼不那,野梅迎客意先倾。愁肠断送酒边散,诗眼安排烟际横。晚岁浮荣安用许,祗应丘壑未忘情。
  • 古诗《湖上·渺然尘事不相关》 - - 嵇文骏 - - 渺然尘事不相关,竹杖芒鞋任我闲。最好日斜湖上去,坐临流水看秋山。
  • 古诗《花朝道中有感寄陈其年》 - - 王士禛 - - 渔阳三月无芳草,客思离情不奈何。此日淮南好天气,青骢尾蘸鸭头波。
  • 古诗《丁酉菊月与故乡诗友相聚》 - - 张晓虹 - - 故园词草应时生,次第诗行照眼明。乡韵调成花鸟色,枣风染就管弦声。无为画外敲新稿,似可窗前数落英。呼酒添茶人未老,樽边有月记高情。
  • 古诗《阙题·难常嘉会良足记》 - - 王绅 - - 难常嘉会良足记。
  • 古诗《晚次乐乡县·故国一千里》 - - 张楷 - - 故国一千里,他乡此独征。乱山依远戍,寒日下孤城。灯火曕程远,川原入望平。不堪回首处,孤雁入云鸣。
  • 古诗《题赵希远万松金阙图》 - - 袁华 - - 峥嵘阆风岑,杳渺蕊珠宫。紫皇中建极,金阙凌万松。云生金毋帐,日射玉女窗。凤鸟鸾鹤俦,啸歌声
  • 古诗《帖子词·太上皇后阁》 - - 王圭 - - 汉殿炎风少,轻凉已动衣。每来观织室,不许夜停机。
  • 古诗《纪游诗·高资大侠付秋云》 - - 连横 - - 高资大侠付秋云,甲第园庭荡夕曛。谁似长卿多病日,春风鬓影对文君?
  • 古诗《七娘子·归期卜得花前后》 - - 周岸登 - - 归期卜得花前后。掠钗梁喜见双鸾斗。隔雾花明,捲帘人瘦。筼屏怯试弓弯袖。金钱曲会空回首。结鞶丝不解丁香扣。引线牵愁,拈针刺手。鸳鸯旧谱从君绣。
  • 古诗《奉酬圣从侍制》 - - 王安石 - - 班行想望岁空多,知有龙门未敢过。和近圣人师展季,勇为君子盗荆轲。三刀旧协庭闱梦,五腨今传里巷歌。复道谏书尝满箧,不唯诗句似阴何。
  • 古诗《赠韦德卿秀才》 - - 赵蕃 - - 蚌繇珠剖孰为冤,鹤岂鸣皋且唳天。 对策未居金马上,夜书犹即短檠边。 子诚异嗜如昌歜,我愧沉痾非藉船。 永好固知当有报,思眢才索不能篇。
  • 古诗《经主第·草入行宫绿》 - - 蔡羽 - - 草入行宫绿,花开旧馆红。 金枝香渐远,玉辇恨无穷。 涧已无脂到,山犹妒黛工。 丛丛原上蝶,留客立东风。
  • 古诗《赠志空上人》 - - 许棠 - - 了了在心中,南宗与北宗。行高无外染,骨瘦是真容。 饭野盂埋雪,禅云杖倚松。常修不住性,必拟老何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