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籍 > 全唐诗 > 100章 > 高正臣、崔知贤、高球的古诗全集

全唐诗

《全唐诗》100章高正臣、崔知贤、高球的古诗全集

《全唐诗》是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彭定求、沈三曾、杨中讷、汪士鋐、汪绎、俞梅、徐树本、车鼎晋、潘从律、查嗣瑮10人奉敕编校,“得诗四万八千九百余首,凡二千二百余人”,共计900卷,目录12卷。 曹寅奉旨刊刻《全唐诗》,康熙四十四年(1705)三月始编,次年十月,全书即编成奏上。全书架构在明代胡震亨《唐音统签》和清代季振宜《唐诗》的基础上,旁采残碑、断碣、稗史、杂书,拾遗补缺,巨细靡遗。全书以〈帝王〉、〈后妃〉作品列首,〈乐章〉、〈乐府〉次之,又以年代为限﹐列出唐代诗人,附以作者小传。

《全唐诗》章节目录: 《100章》 《200章》 《300章》 《400章》 《500章》 《600章》 《700章》 《800章》 《900章

高正臣、崔知贤、高球的古诗全集

书籍:全唐诗章节:100章更新时间:2017-02-24
卷七十二
卷72_1「晦日置酒林亭」高正臣
正月符嘉节,三春玩物华。忘怀寄尊酒,陶性狎山家。
柳翠含烟叶,梅芳带雪花。光阴不相借,迟迟落景斜。
卷72_2「晦日重宴」高正臣
芳辰重游衍,乘景共追随。班荆陪旧识,倾盖得新知。
水叶分莲沼,风花落柳枝。自符河朔趣,宁羡高阳池。
卷72_3「晦日宴高氏林亭」崔知贤
上月河阳地,芳辰景物华。绵蛮变时鸟,照曜起春霞。
柳摇风处色,梅散日前花。淹留洛城晚,歌吹石崇家。
卷72_4「上元夜效小庾体」崔知贤
今夜启城闉,结伴戏芳春。鼓声撩乱动,风光触处新。
月下多游骑,灯前饶看人。欢乐无穷已,歌舞达明晨。
卷72_5「三月三日宴王明府山亭(得鱼字)」崔知贤
京洛皇居,芳禊春馀。影媚元巳,和风上除。云开翠帟,
水骛鲜居。林渚萦映,烟霞卷舒。花飘粉蝶,藻跃文鱼。
沿波式宴,其乐只且。
卷72_6「三月三日宴王明府山亭(得郊字)」席元明
日惟上巳,时亨有巢。中尊引桂,芳筵藉茅。书僮橐笔,
膳夫行炰。烟霏万雉,花明四郊。沼蘋白带,山花紫苞。
同人聚饮,千载神交。
卷72_7「晦日宴高氏林亭」韩仲宣
欲知行有乐,芳尊对物华。地接安仁县,园是季伦家。
柳处云疑叶,梅间雪似花。日落归途远,留兴伴烟霞。
卷72_8「晦日重宴」韩仲宣
凤苑先吹晚,龙楼夕照披。陈遵已投辖,山公正坐池。
落日催金奏,飞霞送玉卮。此时陪绮席,不醉欲何为。
卷72_9「上元夜效小庾体」韩仲宣
他乡月夜人,相伴看灯轮。光随九华出,影共百枝新。
歌钟盛北里,车马沸南邻。今宵何处好,惟有洛城春。
卷72_10「三月三日宴王明府山亭(得花字)」韩仲宣
河滨上巳,洛汭春华。碧池涵日,翠斝澄霞。沟垂细柳,
岸拥平沙。歌莺响树,舞蝶惊花。云浮宝马,水韵香车。
熟记行乐,淹留景斜。
卷72_11「晦日宴高氏林亭」周彦昭
胜地临鸡浦,高会偶龙池。御柳惊春色,仙筇掩月华。
门邀千里驭,杯泛九光霞。日落山亭晚,雷送七香车。
卷72_12「晦日宴高氏林亭」高球
温洛年光早,皇州景望华。连镳寻上路,乘兴入山家。
轻苔网危石,春水架平沙。赏极林塘暮,处处起烟霞。
卷72_13「三月三日宴王明府山亭(得烟字)」高球
洛城春禊,元巳芳年。季伦园里,逸少亭前。曲中举白,
谈际生玄。陆离轩盖,凄清管弦。萍疏波荡,柳弱风牵。
未淹欢趣,林溪夕烟。
卷72_14「晦日宴高氏林亭」弓嗣初
上序春晖丽,中园物候华。高才盛文雅,逸兴满烟霞。
参差金谷树,皎镜碧塘沙。萧散林亭晚,倒载欲还家。
卷72_15「晦日重宴」弓嗣初
年华蔼芳隰,春溜满新池。促赏依三友,延欢寄一卮。
鸟声随管变,花影逐风移。行乐方无极,淹留惜晚曦。
卷72_16「三月三日宴王明府山亭(得哉字)」高瑾
暮春元巳,春服初裁。童冠八九,于洛之隈。
河堤草变,巩树花开。逸人谈发,仙御舟来。
间关黄鸟,瀺灂丹腮。乐饮命席,优哉悠哉。
卷72_17「晦日宴高氏林亭」高瑾
试入山亭望,言是石崇家。二月风光起,三春桃李华。
莺吟上乔木,雁往息平沙。相看会取醉,宁知还路赊。
卷72_18「晦日重宴」高瑾
忽闻莺响谷,于此命相知。正开彭泽酒,来向高阳池。
柳叶风前弱,梅花影处危。赏洽林亭晚,落照下参差。
卷72_19「上元夜效小庾体」高瑾
初年三五夜,相知一两人。连镳出巷口,飞毂下池漘。
灯光恰似月,人面并如春。遨游终未已,相欢待日轮。
卷72_20「晦日宴高氏林亭」王茂时
践胜寻良会,乘春玩物华。还随张放友,来向石崇家。
止水分岩镜,闲庭枕浦沙。未极林泉赏,参差落照斜。
卷72_21「晦日宴高氏林亭」徐皓
绮筵乘暇景,琼醑对年华。门多金埒骑,路引璧人车。
蘋早犹藏叶,梅残正落花。蔼蔼林亭晚,馀兴促流霞。
卷72_22「晦日宴高氏林亭」长孙正隐
晦晚属烟霞,遨游重岁华。歌钟虽戚里,林薮是山家。
细雨犹开日,深池不涨沙。淹留迷处所,岩岫几重花。
卷72_23「上元夜效小庾体同用春字」长孙正隐
薄晚啸游人,车马乱驱尘。月光三五夜,灯焰一重春。
烟云迷北阙,箫管识南邻。洛城终不闭,更出小平津。
卷72_24「晦日宴高氏林亭」高绍
啸侣入山家,临春玩物华。葛弦调绿水,桂醑酌丹霞。
岸柳开新叶,庭梅落早花。兴洽林亭晚,方还倒载车。
卷72_25「晦日宴高氏林亭」郎馀令
三春休晦节,九谷泛年华。半晴馀细雨,全晚澹残霞。
尊开疏竹叶,管应落梅花。兴阑相顾起,流水送香车。
卷72_26「晦日宴高氏林亭」陈嘉言
公子申敬爱,携朋玩物华。人是平阳客,地即石崇家。
水文生旧浦,风色满新花。日暮连归骑,长川照晚霞。
卷72_27「晦日重宴」陈嘉言
高门引冠盖,下客抱支离。绮席珍羞满,文场翰藻摛。
蓂华雕上月,柳色蔼春池。日斜归戚里,连骑勒金羁。
卷72_28「上元夜效小庾体」陈嘉言
今夜可怜春,河桥多丽人。宝马金为络,香车玉作轮。
连手窥潘掾,分头看洛神。重城自不掩,出向小平津。
卷72_29「晦日宴高氏林亭」周彦晖
砌蓂收晦魄,津柳竞年华。既狎忘筌友,方淹投辖车。
绮筵回舞雪,琼醑泛流霞。云低上天晚,丝雨带风斜。
卷72_30「晦日重宴」周彦晖
春华归柳树,俯景落蓂枝。置驿铜街右,开筵玉浦陲。
林烟含障密,竹雨带珠危。兴阑巾倒戴,山公下习池。
卷72_31「晦日宴高氏林亭」高峤
飞观写春望,开宴坐汀沙。积溜含苔色,晴空荡日华。
歌入平阳第,舞对石崇家。莫虑能骑马,投辖自停车。
卷72_32「晦日重宴」高峤
驾言寻凤侣,乘欢俯雁池。班荆逢旧识,斟桂喜深知。
紫兰方出径,黄莺未啭枝。别有陶春日,青天云雾披。
卷72_33「晦日宴高氏林亭」刘友贤
春来日渐赊,琴酒逐年华。欲向文通径,先游武子家。
池碧新流满,岩红落照斜。兴阑情未尽,步步惜风花。
卷72_34「晦日宴高氏林亭」周思钧
早春惊柳穟,初晦掩蓂华。骑出平阳里,筵开卫尉家。
竹影含云密,池纹带雨斜。重惜林亭晚,上路满烟霞。
卷72_35「晦日重宴」周思钧
绮筵乘晦景,高宴下阳池。濯雨梅香散,含风柳色移。
轻尘依扇落,流水入弦危。勿顾林亭晚,方欢云雾披。

高正臣、崔知贤、高球的古诗全集相关文章

  • 夏传子,家天下①。四百载,迁夏社②。》原文翻译 - - 《三字经》80节 - - [原文]夏传子,家天下①。四百载,迁夏社②。  [注释]  ①家天下:尧舜二帝不传子而传贤,帝王禅让制,天下为公。夏禹王不传贤而传子,实行世袭制,以天下为自家。从夏禹王到夏朝灭亡,经历...
  • 《三国演义》的幕后功劳》原文翻译 - - 《论语别裁》学而 - -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信近于义,言可复也。”为什么中国文化提倡“仁、义、礼、智、信”?“信”有什...
  • 卷十四》原文翻译 - - 《水经注》上卷 - - 湿余水出上谷居庸关东,关在沮阳城东南六十里居庸界,故关名矣。更始使者入上谷,耿况迎之于居庸关,即是关也。其水导源关山,南流历故关下。溪之东岸有石室三层,其户牖扇扉,悉石也,盖故...
  • 仇大娘》原文翻译 - - 《聊斋志异》500篇 - - 仇仲,晋人也。值大乱,为寇俘去。二子福、禄俱幼;继室邵氏,抚双孤,遗业能温饱。而岁屡祲,豪强者复凌藉之,遂至食息不保。仲叔尚廉利其嫁,屡劝驾,邵氏矢志不摇。廉阴券于大姓,欲强夺之;关...
  • 南山》原文翻译 - - 《诗经》风 - - 南山崔崔,雄狐绥绥。鲁道有荡,齐子由归。既曰归止,曷又怀止?葛屦五两,冠緌双止。鲁道有荡,齐子庸止。既曰庸止,曷又从止?{艹埶}麻如之何?衡从其亩。取妻如之何?必告父母。既曰告止,曷又...
  • 小犬窠》原文翻译 - - 《笑林广记》术业部 - - 小犬窠 有人畜一金丝小犬,爱同珍宝。恐其天寒冻坏,内外各用小棉褥铺成一窠,使其好睡。不意此犬一日竟卧于儿篮内,主人见之大笑曰:“这畜生好作怪,既不走内窠,又不往外窠,倒钻...
  • 李莱老的诗词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宋词》200章 - - 李莱老 惜红衣(寄弁阳翁) 笛送西泠,帆过杜曲。昼阴芳绿。门巷清风,还寻故人屋。苍华发冷,笑瘦影、相看如竹。幽谷。烟树晚莺,诉经年愁独。 残阳古木。书画归船,匆匆又南北。苹洲鸥...
  • 宋纪一 高祖武皇帝永初元年(庚申、420)》原文翻译 - - 《资治通鉴》200章 - - 宋纪一宋武帝永初元年(庚申,公元420年)   [1]春,正月,己亥,魏主还宫。   [1]春季,正月,乙亥(十四日),北魏国主拓跋嗣回宫。   [2]秦王炽磐立其子乞伏暮末为太子,仍领抚军大...
  • 卷一百·列传第三十八》原文翻译 - - 《金史》100章 - - 孟铸,大定末,补尚书省令史。明昌元年,御史台奏荐户部员外郎李献可、完颜扫合、太府丞徒单绎、宫籍监丞张庸、右警巡使衮、礼部主事蒲察振寿、户部主事郭蜕、应奉翰林文字移刺益...
  • 陆缮传》原文翻译 - - 《陈书》100章 - - 陆缮字士..,吴郡吴县人。祖父陆惠晓,齐太常卿。父陆任,梁御史中丞。 陆缮年幼时即有志向,以高雅正派而闻名。初仕为梁宣惠武陵王法曹参军。承圣年间,授职为中书侍郎,掌东宫管记...
  • 郑绍叔传》原文翻译 - - 《梁书》50章 - - 郑绍叔字仲明,荥陽开封人,世代居住在寿陽。祖父郑琨,为宋高平太守。 郑绍叔幼年丧父,家境贫困。二十多岁时,任安丰令,治理该县显示出才能,名声也好。该州召补主簿,转治中从事史。...
  • 诸葛亮传》原文翻译 - - 《三国志》50章 - - (诸葛亮传) 诸葛亮传,诸葛亮,字孔明,琅王牙郡陽都县人,汉朝司隶校尉诸葛丰的后人。 诸葛亮的父亲诸葛王圭,字君贡,汉朝末年为太山郡郡丞。诸葛亮少年丧父,叔父诸葛玄受袁术委任为豫章...
  • 匈奴传第六十四下》原文翻译 - - 《汉书》150章 - - 【原文】 呼韩邪单于归庭数月,罢兵使各归故地,乃收其兄呼屠吾斯在民间者立为左谷蠡王,使人告右贤贵人,欲令杀右贤王。其冬,都隆奇与右贤王共立日逐王薄胥堂为屠耆单于,发兵数万人...
  • 季布栾布田叔传》原文翻译 - - 《汉书》50章 - - 【原文】 季布,楚人也,为任侠有名。项籍使将兵,数窘汉王。顶籍灭,高祖购求布千金,敢有舍匿,罪三族。布匿濮陽周氏,周氏曰:“汉求将军急,迹且至臣家,能听臣,臣敢进计;即否,愿先自刭。...
  • 仲尼弟子列传》原文翻译 - - 《史记》100章 - - 孔子说“接受我的教育而精通六艺的有七十七人”,都是有奇异才能的人。 德行好的: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 能办理政事的:冉有、季路。 能言辩的:宰我、子贡。 熟...
  • 征四失论篇》原文翻译 - - 《黄帝内经》素问篇 - - 征四失论篇第七十八 黄帝在明堂,雷公侍坐。黄帝曰:夫子所通书,受事众多矣。试言得失之意,所以得之,所以失之。雷公对曰:循经受业,皆言十全,其时有过失者,请闻其事解也。 帝曰:子年少,智...
  • 李频的诗》原文翻译 - - 《全唐诗》600章 - - 卷五百八十八 卷588_1 《送友人往太原》李频 离亭聊把酒,此路彻边头。 草白雁来尽,时清人去游。 汾河流晋地,塞雪满并州。 别后相思夜,空看北斗愁。 卷588_2 《旅怀》李频 万里...
  • 张说的古诗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唐诗》100章 - - 全唐诗卷八十五   卷85_1 「唐封泰山乐章。豫和六首」张说   挹泰坛,紫泰清。受天命,报天成。   竦皇心,荐乐声。志上达,歌下迎。   亿上帝,临下庭。骑日月,...
  • 金星草的功效与作用》原文翻译 - - 《本草纲目》草部 - - 金星草 释名 金钏草、凤尾草、七星草。 气味 苦、寒、无毒。 主治 解热,通淋,消痈疮,解硫磺中毒。用根泡油涂头上,能大生毛发。 景天 释名 慎火、戒火、据火、护火、辟火...
  • 红曲的功效与作用》原文翻译 - - 《本草纲目》谷部 - - 红曲 释名 气味 甘、温、无毒。 主治 消食活血、健脾燥胃;治赤白痢、下水谷;治妇女血气痛及产后恶血不尽。...