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清代诗人 > 唐树义的诗 > 舟夜不寐怀直夫·几年踪迹赋江蓠原文及翻译赏析

舟夜不寐怀直夫·几年踪迹赋江蓠

朝代:清代诗人:唐树义时间:2023-04-08
几年踪迹赋江蓠,四海论交说共谁。
别后更无诗可读,近来惟有月相随。
曾游五岳君真健,不负千秋我所思。
记取长安风雨夜,一樽清对数吟髭。

诗人唐树义资料

舟夜不寐怀直夫作者唐树义

生卒:1793-1854。介绍:清贵州遵义人,字子方。嘉庆二十一年举人。咸丰间授湖北按察使,在德安、滠口等地与太平军交战。后兵败金口,船破赴江死。清贵州遵义人,字子方。嘉庆二十一年..... 查看详情>>

唐树义古诗词作品: 《舟夜不寐怀直夫

舟夜不寐怀直夫·几年踪迹赋江蓠原文及翻译赏析

舟夜不寐怀直夫·几年踪迹赋江蓠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叔父寄敬亭茶封题曰手制》 - - 施闰章 - - 馥馥如花乳,湛湛如云液。将茶煮江水,不改江水白。问此来何方,言出君故乡。故乡山嵯峨,托根生山阿。枝枝经手摘,贵真不贵多。念我骨肉亲,欲归会无因。游子感故物,惆怅江南春。 ...
  • 古诗《步步娇·郑六娘上》 - - 汤显祖 - - 郑六娘上:红焦抱泣回云帐。谩银泥印仙掌。香云结梦长。小玉窗前。夭桃叶上。倚得婿为郎。轻鸳怕得风摇飏。
  • 古诗《食蔗居·深谷穷其源》 - - 弘历 - - 深谷穷其源,既狭峰陡止。颇如食甘蔗,至末益最美。岩居有如是,题名乃所以。搆成四五年,亦觉惯经矣。山庄到六日,趁暇方来此。然岂害致佳,幽夐故尔尔。
  • 古诗《钱箨石·袁随园》 - - 田遨 - - 或习淫哇趋向斜,或矜官气重乌纱。末流不必矜新异,箨石仓山是旧家。
  • 古诗《浣溪沙·豆蔻枝头冷蝶飞》 - - 仇远 - - 豆蔻枝头冷蝶飞。荼蘼花里老莺啼。懒留春住听春归。北海芳尊谁共醉,东山游屐近应稀。小窗寒草送春时。
  • 古诗《苏幕遮·闺病》 - - 沈谦 - - 燕声娇,花影碎。日过窗西,犹自厌厌睡。一线情丝常似醉。九十春光,半拥鸳鸯被。靥销红,眉敛翠。便到沉身,总是多情泪。说与东风都不会。镜子裙儿,晓得人憔悴。
  • 古诗《寿家彦升七十》 - - 吴绮 - - 紫芝歌远德犹馨,池草于今有岁星。岘岭客逢穿后屐,石渠人授读残经。雒中父老耆英社,苏氏文章族谱亭。笑我雁行曾未识,一觞徒欲寄仙醽。
  • 古诗《拟寒山·閒步游南陌》 - - 泰钦 - - 閒步游南陌,唯便野兴多。傍花看蝶舞,近柳听莺歌。稚子捞溪菜,山翁携蕨萝。问渠何处住,回首指前坡。
  • 古诗《绝句·明道先生此脯龙》 - - 湛若水 - - 明道先生此脯龙,佛头光放一齐空。我来剪棘披云上,要探骊龙第一宫。
  • 古诗《天净沙·冬》 - - 白朴 - - 一声画角谯门,半庭新月黄昏,雪里山前水滨。竹篱茅舍,淡烟衷草孤村。
  • 古诗《见狂生诋康斋白沙者漫题》 - - 王夫之 - - 任尔舌尖学语,谁知趺下生根。一线经分子午,双钩画破乾坤。逼窄墨台狭路,萧条原宪柴门。天下古今几许,梨花春雨黄昏。
  • 古诗《缑山祠·飞仙不返周王子》 - - 苏辙 - - 飞仙不返周王子,重阜相连少室孙。夜静笙声兼鹤下,回看惟有故山存。
  • 古诗《海畔·海畔群山伏》 - - 宋书升 - - 海畔群山伏,村居傍石岩。平沙连草白,逆水带潮咸。雁渚横孤艇,渔家晒破帆。烟中开晓市,处处卖春
  • 古诗《家书·倚楼閒看雨》 - - 方回 - - 倚楼閒看雨,已下又重登。困入春深剧,愁逢日暮增。家书闻子病,时事说兵兴。流汗才挥扇,风寒忽似冰。
  • 古诗《无题·一叶梧桐堕井干》 - - 朱鹤龄 - - 一叶梧桐堕井干,锦衾谁信此生单。云绡雾縠冰肌重,桂烬香筒玉簟寒。凉宇月轮凄络纬,绛河星采动阑干。已知鸡卜浑难定,独掩空闺听漏残。
  • 古诗《鹧鸪天·绣苑》 - - 董以宁 - - 绣苑晴光尽日佳。更无愁思望天涯。名花结果春前定,小鸟姻缘枝上谐。缠锦带,脱金钗。秋千架子近香街。綵绳握处开裙衩,多少香风正入怀。 
  • 古诗《凉风·凉风时有信》 - - 伯昏子 - - 凉风时有信,热血不生波。景牖孤山失,荒园病木多。心空忧岂甚,身隐梦如何。特立微尘里,偶然听鸟过。
  • 古诗《送排保甲陈佑甫》 - - 苏辙 - - 我生本西南,为学慕齐鲁。 从事东诸侯,结绶济南府。 谁言到官舍,旱气裂后土。 饥馑费囷仓,剽夺惊桴鼓。 缅焉礼义邦,忧作流亡聚。 君来正此时,王事最勤苦。 驱驰黄尘中,劝说野田父。 穰穰百万家,一一连什伍。 政令当及期,田闾贵安堵。 归乘忽言西,劬劳共谁语。...
  • 古诗《友人见访不值因寄》 - - 唐求 - - 门户寒江近,篱墙野树深。晚风摇竹影,斜日转山阴。 砌觉披秋草,床惊倒古琴。更闻邻舍说,一只鹤来寻。
  • 古诗《浑赞善东斋戏赠陈归》 - - 卢纶 - - 长裾珠履飒轻尘,闲以琴书列上宾。 公子无雠可邀请,侯嬴此坐是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